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4 篇“ 抗倒性 “的相关文章
冬小麦茎秆特性与抗倒性 关系研究 2024年 为明确滴灌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影响小麦抗倒伏的主要因素,选用宁冬10、宁冬11、隆鉴115、隆鉴110、冬育5、冬育12和隆紫麦1共7个小麦品种,分析不同品种间抗倒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冬育5茎秆机械强度大(563.811 g),在供试品种中倒伏指数最小(0.638 g),与其他品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其基部节间短粗、茎秆壁较厚、株高及重心高度较低,抗倒伏性较好;倒伏指数与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机械强度、基2节间鲜/干质量、基部节间直径、壁厚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基2节壁厚与倒伏指数相关系数较大(r=-0.664)。可见,抗倒伏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株高矮化、基部节间茎秆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强度高。在供试小麦品种中,冬育5的抗倒伏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 李战魁 李永飞 白小艳 徐灿 张敏 吴宏亮 康建宏 马文礼关键词:冬小麦 抗倒性 茎秆特性 倒伏指数 玉米茎秆和根系的协同抗倒性 分析 2024年 为了系统分析玉米茎秆和根系的协同抗倒性 ,试验选用6个抗倒性 不同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0、7.5和9.0×104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田间茎秆的拉倒力和拉倒角度为抗倒性 评价指标,与基部第三节间和根系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积累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将基部节间性状与根系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节间长、粗、单位长度鲜重、干重和各组分含量、根幅、支持根粗、根条数、根粗和根干重均与抗倒性 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其中节间粗(拉倒力:r=0.561^(**),拉倒角度:r=0.521^(**))、单位长度鲜重(拉倒力:r=0.520^(**))和干重(拉倒角度:r=0.562^(**))的相关性最大。节间粗和单位长度物质积累量与根干重和支持根粗等根系性状显著正相关,协同作用于植株的抗倒性 。当种植密度增大,节间粗、单位长度物质积累量、结构根深、支持根粗、总根条数、根粗和根干重显著减小或减少,导致植株的拉倒力和角度显著减小,倒伏率显著增大。‘粒收1’‘创玉107’‘MC278’和‘京农科728’的节间粗(1.76、1.72、1.71和1.70 cm)、单位长度鲜重(2.9、2.7、2.4和2.5 g/cm)、干重(0.45、0.40、0.35和0.45 g/cm)以及其他与抗倒性 相关的节间和根系性状较大,进而有较大的拉倒力(18.1、17.1、14.7和13.0 N)和拉倒角度(63.3°、56.7°、50.3°和49.6°);增密后拉倒力、拉倒角度以及与抗倒性 相关的节间和根系性状变幅较小,故抗倒性 和耐密性较强。本研究为保障玉米的高产稳产和提高机械化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桂萍 MUKTI Marasini 李薇薇 张凤路关键词:玉米 茎秆 根系 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 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索种植密度对胡麻抗倒性 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南山区水浇地大面积种植的胡麻品种‘宁亚21号’为材料,通过设置30×10^(5)、45×10^(5)、60×10^(5)、75×10^(5)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胡麻抗倒性 和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茎秆抗折力、茎粗、茎壁厚度和木质素含量、有效结果数和单株产量逐渐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秆抗折力与茎粗、茎壁厚度、冠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和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增产增效,抗倒伏效果好、产量相对稳定,推荐宁南山区水浇地‘宁亚21号’的种植密度为45×10^(5)株/hm^(2)。 杨治伟 钱爱萍 张炜 曹秀霞关键词:胡麻 抗倒性 不同化控产品对小麦抗倒性 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筛选出可提高小麦抗倒性 和产量的化控产品,以‘镇麦1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化控产品对小麦抗倒性 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化控产品均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增加小麦第二节间抗折力和植株抗倒伏能力;在小麦拔节期前人工撒施直播龙或在小麦破口期叶面喷施劲丰谷德,均可显著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 仲开泰 沈雪林 朱正斌 曹敏旭 周建明关键词:小麦 抗倒性 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 的影响 2024年 半深水灌溉是稻渔共作区别于水稻单作的主要环境特征,且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因具体模式而异。迄今为止,水稻生产力对半深水灌溉的响应还并不清楚。以扬粳80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种水分管理模式:(1)“浅、搁、湿、露、晒”灌溉模式,即水稻常规高产灌溉模式(CI);(2)拔节期—抽穗后10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40 d(SDI40d);(3)拔节期—抽穗后35 d维持半深水30~35 cm 65 d(SDI65d),初步研究了半深水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抗倒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SDI40d处理实际产量降低了9.50%,SDI65d处理减产了13.20%,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劣;食味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各蛋白组分含量升高;RVA特征谱值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升高,崩解值降低,且随着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变长,稻米品质持续变劣。半深水灌溉处理下,扬粳805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茎粗、壁厚和抗折力呈下降趋势。相较于CI处理,半深水灌溉处理下倒伏指数升高,扬粳805的易倒伏风险增加,且2个不同半深水灌溉持续时间处理下扬粳805的倒伏指数接近。 孙冬 张耀元 郭威 窦志 徐强 高辉关键词:持续时间 水稻 抗倒性 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抗倒性 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的主效及互作效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抗倒性 的影响,以水稻‘垦粳8’为材料,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株高、以及各节间长度、直径、鲜重、茎壁厚度及抗折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第三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层施肥7.49%、7.02%、2.54%。