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69篇“ 抗球蛋白法“的相关文章
-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与固相凝集法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MGCT)、凝聚胺法及固相凝集法用于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 071例患者。其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106例患者通过固相凝集法测定血小板抗体,后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谱细胞检测并以谱细胞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固相凝集法和谱细胞检测在血小板抗体测定中的阳性符合率;所有患者通过MGCT及凝聚胺法开展配血,比较两种方法的交叉配血试验不合检出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106例患者通过谱细胞法测定血小板抗体显示:阳性30例,阴性76例;固相凝集法结果显示:阳性29例,阴性77例,阳性符合率为96.67%。2 017例受血者开展交叉配血试验显示64例存在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情况,其中MGCT显示58例存在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情况,符合率为90.63%;凝聚胺法显示50例存在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情况,符合率为78.13%。结论 固相凝集法应用到临床输血期间血小板抗体检测中和谱细胞检测的符合率较高,MGCT用于交叉配血试验较凝聚胺法效果更为理想,能更好检出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的情况,值得应用。
- 邓志兰梁爱芬
- 关键词:凝聚胺法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 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分析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应用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对100例血液标本进行ABO和RHD同型血液相容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方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阳性检出率以微柱凝集法最高、试管抗球蛋白法其次、聚凝胺法最低。41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阳性中其他2种方法均为阳性有58.53%(24/41),微柱凝集法为阳性有92.68%(38/41),试管抗球蛋白法为阳性有85.36%(35/41)。结论不同方法交叉配血试验均有其优势和不足。
- 高景艳任伟超
- 关键词:聚凝胺法
-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价值对比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含有红细胞同种抗体血液样本163例,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与常规抗球蛋白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红细胞同种抗体总检出准确率,-D,-E,-C,-c,-e,-C+e,-E+c,-M,-N,-S,-s,-Dia,-Fya,-Fyb,-Jka,-Jkb,-K,-k,-Lua,-Lub,-Lea,-Leb,-P1及未知抗体特异性检出准确率等。结果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2.21%(134/163),98.77%(161/163);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抗球蛋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MSN系统M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28.00%(7/25),100.00%(25/25);而常规抗球蛋白法与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未知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准确率分别为52.17%(12/23),100.00%(23/23);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MSN系统M抗体、未知抗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抗球蛋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用于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总体价值优于试管抗球蛋白;但在临床配血时如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检测出现不匹配现象,应与常规试管抗球蛋白法联合应用以提高输血指导效果。
- 宋惠英
- 关键词:抗球蛋白法红细胞同种抗体
- 微柱凝胶法与经典抗球蛋白法鉴定RhD变异型的结果比较
- 2012年
- RhD抗原在不同类型红细胞上表达的强度不均一,从很强的D到弱D,最弱的是Del。RhD变异型包括D抗原增强和D抗原减弱,增强的D抗原可以直接在盐水中凝集IgG抗-D;减弱的D抗原包括弱D、不完全D(部分D)。可以通过RhD阴性确认实验或吸收放散实验检出。
- 李敏杨春晴赵玲宿军车玲玲
-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RHD变异型
- 抗球蛋白法与凝聚胺法用于低效价抗-D标本配血的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薛莉李鹏侯振娇
- 关键词:抗-D凝聚胺试验
-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筛查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中的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微枉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筛查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对手术备血或有输血预期的住院患者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标本再用凝聚胺法和试管间接抗球蛋白法做比较。结果阳性结果9例,阳性率为o.4%,其中自身冷抗体1例、抗M1例、抗Le^*1例、抗E4例、抗C1例和抗e1例。凝聚胺法漏检2例,试管间接抗球蛋白法漏检1例。结论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具有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清晰稳定以及筛查时间短,可以替代凝聚胺法和试管间接抗抗球蛋白法,积极推广其在临床上使用。
- 王维牛新海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技术凝聚胺法
-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
- 2006年
- 李育陈秉宇许立王彬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微柱凝胶溶血反应ABO血型受血者输血技术
-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技术在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试管间接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同时进行抗体筛选。结果微柱凝胶法检出率及灵敏度都明显高于其它几种方法;与经典的抗球蛋白法比较...
- 毕蔚茹
- 文献传递
-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在输血前抗体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评估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取3~5份O型供者红细胞 ,混合、洗涤 ,自制成不规则抗体筛检细胞。用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和微柱凝胶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作抗体筛选双盲平行试验 ,分析、评价两种技术的检出率。结果 :用微柱凝胶技术和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对4150份受血者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阳性率分别为0 .63 %(26/4150)和0 .48 %(20/4150) ,两法共同阳性20例 ,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有6例漏检 ,两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作输血前抗体筛选 ,灵敏度高 ,结果可靠 ,操作简便 ,可以取代传统的试管抗人球技术 ,值得在临床推广。
- 雷厉
- 关键词:输血前抗体筛选抗球蛋白微柱凝胶技术受血者球技
- 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实验观察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检出率及其抗体效价滴度。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对 17例含不完全抗体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检出率分别为10 0 %、70 .6 %和 5 2 .9% ,微柱凝胶法的抗体效价较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高 1~ 5滴度。结论 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 。
- 臧荣发王雪明王健
-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血清
相关作者
- 刘毅

- 作品数:68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型鉴定 ABO血型 献血者 血型血清学 血型
- 刘衍春

- 作品数:160被引量:5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型 献血者 ABO血型 无偿献血者 汉族人群
- 郑凌

- 作品数:59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ABO血型 血型血清学 基因分析 基因测序 血型
- 薛敏

- 作品数:74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HLA 等位基因 献血者 基因频率 血型
- 马玲

- 作品数:72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
- 研究主题:血型 ABO血型 汉族人群 基因测序 R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