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41篇“ 政治经济“的相关文章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推进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创新
2024年
面对当下全球百年大变局的时代要求、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现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面临解释力不足甚至理论与现实发展相违背的困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开放与发展、共同发展与联动发展等四个维度,对国际政治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给予补充和完善.
张广婷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理论创新
泛安全化现象与南亚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被引量:1
2024年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包括南亚东南亚次区域在内的中国周边地区地缘格局深入演化,区域局势和地区秩序出现了显著变动与重大调整。不论是从区域整体态势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区域内主要行为体政治经济形势演进视角分析,南亚东南亚区域受到了国际格局演化驱动方式和方向的强烈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化、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俄乌冲突等三大因素影响。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对华战略更加极端化,中美博弈加速了中国周边地区力量格局演变与秩序重组。美国凭借联盟体系化优势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极限施压,加深了中美矛盾。中美斗争外延至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催生出周边多国的对华机会主义策略与选边站队的行为。未来,中国周边地区泛安全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经略周边的安全挑战将明显增加。
叶海林吴俊张展毓
关键词:政治经济形势
地缘政治经济变革下的“石油美元”逻辑
2024年
近日,一条关于“美国和沙特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且沙特选择不再续约”的传闻不胫而走,轰动全球,更是引发了网络对“石油美元体系崩塌”的各种猜测和热议。虽然此传闻尚未得到官方渠道认可,真实性亦有待确认,但不论是沙方的“放风试探”还是媒体的“自导自演”,关于“石油美元”背后的地缘政治经济逻辑确实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孙瑱
关键词:石油美元地缘政治经济逻辑
国家与创新:数字产业创新的政治经济逻辑
2024年
数字经济是数字产业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全新经济形态。回答数字产业如何实现创新这一重要问题,应立足于数字产业自身的新特征和产业创新的新机制。从政治经济视角系统剖析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创新过程变迁,可有效解释新兴数字产业创新背后的新型国家-市场关系,以及国家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鉴于数字产业创新面临着技术路径与产业目标的双重不确定性,经典的国家-市场关系类型旨在解决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激励问题,而“国家形塑市场”这一全新的国家-市场关系模式,可包容数字产业创新过程中的目标不确定性。
宋文佳孟天广
关键词:政治经济
地缘政治经济视角下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被引量:2
2024年
受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新冠疫情肆虐、俄乌冲突和中美大国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经济走上历史舞台。这一新型地缘关系是传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发展和交织,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因全球供应链快速扩张而深度融合背景下,大国竞争更为复杂、多维和复合的典型特征。这种背景下,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自主性为目标,采取产业政策、投资审查机制、出口管制以及进口限制等政策措施,试图以此设计并重建所谓弹性、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全球供应链未来会向何处发展,主要取决于大国地缘政治经济与全球自由市场力量的博弈,以及各国政府干预与企业应对的动态变化。我国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开放进程,深化和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理性面对和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地缘政治经济挑战,以此保证我国参与其中的全球供应链稳定发展与有序调整。
刘洪钟
关键词:地缘政治经济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因素:“何以重要”以及“重要几何”
2024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频频受政治力量影响,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一现象为我们重新思考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政治因素孰轻孰重提供了背景。对此问题的回答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观点: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前者注重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并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后者注重对政治行为的分析并强调政治因素的决定作用。这两种流行的观点在方法论上都有二元论的影子,历史唯物论的解释则赋予了经济政治两因素内在的辩证联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两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历史唯物论看,经济活动是推动全球化的基础性力量,政治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会对全球化产生重要影响,但长期而言依然会回归到经济活动的要求上,“经济”与“政治”也并非二元并立或对立的关系,它们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同属于社会运动过程的整体。
葛浩阳许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因素历史唯物论
论通用人工智能的新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多重影响
2024年
在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有三次代表性事件。第一次是“AlphaGo战胜李世石”事件,第二次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突破,第三次则是以Sora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的突破。通用大模型让人类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希望,可以被看作是未完成意义上的奇点创新。通用大模型的奇点创新将对搜索、电商和娱乐这三个互联网的传统业务形成颠覆性的影响。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之上,将会出现以奇点创新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这是一种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生产力,主要表现为去劳动力化。美国会继续采用“小院高墙”战略将其新质生产力控制起来,防止对外进行扩散,同时美国还会利用其价值观科技联盟体系巩固其新质生产力优势。处于通用大模型技术顶端的美国将会运用这一技术优势实现其政治目标,并可能通过操控政治舆论以图颠覆他国政权,这势必会增加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竞争和冲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中美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某种不对称平衡,通用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将会打破这种不对称平衡。
高奇琦
关键词:人工智能
从参与建构到范式超越:“韩流”的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再认识
2024年
凭借统揽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的“韩流”,韩国从以制造业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跃升为发达靓丽的东亚代表,受到全球年轻受众的热情追随,也成为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的借鉴对象。然而,在“模仿”和“抵制”的争论中,“韩流”或被置于发展主义的视角下被完全“去政治化”,或被视为不值一提的“昙花一现”。这两种态度都未能揭示中国在“韩流”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也未能挖掘出真正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的经验教训。本文以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框架,重新回溯中国如何主动引介和参与“韩流”产业发展与话语建构,并基于“韩流”在全球文化秩序中的定位,总结其模式的内部矛盾,进而探讨中华文明传播力建设如何形成超越“韩流”的现实路径。
赵月枝高雨曦俞雅芸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2024年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为目的,抑止权贵、豪强,平衡社会财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季桂起
关键词:儒家学说德主刑辅
幻想的终结 晚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短短几年前,西方公共舆论大概还相信,社会正在进步:民主和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取得重大进步,实现自由和解放,社会崇尚知识,生活方式多元化……这一切似乎都成了未来世界的准则。然而,最晚到了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人...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作

相关作者

程恩富
作品数:671被引量:4,060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新自由主义
卫兴华
作品数:718被引量:2,22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 经济理论 理论经济学
周文
作品数:317被引量:2,275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生产力 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学
顾海良
作品数:382被引量:2,618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丁晓钦
作品数:214被引量:4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世界政治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