侧深施肥第一节间直径、茎壁厚度、鲜重、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7.85%、14.18%、4.13%、2.03%;第二节间直径、茎壁厚度、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8.15%、9.18%、18.61%;第三节间茎壁厚度和抗折力分别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00%、16.15%。侧深施肥的抗倒伏指数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60%。减施氮肥条件下重心高度、各节间长度、茎壁厚度、节间鲜重及节间抗折力变化多利于提高水稻抗倒性 ,减氮15%和减氮30%处理的抗倒伏指数较常规施氮分别极显著提高6.19%和9.52%。全层施肥条件下抗倒伏指数随施氮量下降呈增加趋势,而侧深施肥的减氮施肥水平间差异不显著。 刘梦红 张喜娟 张喜娟 李红宇 赵海成 钱永德 赵海成 刘丽华关键词:寒地水稻 施肥方式 抗倒性 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 的影响 2024年 为阐明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 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5个高产型杂交水稻为材料,调查株高等11个茎秆形态性状和有效穗等4个产量构成因子,以倒伏指数评价抗倒性 ,分析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供试材料抗倒性 的相关性。结果:倒伏指数与供试水稻材料基部第二伸长节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第二伸长节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第二伸长节越短、茎越粗的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能力越强,为抗倒伏水稻品种培育指明方向。 陈秀英 黄乾龙 李贤勇 王楚桃 欧阳杰 朱子超 何永歆 蒋刚 管玉圣 熊英 黄桃翠关键词:产量构成因子 抗倒性 一种提高水稻光合速率、抗倒性 和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光合速率、抗倒性 和产量的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以碳点和褪黑素为调节剂,集成两者的优点,在减氮条件下,于水稻生长的关键生育期使用一定浓度的碳点和褪黑素复配叶面喷施。这种方法能够同... 李国辉 许轲 徐继伟 倪晨 朱昌进 都昊田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张洪程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 的影响 2024年 为解决江苏沿江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易倒伏的问题,2022—2023年在江苏省如皋市薛窑基地,以普通玉米品种江玉877和大豆品种通豆13为材料,采用玉米大豆“2+4”的间作模式,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在苗期和第7叶展开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玉必施,三种调节剂和芸苔素内酯联合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玉米茎秆强度、倒伏率、根系活力和产量等的影响,探索有利于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的调节剂配施方案。结果表明,第7叶展开期喷施玉必施加芸苔素内酯处理(V7-R6)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下玉米抗倒性 能提升效果最好。与喷施清水处理相比,V7-R6处理下玉米成熟期的茎秆抗折力(SBR)、成熟期根系活力和茎粗分别增加55.0%、19.9%和14.3%;从而使得根倒率和总倒伏率分别降低8.2和8.9个百分点,株高和穗位高分别降低11.3%和8.6%。同时,V7-R6处理下玉米产量提升幅度最大,较喷施清水处理提高28.4%(均为两年平均值)。综上,在复合种植条件下的玉米生长过程中,于第7叶展开期喷施玉必施加芸苔素内酯处理能获得较好的抗倒性 能和较高的产量,可在大田生产中进一步推广。本研究结果为生产调节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严旖旎 单海勇 刘旭杰 张晋 石晓旭 石吕 刘建 杨美英关键词:玉米 茎秆强度 根系活力 密度和钾肥及其互作对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性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索安徽沿淮地区小麦品种对种植密度及钾肥的响应。方法:以‘华成3366’为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240万株/hm^(2)、300万株/hm^(2))和3个钾肥水平(60、120、180 kg/hm^(2))二因素裂区试验,对其株高、重心高度、基部第2节形态特征及内含物、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在D_(2)水平下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和节间长较D_(1)水平下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92、2.29、0.58 cm。在D_(2)水平下的节间直径、节间壁厚、节间干质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节间针刺力和节间抗折力较D_(1)有所减少,导致茎粗系数、节间充实度、抗倒伏指数降低,分别降低0.04、3.21 g/mm^(2)、0.08。在K_(1)水平下小麦株高、重心高、节间长较K_(2)、K_(3)水平下有所增加。在K_(1)水平下小麦节间直径、节间壁厚、节间干质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节间针刺力和节间抗折力较K_(2)、K_(3)水平下有所减少,导致茎粗系数、节间充实度、抗倒伏指数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重心高与抗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壁厚、纤维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钾肥水平的提高,小麦茎粗系数、节间直径和节间干质量增加,进而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因此可通过增加钾肥施用量提高小麦抗倒伏性能。 陶庭余 王荣圆 魏鹏 闫素辉 李文阳关键词:小麦 钾肥 茎秆 抗倒伏
相关作者
马国辉 作品数:204 被引量:1,313 H指数:22 供职机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 栽培 抗倒性 周广生 作品数:215 被引量:1,995 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饲料油菜 甘蓝型油菜 油菜种子 饲用油菜 王晓玲 作品数:76 被引量:361 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丰灵 小麦 抗倒性 超级杂交稻 王成雨 作品数:72 被引量:1,089 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小麦 玉米 夏玉米 种植密度 丰光 作品数:100 被引量:877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杂种优势 玉米自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