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79篇“ 无瘤生存率“的相关文章
- 二次手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小肝癌对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二次手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小肝癌对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发性小肝癌(直径2~5 cm)患者60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消融组(n=32)、二次手术组(n=28),对比两组手术治疗一般情况、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复发率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消融组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二次手术组(P<0.05);消融组术后4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低于二次手术组,而白蛋白(ALB)高于二次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二次手术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次手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小肝癌均有一定疗效,后者有创伤小、肝功能损伤轻、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无瘤生存率相当。
- 曾耿华赖冬梅潘伟华黄腾钦
- 关键词:二次手术经皮射频消融术无瘤生存率
-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无瘤生存率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ALH)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非ALH(NALH)组和ALH组各55例,NALH组行NALH手术,ALH组行ALH。两组患者均门诊随访1年,并比较手术指标、肝功能、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NALH组比较,ALH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1年总复发率均降低,术后6个月、1年无瘤生存率较高(P<0.05);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升高,NALH组指标高于ALH组(P<0.05)。结论 ALH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指标,提升无瘤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极大保护肝脏,安全性较高。
- 李俊王学文罗国松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无瘤生存率肝功能
- 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肝癌术后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肝癌术后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肝癌手术患者,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秩检验方法比较无瘤生存率(DFS),建立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可作为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列线图C-指数为0.645。结论:白蛋白–胆红素列线图对于肝癌无瘤生存率具有预测作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提供指导。
- 虞旭东童秀萍龚俊平洪小飞雷鑫明
- 关键词:列线图肝癌
- 基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建立肝癌根治术后无瘤生存率的预测模型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构建ALBI评分的列线图模型预测HC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59例HCC患者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进行ALBI评分,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不同等级ALBI评分的无瘤生存率(DFS)。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用于建立列线图的变量来自于多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校准曲线及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259例HCC患者中男218例(84.2%),女41例(15.8%),平均年龄(55.5±11.4)岁,平均无瘤生存时间(33.6±25.0)个月。ALBI评分1级、2级和3级分别占比为77.2%、20.5%和2.3%。患者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3%,50.2%和37.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最大径≥5 cm(HR 1.574,95%CI 1.157~2.141)、侵袭转移(HR 1.555,95%CI 1.048~2.306)及ALBI评分(HR 1.944,95%CI 1.429~2.644)是HCC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I评分的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tdAUC)曲线下面积为0.629,列线图C-指数为0.655。结论ALBI评分是HCC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此建立的HCC无瘤生存率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 方冠蔡慧欣毛瑞波卢文勇杨文军
- 关键词:无瘤生存率根治性切除术
-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及3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切除(LH)与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3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122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LH术治疗68例(LH组),行RFA术治疗54例(RFA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3年无瘤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3年无瘤率。结果L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于RFA组(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CD8+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LH组高于RFA组(P<0.05);两组部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较术前降低(P<0.05),且LH组低于RFA组(P<0.05)。术后3年时,LH组无瘤生存42例(61.76%),RFA组无瘤生存19例(35.19%),且LH组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RFA组(P<0.05)。结论RFA术与LH术治疗HCC各有优劣,RFA术在微创方面更具优势,但无瘤生存情况不及LH术,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为HCC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古曦杨俭杨小玲覃莉王叶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腹腔镜肝切除无瘤生存
- HIF-2α和Securin作为乳腺癌术后无瘤生存率预测指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与secu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无瘤生存率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中HIF-2α和secu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疾病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对患者进行无瘤生存期的随访,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HIF-2α和securin对无瘤生存期的意义。[结果 ]70例乳腺癌组织中HIF-2α和securin阳性率、高表达率分别为30.0%(21/70)和34.3%(24/70)。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IF-2α与secu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1,P=0.001)。Securin高表达和HIF-2α阳性与乳腺癌患者绝经情况、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Her-2、淋巴结转移、ki67、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Kaplan Meier生存曲线表明,HIF-2α阳性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明显高于阴性患者。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IF-2α是乳腺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IF-2α和securin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HIF-2α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独立有效指标。
- 吴秋杜远耀付毅田玲石晨均廖娟
- 关键词:乳腺癌SECURIN无瘤生存率
- 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无瘤生存率、复发率的影响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6月于我院首次接受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为期5年随访调查,且随访资料完整,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波消融组(n=46)与手术组(n=30),比较2组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微波消融组术后1d、1周ALT分别降低至(52.68±2.44)U/L、(48.36±1.78)U/L,TBIL降低至(20.48±1.59)μmol/L、(19.54±0.68)μmol/L,降低幅度均高于手术组(P<0.05);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微波消融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稍低于手术组(P>0.05),但复发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瘤生存率、复发率与手术切除类似,安全性、可行性高。
- 刘洪波
-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手术生存率复发
- 完成化疗周期数对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 目的:探讨实际完成化疗总周期数及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对ⅡB期肢体骨肉瘤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8年5月-2012年4月病理确诊、行DIA(顺铂+异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与手术...
- 符光戌
- 关键词:骨肉瘤生存率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短期疗效及无瘤生存率的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短期疗效及无瘤生存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观察两组短期疗效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无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失访4例,肿瘤无进展患者22例,2年无瘤生存率为48.78%,中位无瘤生存率为21.801个月;对照组失访6例,肿瘤无进展者16例,2年无瘤生存率35.90%,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6.716个月。经Log Rank检验,两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4.505,P=0.034),两组2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助于延长小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 黄纯军
- 关键词:小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短期疗效无瘤生存率
- 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瘤生存率对比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瘤生存率,探讨治疗三阴型乳腺癌潜在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和统计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接受的48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随机检测40例三阴型乳腺癌和40例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乳腺中的EGFR、E-cadherin和AR表达。结果三阴型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9.0%;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较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三阴型和非三阴型患者主要是浸润性导管癌,三阴型患者髓样癌的占比显著高于非三阴型患者,即P<0.05;三阴型组患者的3年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显著高于非三阴型组患者,即P<0.05;三阴型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三阴型患者,即P<0.05;三阴型患者乳腺组织中的EGFR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三阴型患者,A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非三阴型患者,即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其肿瘤的转移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均较非三阴型乳腺癌不同。EGFR、E-cadherin和AR可以做为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潜在的分子靶点。
- 李清平王心强
- 关键词:临床病理无瘤生存率
相关作者
- 杨扬

- 作品数:662被引量:1,99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 肝癌
- 李华

- 作品数:369被引量:9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肝移植 肝癌 肝移植治疗
- 陈规划

- 作品数:885被引量:3,031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原位肝移植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
- 汪国营

- 作品数:186被引量:27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肝癌肝移植 术前 肝癌
- 李建民

- 作品数:302被引量:85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假体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