搜索到5881篇“ 最大熵“的相关文章
基于最大的干旱区生态修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大的干旱区生态修复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研究区内各栅格单元内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植被发生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将预处理后的所述目标数据输入至最大模型,获取所述最大模型输出的各栅...
刘云飞刘琦桂东伟王灏霖王光焰魏光辉
一种基于最大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轴承疲劳周期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轴承疲劳周期预测方法。首先使用生成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对少量数据进行样本生成,用鉴别器对生成的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进行区分,其分类器的作用是使用真实样本和生成样本进行训练以防止少数样...
孟凡念王刘杰周广群杜文辽巩晓赟邓凯文王良文邬昌军谢贵重李洋洋
基于最大驱动支持向量机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曲线预测方法
基于最大驱动支持向量机的RC框架地震易损性曲线预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一收集RC框架地震响应数据,建立特征变量数据集;二按RC框架倒塌与否标注样本,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三应用最大原理,从训练集筛选代表性样本,优化训练...
周宇骆欢
基于最大原理的谐波评估指标研究
2024年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电网的谐波特性日益复杂,研究谐波数据的有效统计管理,对评估电网电能质量好坏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原理的谐波评估指标统计方法,通过记录并保存谐波数据的平均值、中心距等数字特征,使用最大原理对谐波进行概率分布拟合,达到保存并识别谐波特征的目的,方便数据储存;利用拟合的概率分布获取谐波95%概率值和99%概率值两种谐波评估标准,保证了指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最后通过谐波实测数据进行算法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景巍巍付慧郑仙李双伟史明明曾江
关键词:最大熵原理谐波评估
基于最大模型的鸳鸯潜在越冬分布区预测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明确鸳鸯(Aix galericulata)越冬的主要分布区域和河流,研究气候因素等对鸳鸯越冬分布区的影响,收集了鸳鸯越冬分布的95条地理数据,经筛选后,选择74条用于建立模型;利用最大模型,预测越冬鸳鸯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刀切法,评价各种环境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值(AUC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0次重复建立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71,即所建立的最大模型的预测结果优秀;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面积为6.83×10^(4)km^(2),中适宜区的面积为33.41×10^(4)km^(2),低适宜区的面积为67.34×10^(4)km^(2);鸳鸯越冬的高适宜河流的总长度为32 727.27 km,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和河流都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干月的降水量、与水源的距离和最冷月的最低气温是影响鸳鸯越冬区分布的主要因素;鸳鸯对水环境和隐蔽度(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鸳鸯越冬区分散分布的特点,建议采取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的形式,对越冬鸳鸯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加以保护。
杨福成洪兆春丁红秀邵明勤
关键词:鸳鸯最大熵模型
基于最大模型的宁强天麻生产区划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汉中宁强县天麻生态适宜性、产量和品质区划的研究,为宁强县天麻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最大(MaxEnt)模型,结合产地调研、文献信息收集及样品采集和含量测定,解析影响天麻产量和品质的生态环境变量,构建天麻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rcGIS)进行天麻品质区划和生产区划研究,总结小尺度(县域)范围内天麻生产区划的研究方法。结果:对采集到的89个生态因子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3个生态因子做进一步分析,影响天麻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地形(43.2%)>气候(27.9%)>土壤(22.3%)>植被(6.5%);宁强天麻生态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中东部、南部和县北部的部分地区;产量高适宜区主要在县东部;品质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西部、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高海拔区天麻浸出物含量相对较低,而地势平坦区巴利森苷E的含量相对较高,巴利森苷B、C和天麻素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较一致。结论:在陕西宁强县地形、气候和土壤是影响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天麻品质区划与产量区划中适宜区的分布规律不相同,在进行天麻生产区划研究时应注重品质与产量区划研究相结合。
王尚涛郭怡博朱成豪张远帆周建国张伟孙志蓉
关键词:天麻生产区划生态适宜性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最大模型的我国黄芩生态适宜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黄芩的生态适宜性,筛选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黄芩在我国的适宜栽培区。方法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收集黄芩药材231批次,记录采样点环境信息,应用最大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55个生态因子的综合分析。结果降水量、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型对黄芩生长影响较大,黄芩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陕西东部、河北西部及承德大部、山西大部、北京西部、辽宁西部、山东中部与东部、江苏与安徽交界处、云南北部、四川东部与南部。结论本研究对黄芩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徐小琼鲁燕云朱颖朱浩郑强霞晋玲
关键词:黄芩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生态适宜性
利用最大(MaxEnt)模型对红豆杉潜在适生区的模拟
2024年
为了研究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Pilger)Florin)的保护和繁殖,利用红豆杉存在记录与环境因素,利用最大(Maxent)模型,使用红豆杉分布数据,气象以及地形数据,分析影响红豆杉分布的主导环境要素,模拟红豆杉在我国的潜在适宜区,并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提取了6个影响红豆杉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素,分别为5月平均降水量、4月平均降水量、9月平均降水量、高程、坡度、3月平均降水量,红豆杉的潜在适生区是气候与地形的共同作用结果,春季降水量、高海拔与一定的坡度区间是影响红豆杉分布的主要因素;构建的最大模型的评价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精准,生成的红豆杉适生区结果可信;红豆杉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鄂、陕、渝、湘、黔交界处以及闽、浙、赣交界处,高适生区多以高海拔山区为主;高适生区与中适生区分别有6.27%与4.82%的面积处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可以针对部分高适生区的自然保护地对红豆杉进行就地保护与引种栽培,科学制定红豆杉的保护方案。
周宇琛胡菊华刘牧谢官宏
关键词:红豆杉最大熵模型
基于最大模型的中国兜兰属植物潜在分布模拟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已知分布点和20个环境因子,该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在现在(1970—2000年)气候条件和2种不同共享经济路径情景下(SSP1-2.6、SSP5-8.5)未来(2081—2100年)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兜兰属植物的最适宜分布区位于滇东南地区、贵州西南、广西西部、广东南部、海南北部。影响该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年温度变化和最干旱季降水量。随着全球变暖,适生区有向北和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逐渐往西北亚热带方向延伸。在SSP5-8.5的情景下,高适生区出现大幅度收缩。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种群的分布区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其分布格局响应气候变化的趋势也有所不同,因此该文针对分布区变化趋势不同的物种提出了不同的保护策略。
黄智聪舒江平严岳鸿陈建兵
关键词:兜兰属最大熵模型气候因子气候变化
一种基于贝叶斯最大的高校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最大的高校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评价参数指标;S2、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并转换为贝叶斯网络模型;S3、采集贝叶斯网络模型中评价参数指标数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区间,进行...
李艳赵瑞峰翟越汪铁楠梁文彪韩树鹏

相关作者

周国栋
作品数:385被引量:1,200H指数:1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文本 分类器 语料 最大熵 中文
李寿山
作品数:194被引量:446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文本 分类器 情感分类 语料 最大熵
余正涛
作品数:828被引量:1,183H指数:1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越南语 机器翻译 跨语言 语料
朱巧明
作品数:484被引量:1,539H指数:1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中文 抽取 篇章 中文信息处理 识别方法
郭剑毅
作品数:194被引量:639H指数:1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越南语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向量 语料 旅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