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5篇“ 文化模式“的相关文章
文化模式
本书是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对文化,尤其是对异己文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作者在书中表现出的对人、对人类的爱,很值得我们借鉴。自该书...
露丝·本尼迪克特著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文化模式
本书作者指出在任一社会中,人类可能产生的行为范畴,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或受到重视,并描述了这些行为方式怎样结合成各种模式的,从而表示赞成文化相对论,根据文化发生的来龙去脉评价文化现象。
(美)露丝·本尼迪克著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文化模式
书名原文:Patterns of culture:本书分为八章。作者比较了由一个主导动机支配的三种文化。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融为一体,对三种原始文化类型作了研究。
(美)本尼迪克(Benedict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文化模式
(美)本尼迪克特(Benedict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文化模式视角下2023年网络热词背后的文化研究
2024年
网络热词是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广大网民所熟知的热门词汇或短语,这些词汇或短语通常具有简洁、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迅速传达某种信息或情感,因此在网络交流中广受欢迎。本文从文化模式视角出发,研究2023年网络热词背后的文化现象。选取“特种兵旅游”“显眼包”和“多巴胺穿搭”为代表性网络热词,分析了它们在当下社会中所代表的文化意义。通过研究这些热词,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和文化偏好,以及网络时代下文化传播的特点和影响,而且可以为未来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唐福婷
关键词:文化模式网络热词文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探究
2024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文化产业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文创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型形态,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潜力。文章基于文创产业的发展背景和文化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探究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首先,介绍了文创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文创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其次,本文阐述了文化模式创新的意义和现实需求,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创产业文化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文创产业应该通过深度融合和创新,构建更加灵活、开放、协同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姜珊
关键词:文化生态系统
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特性——以“文化模式”理论为分析视角
2024年
文化模式》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写成的著作,书中强调了文化对于人格塑造的影响,突出了心理学分析的成分,提出了“文化整合”这一重要的人类学理论,旨在通过心理分析来对文化做整体性的研究,探讨文化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文化相对论、文化整合、文化整体观以及文化模式对人的形塑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特性。故以“文化模式”理论为分析视角来解读这种发展和现状,从而能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发展规律及历史脉络。
吴少卿
关键词:文化模式中国民族民间舞本尼迪克特
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文化模式——评《民族地区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文化模式研究》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1]“十三五”期间,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向着更高水平的一体化迈进。
戴琳赵荣辉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工作
文化象征与秩序:热贡区域文化模式田野研究》评介
2024年
克里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曾有一段关于文化的著名表述:文化是一种“意义之网”;只有沉浸于特定的文化脉络中,个体或群体行动的动机、逻辑和过程才能被明晰地理解和把握。就此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根基和底座——不但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但从学术研究维度而言,文化又是一个极难被阐释和捕捉的对象。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罗孔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近80年时间里,有关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换言之,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流动性和变迁性特质,使得任何有关特定文化模式的深入研究都注定是一趟充满坎坷和艰辛的“学术探险”。
李元元
关键词:田野研究文化脉络研究维度格尔茨
文化模式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文学作品为例
2024年
“民族团结誓词碑”又被称为“民族团结第一碑”,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民族工作取得进展的有效物证,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团结一致、爱国爱党的精神承载。从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视角出发,对“民族团结誓词碑”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梳理发现,文化差异之下的冲突与矛盾是文化交往的必经之路,冲突之后的文化整合则是文化交往的必然结果。作品将文化模式与情节设计相结合的动态书写,既能将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保存、传播,也能将时代变更下少数民族的复杂文化心理一一呈现。这一创作手法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态发展过程的历史脉络的呈现,也是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诠释。
何欢
关键词:文化模式文学书写

相关作者

衣俊卿
作品数:138被引量:2,37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编译局
研究主题:文化哲学 文化精神 哲学 现代工业文明 日常生活批判
王立
作品数:489被引量:7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母题 主题学 佛经故事 《聊斋志异》 复仇主题
孙卫卫
作品数:23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哲学 文化生态 文化模式
吴明海
作品数:105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 历史研究 教育思想
杨绘荣
作品数:33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认同 达夫 政治文化 政治 文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