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49篇“ 政治稳定“的相关文章
- 政治嵌入和政治吸纳——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方式及其影响
- 2024年
- 政治嵌入机制和政治吸纳机制是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重要方式。沙特构建面向宗教集团和部落的政治嵌入机制,将国家权力嵌入主要政治势力。同时,沙特建立面向宗教集团、精英和平民的政治吸纳机制,将其纳入国家主流政治生活。政治嵌入机制和政治吸纳机制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强化了政治调控能力,部分地满足了国民的政治参与诉求,重构了维系政治稳定的力量格局,最终促使沙特政治稳定得以长期维持。
- 王然
- 关键词:政治稳定
- 政治稳定视域下政治吸纳的逻辑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4年
- 政治稳定理论经过漫长演变,呈现丰富的内涵外延;政治吸纳是政治体系下的制度安排,包含人员吸取及诉求纳入。本文通过梳理政治稳定理论得出其政治认同、动员、参与、控制四个基本要件,在廓清政治吸纳概念界定基础上将二者联结:立足回应稳定需求探究“吸纳-稳定”的逻辑构建,聚焦达成稳定目标讨论“吸纳-稳定”的内在支撑,并从政府、政党、社会组织三方主体挖掘政治吸纳的发生机制,从而得出结论、有所展望。
- 王晓雨
- 关键词:政治稳定
- 经济制裁背景下津巴布韦政治稳定探源
- 2024年
- 津巴布韦民盟政权在2000年实施“快车道”土地改革之后,在多方因素影响下与西方国家关系逐渐恶化,遭到来自美西方的严厉经济制裁。随着经济制裁延续,津巴布韦经济和民生受到严重影响,民盟执政合法性受到挑战。然而,虽然经济制裁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迫使民盟不得不在政治制度改革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并分享权力,但是危机并未从根本上动摇民盟的执政根基。民盟政权能够在危机中保持政治稳定与其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密切相关:从解放战争起至实现独立后塑造的“反帝反殖”意识形态合法性是其政治稳定的保障,并在制裁危机中不断被强化;庇护政治下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与“向东看”政策下的国际合作成为其绩效合法性的来源;选举制度保障了其执政的程序合法性。三种权力合法性基础构成民盟执政合法性的来源,缓解了制裁对政权的冲击。
- 曾珠
- 关键词:经济制裁权力合法性政治稳定
- 塞西执政以来埃及政治稳定问题研究(2014-2022) ——以政策实践为视角
- 在现实社会的运行中,政治稳定对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及思想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东剧变后,埃及在短期内经历了三任总统和两届过渡政府,政治失稳给埃及造成了严重影响。塞西执政后,通过一系列以构建政治稳定为导向的政策实践...
- 王浩东
- 关键词:政治稳定
- 2023年的马来西亚:实现政治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延续平衡外交
- 2024年
- 2023年是马来西亚走出动荡、恢复政治经济与社会稳定的一年。安瓦尔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绿色浪潮”冲击下凭借联盟间合作、“反跳槽法”、东马政党联盟支持、王室“背书”,在州选后实现了“罕见”的政治稳定。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穆斯林政治家,安瓦尔成功实现外交“平衡”,与东盟、伊斯兰世界和大国开展务实经济外交,塑造了“中立不结盟”、经济优先、捍卫人权的对外政策。经济上实现3.7%的温和增长,贸易持续表现良好,推行“昌明经济”框架、新工业规划并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展望未来,尽管政治稳定或许能够延续,但联合政府面临政治两极分化加剧、马来穆斯林民粹主义上升风险。在内部需求强劲和外部需求改善的条件下,经济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对外政策将根植于“积极中立”原则,维持东西方“平衡”,巩固与其他国际组织和中等强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宗教与人权外交。安瓦尔政府能否推动结构性改革及经济增长、打击贪腐、实现社会公平与平等、提升马来西亚国际影响力,取决于其是否能整合国内不同的五大政治力量。
- 傅聪聪
- 塞缪尔·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研究
- 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实现综合经济水平迅速提升、政治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健康进步的重要前提,对推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各发展中国家要保持持续健...
- 孟梦梦
-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稳定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
- 尼泊尔2022年大选与未来政治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2022年11月20日尼泊尔举行新宪法颁布以来的第二次联邦议会选举,此次选举是在尼泊尔国内政党博弈加剧,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导致的经济下行,以及尼印、尼美关系升温的背景下举行的。选举基本延续了2017年后尼“三足鼎立”的政党格局,尼共(毛主义中心)继续保持“关键第三党”地位。但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如尼泊尔左翼政党席位整体受到削弱,民族独立党、民意党等新兴政党悄然崛起,以民族民主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有所回潮,马德西传统族群政党实力走弱,政党政治碎片化进一步加剧。导致此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样的:原尼泊尔共产党内部奥利派与普拉昌达—内帕尔派矛盾激化导致的政党分裂使左翼政党实力与形象双双受损;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等传统大党老人政治问题突出,青年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意识强烈;两大选举联盟因策略失误、意识形态差异、政党内部候选人之争、联盟形式松散而未达到预期目标;马德西传统族群政党频繁分裂且受到新兴政党和传统大党的双重挤压等。此次选举后,尼泊尔未来政治稳定性依然堪忧,仍存在总理辞职、议会倒阁致使政权更迭的可能。联合政府内部激烈的权力与职位利益之争、政策与意识形态之争,国家治理能力与民众期望的脱节,印度对尼泊尔的干预以及中美博弈背景下美国迫使尼选边站队的压力是影响尼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 何朝荣孙瑜泽
