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15篇“ 手足口“的相关文章
小儿手足病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5年
手足病患儿护理领域,综合护理策略的实施及其成效与临床价值值得深入探讨。方法 在本院儿科一区,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纳入72名手足病患儿,运用随机分组策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在常规护理模式之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照护;而实施全面照护策略的,则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两组儿童疾病恢复状况、医院留驻期间、生活品质评价及照护成效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间的差异。结果 在对比分析中,观察组的患儿在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并且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观察组高达97.22%,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75%。在统计学上,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其P<0.05。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患儿家属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为97.22%对75%。结论 在小儿手足病的管理实践中,综合护理模式显现出卓越成效,不仅显著减少了患儿的病程与住院时长,还大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亦显著增强了家属的满意度。方法 ,其推广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亟需进一步推广运用。
劳乐媛
关键词:综合护理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病对儿童腔菌群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手足病(HFMD)儿童的腔菌群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确诊为HFMD的患儿86例以及同期在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8名,分别纳入HFMD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纳入儿童的双侧颊黏膜唾液拭子并从中提取基因组DNA,质检后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对测序获取的生物学信息进行聚类、注释、组间比较。利用α和β多样性分析分别比较丰度、多样性和结构变化;对2组丰度前十的关键菌属再次进行显著差异比较,筛选生物标记物。结果2组共聚类操作分类单元(OTU)为1891个,其中HFMD组1047个,对照组844个,组间共有544个。相对于健康儿童,HFMD组的腔菌群结构发生改变,shannon指数(P<0.05)和ace指数(P<0.05)均显著降低。关键菌属中以纤毛菌属(P<0.05)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P<0.05)丰度降低为标志特点。结论HFMD儿童腔菌群存在紊乱,多样性和丰度显著降低,且以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降低为特点。该结果可为后期研究HFMD微生态学机制及其靶向干预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蒋亚洲朱苏月乔继冰沈男吴让刘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口腔菌群儿童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足病检测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足病检测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内窥镜采集腔内壁图像,并设置标签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得到腔内壁图像的二值图;对所述二值图中的像素点进行投影得到疱疹...
王皓雷桑
健康习惯形成与幼儿手足病关联强度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幼儿健康习惯形成与手足病发病的关联强度。方法将辖区托幼机构聚集性手足病疫情同班级的患儿纳入病例组,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设计健康习惯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法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38人,对照组54人。单因素结果显示,洗手时熟练使用七步洗手法(OR=0.21,P<0.05)、上厕所后洗手(OR=0.25,P<0.05)、用非洁手揉眼睛(OR=5.18,P=0.001)和抓食物(OR=4.40,P<0.05)、每餐后漱(OR=0.44,P<0.05)5个变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熟练使用七步法洗手是保护因素(OR=0.15,95%CI=0.03~0.88),用手揉眼睛(OR=5.64,95%CI=1.06~29.93)和抓食物(OR=4.00,95%CI=1.32~12.09)是危险因素。结论托幼机构幼儿手足病与健康习惯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应从幼儿七步洗手法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和抓食物等基本卫生习惯抓起。
李基陈丽华杨文英刘金凤陈亿雄饶展宏李苑
关键词: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健康教育
中国手足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中国手足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疫苗研发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PubMed、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源,系统检索2012—2021年公开发表的中国HFMD流行病学特征的中英文文献,摘录相关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对肠道病毒检出率,型别构成,性别、年龄、年份、季节、地域和症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27篇文献,其中HFMD肠道病毒总体检出率纳入295篇文献,涉及总人数为4786389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数为70908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约占总人数的14.81%。4种检出率较高的型别依次为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virus A6,CA6)、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CA16和CA10。型别构成共纳入327篇文献,61个血清型,构成比大于1%的4种型别依次为EV71、CA16、CA6和CA10,其他型别如CA4、CA2和CA5等占比较低。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约为1.72∶1;5岁以下儿童为HFMD的高危人群,其中1岁儿童最多,0岁儿童最少;随年份和季节变换,肠道病毒构成比有所变化,2008—2019年EV71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4—6月为HFMD的高发季节;HFMD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河北、湖南和浙江;HFMD以普通型/轻型为主,重症和死亡病例中EV71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型别。结论中国HFMD肠道病毒的型别构成以EV71、CA16、CA6和CA10为主,其他型别如CA4、CA2和CA5等占比较低;型别分布在性别、年龄、年份、季节、地域以及症状方面均存在差异。
马智静武金娟吴海岚刘宁靳玉琴雷泽华梁宇李启明
关键词:手足口病型别流行病学
手足病相关肠道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5年
