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14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被引量:1
2024年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非常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2013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王殿军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基础教育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创新研究
2024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艰巨挑战。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别经历了少年班阶段、实验班阶段和精英学院阶段,并分析了这三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从组织目标、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组织权力四个方面的创新,比较探讨了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演变路径;最后从外在需求和内生发展规律两个方面总结出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演变的逻辑。
何丽芳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演变逻辑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协同及其优化
2024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亟须整合当前多项培养政策,促进政策协同与优化。“英才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是我国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典型政策,在目标定位、颁布机构、政策受众、实施链条、效果溢出性等方面具备协同基础。三大政策的协同在确立发展方向、衔接选拔培养环节、提升培养质量、促进同质化项目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机构职责模糊、机制横纵阻隔、过程竞合冲突等不足。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协同,应从机构协同、机制协同、过程协同入手,完善政策法规,明确主体职责,强化学科融合,提升上下互动,促进资源整合,凝聚共识。
段易含刘桂芝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对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
2024年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周满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钱学森之问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型教师创造力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
2024年
一、识别问题:创新人才的预测效度和选拔识别从研究和测评的实践看,在某些能力的维度上(比如数学、语文、物理、音乐、美术),早期识别的特质有一定的长距预测效度。但是,任何早期选拔都无法解决遗漏可造之才的问题(即“虚假阴性”“错误地拒绝”),这会使部分人才失去机会。但无差别培养一定会存在效率问题(即浪费资源),即太多人要么动力不足要么能力不够(即“虚假阳性”“错误地接纳”)。
戴耘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预测效度动力不足选拔
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2024年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为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活动。改革思路和措施包括: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入科研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产;加强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促进化工原理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刘晨宇郑育英张山青林展李琼
关键词:拔尖人才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4年
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高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拔尖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深入探讨我国高校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引导我国高等教育朝着更加合理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共生理论为解决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途径。在共生体系组成、共生单元机制、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生系统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在强化共生发展理念、构建高效共生模式、营造正向共生环境、畅通共生界面、增强合作共生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生系统发展路径,为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余晨
关键词:共生理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代意蕴、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对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支撑,还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教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人”为起点逻辑,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人”为层进逻辑,以培养综合拔尖的“创新人”为集成逻辑。基于此,应通过建立“多元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个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包容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助推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常进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思
2024年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哪些特质?拔尖创新人才与天才有什么区别?拔尖创新人才在学生阶段是不是都是成绩好的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可以培养的吗?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走出认识误区,改进和推动实际工作。
谷贤林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工作者
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
2024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势在必然。为此,需多学段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链:在幼小启蒙阶段播种育苗,中学成长阶段强基培优,大学成熟阶段拔尖创新。多维度织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容链:联结意识与思维,激发创新潜能;兼顾知识与能力,培育创新素养;塑造精神与人格,涵养创新品格。多路径集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链:寓教于学,引导“学”的自主创新;寓学于教,促进“教”的拓展延伸;教学相长,助力师生相互成就。
周海涛林思雨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相关作者

郑军
作品数:221被引量:799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保险 乡村 保险 普惠 政府责任
崔海涛
作品数:20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工会
研究主题: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 大学生 拔尖创新人才
刘灿
作品数:130被引量:605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 所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财产权制度
史静寰
作品数:114被引量:2,202H指数:3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 女童教育 学情调查
陈鹤鸣
作品数:237被引量:47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光子晶体 太赫兹波 光子晶体光纤 介质柱 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