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9 篇“ 新辅助放化疗 “的相关文章
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单纯新 辅助 化疗 与新 辅助 放化疗 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纯新 辅助 化疗 (mFOLFOX6/CapeOX)与新 辅助 放化疗 的疗效和远期预后差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单纯新 辅助 化疗 和新 辅助 放化疗 的共118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接受单纯新 辅助 化疗 与新 辅助 放化疗 两组患者之间在短期疗效、淋巴结检出数目和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疗效方面,新 辅助 放化疗 组患者获得更好的肿瘤退缩(Z=―2.05,P=0.04)和实体肿瘤疗效(Z=―2.42,P=0.015),但两组在降低临床分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 辅助 放化疗 组的淋巴结检出数明显降低(单纯新 辅助 化疗 组vs.新 辅助 放化疗 组,13.19±3.83 vs.9.55±4.00,t=5.02,P<0.001),但两组在淋巴结阳性数和淋巴结阳性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远期预后方面,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新 辅助 化疗 相比,新 辅助 放化疗 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短期疗效更佳,但两种治疗方案在远期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孙祺 刘畅 叶健乔 黄文博 徐宇航 姚程智 赵伟关键词:局部进展期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新 辅助 直肠评分对接受新 辅助 放化疗 联合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年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2024年 目的探究新 辅助 直肠(NAR)评分对接受新 辅助 放化疗 联合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4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而接受新 辅助 放化疗 和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10年以上的随访资料,排除存在除直肠以外的其他脏器原发性肿瘤、术前伴发远处转移和无法获取随访数据者。比较NAR评分高低对本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期(DFS),使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差异,使用Cox模型进行DF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NAR和肿瘤退缩分级(TRG)评分对患者术后10年复发转移结局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两种评分的检验效能。结果487例患者中,男性166例(34.1%);中位年龄为56(46,63)岁。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术前足量放化疗 ,并由外科医生评估能够进行手术后,进行了肿瘤的R0切除;手术距离放化疗 结束中位间隔时间为51(44,58)d。术前放化疗 后降期329例(67.6%),TRG1~2级为246例(50.5%),TRG3~4级为241例(49.5%)。394例患者(80.9%)接受了术后化疗 。全组NAR评分<8分有182例(37.4%),8~16分有180例(37.0%),>16分有125例(25.6%)。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11.5(70.7,133.7)个月,113例患者死于直肠癌,其中1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88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2例复发转移模式未明。全组10年DFS以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9%和71.5%。生存分析显示:NAR评分<8分、8~16分和>16分者10年的DFS率分别为85.1%、80.5%和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式为Dixon术(HR=0.606,95%CI:0.408~0.902,P=0.014)和NAR评分>16分(HR=2.569,95%CI:1.559~4.233,P<0.001)均是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年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在全组患者中,NAR评分预测10年复发转� 张炜力 周驰 王炜锋 李伟豪 何嘉华 卢震海 伍小军 林俊忠 彭健宏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后吻合口的早期管理 2024年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行新 辅助 放化疗 后接受保肛手术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肠镜管理分为肠镜管理组(n=95)和非肠镜管理组(n=45),通过χ^(2)检验,评估肠镜在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保肛术后吻合口愈合中发挥的作用。肠镜管理组在回肠造口还纳前和造口还纳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低于非肠镜管理组[(3.2%比14.3%)、(1.1%比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应用肠镜进行吻合口管理可有效减少回肠造口还纳术前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造口还纳率,减少永久性造口可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周永婕 郑升 王海霞 葛敏 冷晓刚 孙军席关键词:肠镜 消化道肿瘤新 辅助 放化疗 后的内镜评效 2024年 新 辅助 放化疗 作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食管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不但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还能使部分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对新 辅助 治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等待观察策略和器官保留理念可在不降低肿瘤学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包括白光内镜、内镜下活检、内镜图像增强技术、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人工智能辅助 技术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已成为新 辅助 放化疗 后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针对临床中目前常用的以及新 型内镜技术,在直肠癌、食管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及最新 进展进行介绍。 李士杰 王警 吴齐关键词:内镜 直肠肿瘤 食管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疗效评估 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lncRNA分子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筛选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CRT)疗效预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标志物,分析参与CRT疗效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建立CRT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利用lncRNA芯片进行lncRNA差异表达检测,使用R软件Limma包在CRT反应组和CRT无反应组间对比筛选差异lncRNA(P<0.05和|Log2FC|>1),进行分子标志物筛选。采用基因本体(GO)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98例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CRT治疗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模型的判别区分能力。结果CRT反应组中,823个lncRNA表达上调,216个lncRNA表达下调,449个基因表达上调,81个基因表达下调。新 辅助 放化疗 相关上调排名前10的差异表达lncRNA分别为LUCAT1、LINC02356、HIF1A-AS2、Lnc-ZNF644-1、Lnc-ADAMTS12-3、LINC02356、Lnc-CLIC4-1、Lnc-PTX3-4、DARS-AS1、MIR210HG。下调排名前10的分别为Lnc-COL6A3-2、Lnc-FBN1-2、Lnc-FOXA1-3、Lnc-KRTAP9-7-1、LINC00562、Lnc-NCS1-1、LINC00456、Lnc-FBLL1-2、USP2-AS1、Lnc-INPPL1-2。GO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上皮细胞分化、中间丝、中间丝细胞骨架、突触后膜、颗粒分泌、细胞因子受体活性等分子生物学功能方面。KEGG富集分析提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HIF-1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戊糖磷酸途径、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溶酶体等信号通路方面。