手足病是一种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儿病情严重,甚至威胁生命,位列我国丙类传染病前3名。为此,2015年我国研制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用于预防手足病。然而,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对其他血清型的肠道病毒(CVA16/CVA6/CVA10)无保护作用;同时无相应的疫苗上市,导致其他病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开发多价肠道病毒疫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肠道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和机制,并就现今面临问题进行探讨,即构建有效的肠道病毒疫苗需要平衡多价疫苗之间的优势免疫表位,同时诱导高效广谱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谢星辰束佳熠张晓燕章树业徐建青
关键词:手足口病免疫效果T细胞免疫优势表位
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对小儿手足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对小儿手足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河西区梅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90例手足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率及患儿转危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患儿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较高;患儿转危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治疗小儿手足病,临床疗效突出,可明显缩短各主要症状康复时间,加快疾病康复进程,提高患儿家属手足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满意度也较高,患儿预后表现更好。
刘颖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疗效预后
2017—2022年汉中市手足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汉中市手足病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制定更有效手足病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汉中市各区县临床诊断手足病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7—2022年汉中市共收集手足病标本1872份,其中阳性1183份,总阳性率为63.19%。阳性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占比最高为61.45%(727/1183),其次为Cox A16型33.47%(396/1183),EV 71型占比最低为5.07%(60/1183)。手足病流行存在2个高峰(5至7月和9至11月)。手足病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区、西乡县、城固县、勉县和洋县。手足病阳性病例主要以1~4岁儿童为主。结论2017—2022年汉中市手足病疫情总体平稳,应重视非EV 71型和Cox A16型的肠道病毒检测工作,实时监测手足病病原谱变化。
张久丁韩亦非邓彤陈真王苗苗魏建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学
气象因素对中国大陆手足病影响的时空异质特征探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气象因素对中国大陆手足病(HFMD)发病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和季节演变特征,为不同省份应对季节变化制定HFMD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HFMD发病率数据和相应的气象数据,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对气象因素影响HFMD发病率的区域差异和季节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2011-2020年中国大陆HFMD年发病率具有周期性,且偶数年发病率高于奇数年,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各省份HFMD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5-7月和9-10月为高发月份。HFMD的高发省份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并且各省份的HFMD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GTWR模型的结果表明,平均风速对内蒙古、北京以及东北地区的HFMD发病率具有促进作用,对其他省份发病率具有抑制作用,且在区域上呈现出由西南地区向外发散减弱的演变特征,在季节上呈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除黑龙江和吉林外,平均气温和累计降水对各省份HFMD发病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在区域上均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在季节上平均风速的影响呈现出“M”型的变化特征,累计降水的影响呈现出“W”型的变化特征。累计日照对各省份HFMD发病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区域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在季节上呈现出“U”型的变化特征。结论 气象因素对中国大陆HFMD发病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特征,建议不同省份制定不同的HFMD防控措施应对季节变化,以有效降低HFMD的发病率。
陈庚张辉国黄蕊芳
关键词:气象因素手足口病
2013—2022年宿迁市宿豫区手足病流行病学特征
2025年
目的分析宿豫区手足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病防控措施及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宿迁市宿豫区手足病例数据,分析发病率、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病原学构成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3—2022年共报告手足病例59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90.84/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19,P<0.05),手足病2013—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0—2022年呈下降趋势。每年4—6月和9—12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多为5岁及以下儿童,占94.2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主,占95.67%。结论2013—2022年宿迁市宿豫区手足发病总体趋势与全国基本相同,主要发病人群是5岁及以下儿童。建议重点针对5岁及以下儿童做好手足病防制工作,加强预防知识宣传,鼓励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手足病发病风险。
张雯朱远慧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

相关作者

贾蕾
作品数:183被引量:1,899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诺如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腹泻
张勇
作品数:224被引量:1,61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脊髓灰质炎 基因特征分析 肠道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王全意
作品数:680被引量:5,213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流感 手足口病 传染病 诺如病毒
卫海燕
作品数:178被引量:689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儿童 肠道病毒71型 EV71 1型糖尿病
许汴利
作品数:336被引量:2,166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