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31篇“ 成吉思汗“的相关文章
- 多语种史料中的成吉思汗御极叙事
- 2024年
- 丙寅(1206)建号成吉思被普遍视为铁木真御极、蒙古帝国建立的标志。建号称汗所承载的铁木真开国御极的历史意义,似乎不容质疑。但实际上,蒙古开国史的讲述方式,在蒙元时代的多语种史料中不尽相同。讲述蒙古开国史,涉及如何赋予“事件”以“意义”的问题。除了丙寅建号,铁木真在猪年(1202—1203)战胜王汗的事件,以及1180年代首次称汗的事件,都曾被时人视为开国御极的标志性事件。受到不同语言文化中历史书写传统的影响,汉文、波斯文和蒙古文史籍在讲述成吉思汗开国史时,对上述事件各有侧重。
- 张晓慧
- 关键词:成吉思汗
- 杨讷史学著作集 世界征服者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
- 从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到忽必烈灭宋,祖孙三代六十多年向西向南的扩张事业,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俄罗斯公国,南达中南半岛,规模无与伦比,横跨北纬15deg;―60deg;、东经15deg;―130deg;,几乎征...
- 杨讷作
- 试论《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员大将》中的酒文化影响
- 2024年
- 苏日娜
- 成吉思汗用人观
- 2023年
- 《射雕英雄传》第六回,铁木真在斡难河源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庆功宴上,醉顏熏的铁木真对郭靖道:“好孩子,我再赐你一件我最宝贵的物事。”郭靖忙跪下谢赏。铁木真道:“我把华筝给你,从明天起,你是我的金刀驸马。”此时的郭靖,刚被封千夫长,身高级将领行列,但毕竞是难民出身,还是汉人。这个小说中的情节,如果放到真实历史中,有可能发生吗?
- 番茄汁
-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用人观成吉思汗好孩子
- 试析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内涵及保护对策
- 2023年
-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包罗万象,从有形到无形,从精神到物质,从社会生产到基层生活,无一不有,无所不包。这是由于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持续的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丰富且独特的文化形式,这是多民族国家的典型性特征,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其文化特征仍历久弥新。成吉思汗作为一代人物,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对中国发展,还是对世界格局的形成,都影响深远。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有对英雄的景仰和追思,更有着对自然的敬畏。本文分析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内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 阿力玛
- 关键词:成吉思汗祭祀文化
- 抗战时期中共纪念成吉思汗活动的成效探析
- 2023年
-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成吉思汗的纪念活动,强化自身形象塑造工作。成吉思汗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符号,成为密切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人民之间联系的粘合剂,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对于成吉思汗的纪念活动是自身各项政策、主张、方针的集中展现,较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抗战精神,提升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通过纪念成吉思汗,中共宏大的“民族观”进一步完善成熟,不仅直接推动了自身以及蒙古族人民群众对于民族认同的重构与超越,也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思路和经验。
- 王多昕
-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成吉思汗
- 蒙古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服务质量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
- 作为一个位于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枢纽,蒙古是一个位于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中低收入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极不均的国家之一,其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蒙古由于人口分散,且其首都乌...
- DAVAAJAV GANBOLD(甘波佳)
- 关键词:SERVQUAL模型
- 民国时期国内文化界关于成吉思汗的研究与纪念活动
-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复杂,内忧外患的形势更加严峻,中国边疆危机达到了巅峰。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出书房,更多的学者投身于祖国边疆领域的研究,民国时期的国内学者们在西北边疆研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生...
- 海日罕
- 关键词:民国时期成吉思汗
- 文旅融合背景下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探究——以成吉思汗陵为例
- 2023年
- 文旅融合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产物,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我们也要关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文物保护的问题。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不仅要加强对文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要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基于此,文章以成吉思汗陵为例,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 敖日格勒
- 关键词:文物保护成吉思汗陵
- 书写文本转换口头文本过程中“艾”的运用——以甘珠尔胡尔奇演述的《成吉思汗》为例
- 2023年
- 口传思维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创作演绎观念的本质。本文以“本子因·乌力格尔”《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和“胡仁·乌力格尔”国家级传承人甘珠尔胡尔奇演述的《成吉思汗》两种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甘珠尔胡尔奇的口述采访,通过书写文本与口头文本的比较,探讨他在演述“胡仁·乌力格尔”的过程中,从书写文本(“本子因·乌力格尔”)转换生成为口头文本(“胡仁·乌力格尔”)时,“艾”作为一种“程式性唱段”的运用方式及其纳入到演述过程中的相关规则,力图探寻胡尔奇演述背后的口传思维。
- 菊花
- 关键词:文本转换《成吉思汗》
相关作者
- 穆鸿利

- 作品数:32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成吉思汗 女真 训言 女真文 满学
- 赵永铣

- 作品数:19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蒙古族 成吉思汗 蒙古族文学 《蒙古秘史》 祈祷词
- 朱耀廷

- 作品数:21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历史系
- 研究主题:成吉思汗 忽必烈 与众不同 古都 迁都
- 毛雪梅

- 作品数:19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国防教育 成吉思汗 普通高校 军事思想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
- 韩朋

- 作品数:53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施工工艺 桁架 折板 锚栓 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