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由LUCAT1、LINC02356、LINC00562三个lncRNA分子构成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为0.887(95%CI 0.820~0.954)。模型回归方程logit(p)=1.582×LINC00562-1.969×LINC02356-0.798×LUCAT1+4.357。模型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4.0%。结论直肠癌CRT反应良好和CRT无 蔡灿锋 李锦宏 辛海洋 曾军 甘文昌 李英儒 曾兵关键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长链非编码RNA 经新 辅助 放化疗 食管癌患者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2024年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和外部数据构建并验证经新 辅助 放化疗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的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利用SEER Stat8.4.1.2收集2010年至2015年经NCRT的EC患者病例资料,将其以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收集2014年至2018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NCRT的EC患者53例,作为外部验证集。列线图纳入的变量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列线图的评价采用ROC曲线、C-指数、DCA曲线及校准曲线,并利用C-指数及净重新 分类指数(NRI)将列线图模型与AJCC分期系统进行比较。结果性别、分化程度、LODDS和AJCC分期是影响经NCRT的EC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准确性、区分性和获益性较好,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良好。基于列线图的评分将其分为高低风险组,通过生存曲线及热图确定不同分组预后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经NCRT的EC患者术后1、3、5 a的总生存率,且预测准确度逐渐升高。 张冲 王玉皓 刘桂祥 张进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食管癌 列线图 基于脂代谢相关基因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脂代谢相关基因(LMRG)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的价值。方法于基因表达数据库获得接受新 辅助 放化疗 的LARC的全基因组表达数据GSE4686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以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于分子标签数据库(MSigDB数据库)搜集LMRG并与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获得差异表达的LMRG。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随机森林(RF)三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获得候选LMRG。采用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以获得潜在的功能与作用通路。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候选LMRG预测LARC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的准确性。结果共筛选出8个候选LMRG(ALOX5AP、FADS2、GALC、PLA2G12A、AGPAT1、AACS、DGKG、ACSBG2),这些LMRG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生物进程,并参与调控多个重要的脂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此外,这8个候选LMRG拥有较高的预测LARC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结论基于3种机器学习算法鉴定出的8个LMRG拥有较高的预测LARC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的准确性,可为寻找LARC术前新 辅助 放化疗 疗效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彭啟亮 朱雅群 田野关键词:脂类代谢 疗效预测 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患者在接受新 辅助 放化疗 (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nCRT及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病理报告、影像学资料、检验结果及临床随访数据。根据患者术后病理评估结果分为pCR组(n=19)和非pCR组(n=6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CR的潜在预测因素。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82例LARC患者中,19例(23.17%)在nCRT后达到pCR。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新 辅助 化疗 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治疗前CA199水平和单核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 辅助 化疗 周期(OR=0.095;95%CI:0.015~0.436;P=0.005)、术前磁共振T分期(OR=7.434;95%CI:1.590~42.483;P=0.015)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OR=5.899;95%CI:1.394~32.621;P=0.023)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单独预测pCR时,新 辅助 化疗 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8、0.648、0.636。联合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AUC达到0.811,95%=CI:0.706~0.916,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新 辅助 化疗 周期、术前磁共振T分期和治疗前单核细胞绝对值可有助于判断LARC患者在接受nCRT后是否获得pCR,联合预测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汪泓 罗文广 张红雁 宁骏豪 钱东关键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后病理完全缓解的复发模式 2024年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接受新 辅助 同步放化疗 后,部分患者可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pCR后出现复发的概率较小,其术后治疗及随访策略尚未统一。本文总结pCR患者的复发模式,包括远处转移率、远处转移时间与转移的部位特点、局部复发率及局部复发时间特点等,以期对pCR患者的术后治疗及随访提供参考。pCR患者的总体复发比例低,局部复发少见,以远处转移为主,最多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脏,其次是区域外的淋巴结转移,复发时间推迟,故应该适当调整复查和随访方案,延长随访时间,并对易复发部位重点监测。 孙志刚 张海增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 辅助 放化疗 联合免疫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2024年 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 辅助 放化疗 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标准治疗模式肿瘤退缩和保肛率仍有限,且无法降低远处转移率。放 疗可促进机体免疫应答,放 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望突破微卫星稳定(MSS)型结肠直肠癌的治疗困境。近年来,新 辅助 放化疗 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逐渐展开,大多获得满意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MSS型中、低位LARC病人保留器官功能提供新 的选择。未来仍需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期待获得更好的保肛和远期生存获益。同时在放 疗与免疫治疗模式、疗效准确评估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和努力。 王雅琪 夏凡 章真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免疫治疗
相关作者
章真 作品数:160 被引量:696 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放射疗法 新辅助放化疗 胃癌 放疗 池畔 作品数:221 被引量:2,116 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腹腔镜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高远红 作品数:81 被引量:647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王枭杰 作品数:59 被引量:404 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黄颖 作品数:75 被引量:642 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腹腔镜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低位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