- 关键词:左翼政党联盟政治
- 政治稳定性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3年
- 传统观点认为,货币国际化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市场化过程,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则没有历史先例。国际政治经济学通常强调国家和政治因素对货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缺乏相应实证支撑。鉴于此,作者以政治稳定性为切入点,探讨了政治因素对于货币国际化的作用,发现政治稳定性不仅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发行国和使用国对该货币的支持程度,还通过货币信心渠道、金融市场发展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影响了该货币国际化水平。政治稳定性上升可以降低货币发行国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增强货币信心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增加资本管制政策的独立性,进而推动货币国际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作者将国内冲突、国际冲突和政治风险指数作为政治稳定性的代理变量,使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政治稳定性对1970—2020年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国际储备货币份额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政治稳定性影响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并发现政治稳定性更多通过影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资本账户开放度以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上述结论对于协调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多角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启示。
- 张冲杨洁杨洁
-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中介效应
- 国家杜马选举制度与俄罗斯政治稳定
- 政治制度化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选举制度是政治制度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启民主政治转型之路,根据国内社会政治发展需求和历史文化传统,不断对选举制度进行制度设计,最终建立起符合俄罗斯国情的选举制度...
- 韩璐作
- 东道国政治稳定性、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采用Tobit模型回归,对东道国政治稳定性与双边投资协定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上,东道国政治稳定性提高和双边投资协定都会降低政治风险,促进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增加,而且随着政治稳定性的提高,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会弱化,两者的作用呈替代关系。两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直接投资和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投资协定对工程项目的保障作用更强,而且随着政治稳定性的提高,双边投资协定的作用显著降低。对于不同进入方式的直接投资项目,政治稳定性对于绿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而双边投资协定对并购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防范海外投资政治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杜云香
-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
相关作者
- 董文芳

- 作品数:41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列宁 和谐社会 政治合法性
- 臧乃康

- 作品数:236被引量:9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政府绩效 政治文明 政府绩效评估 政治稳定 地方政府
- 冯宏良

- 作品数:45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政治稳定 社会政治稳定 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主义 规定性
- 张体魄

- 作品数:22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稳定 就业歧视 农民工社会保障 农民工 社会保障
- 肖克

- 作品数:53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保守主义 政治稳定 析论 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