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篇“ 戏剧文体学“的相关文章
- 戏剧文体学视角下的阿尔比女性观
- 2021年
- 文章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剖析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作品中数位女性人物。通过分析主要女性角色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揭示阿尔比笔下青年女性以及老年女性的不同精神特征,探讨美国现代女性自我的分裂与异化变形,展现阿尔比对女性善恶分裂、人性扭曲的诗意塑造。阿尔比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其作品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身份建构的失败尝试。
- 俞娟
- 关键词:爱德华·阿尔比戏剧文体学会话含义女性观
- 从戏剧文体学中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看《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的人物塑造
- 2021年
- 本文基于戏剧文体学理论框架,以面子理论以及礼貌原则为指导对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作品《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分析研究,从整体上揭示人物性格的塑造,阐释戏剧冲突发展的过程。本文旨在进一步论证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作为戏剧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同时也为戏剧文本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更加全面的解读空间。
- 俞娟
- 关键词:戏剧文体学面子理论礼貌原则阿尔比
- 戏剧文体学视角下的《七把吉他》——浅析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黑人女性观
- 2017年
- 戏剧文体学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话;同时,对话也是戏剧的主要内容以及文体学特点。戏剧文体学有许多研究分支。本文将运用'话轮转换'和'合作原则'两种方法分析《七把吉他》中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黑人女性观。因此,文中将讨论露易丝和赫德利以及薇拉和佛洛伊德间的语篇,从而我们可以发现黑人女性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优点:乐于接受现代观点和新鲜事物;同时富有责任感和爱心。由此,我们得出威尔逊正是赞扬黑人女性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并且宣扬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为自己争取更多话语权。
- 王永春
- 关键词:奥古斯特·威尔逊话轮转换
- 戏剧文体学视角下的先锋话剧文体分析
- 戏剧文体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服务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以分析传统戏剧的文本为主。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话剧的成熟发展对传统戏剧文体构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我们的文体研究视角转向先锋话剧这种崭...
- 黄楠
- 关键词:戏剧文体学话轮转换先锋话剧
- 文献传递
- 《推销员之死》的戏剧文体学分析
-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于1949年写的一部关于普通美国人家庭的悲剧故事。它一上演,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戏剧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该剧常年连演不衰,并接连荣获纽约剧评奖,普利策奖,美国报界奖,戏剧俱乐部等六...
- 陈雪娟
-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戏剧文体学会话含义礼貌原则话轮转换
- 文献传递
- 诗意的唯美 爱欲的荼毒 ——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的戏剧文体学视角
- 每当提到奥斯卡·王尔德,我们首先想到的三个词是:天才,唯美以及叛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作为一位多产而且多面的英语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近乎狂热的唯美主义的倡导者...
- 马志民
-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戏剧文体学唯美主义
- 诗意的唯美爱谷的茶毒--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的戏剧文体学视角
- 马志民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话轮转换——戏剧翻译研究的一项戏剧文体学案例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话论转换是戏剧文体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戏剧对白翻译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依据。在话轮转换系统中,话轮构建和话轮分布直接与戏剧对白的结构、衔接等风格特点密切相关,是保证人物语言持续性互动的关键。本文选取英若诚译莎翁名剧《请君入瓮》作为案例,并结合朱生豪和梁实秋译本进行基于语料的对比分析,主要从话论转换位置即连接台词的"榫子"以及话轮中关键词的选择两方面,考察英若诚戏剧翻译中戏剧对白话轮管理的独到之处,探究其集导演、演员和译者于一身的特殊译者身份下适合目的语舞台表演的戏剧翻译的成功秘诀。
- 任晓霏毛瓒冯庆华
- 关键词:戏剧文体学话轮转换戏剧对白翻译研究案例分析《请君入瓮》
- 从戏剧文体学的角度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人物塑造
- 情景喜剧作为传统戏剧的衍生形式为大众所喜爱,但是很少有学者从戏剧文体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先前的研究或者关注其幽默生成的机制,或是采用传统文体学的理论框架分析音位、句法和篇章层面的各种特征,却很少触及情景喜剧独有的...
- 王瑞
- 关键词:戏剧文体学情景喜剧《老友记》
- 文献传递
- 文学性与口语化:戏剧对话中的一对变数——戏剧文体学视角下的戏剧语言类型分析
- 2009年
- 作为戏剧主要媒介和要素的戏剧语言,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产生出意义的不同模式与可能性范畴。本文从戏剧文体学的视角,用二元思维看待戏剧语言,将戏剧语言的口语化和文学性作为一对变数,围绕戏剧对话的文学属性和口语交际属性进行探讨,最终发现戏剧语言在不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模式。对戏剧对话模式的类型划分,有助于理解话剧语言在口语化和文学性这一对具有剧场符号和文学符号双重属性的变数作用下,在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发展不同阶段中,所呈现的不同文体风格。
- 陈曦陈旸
- 关键词:戏剧文体学
相关作者
- 司建国

- 作品数:32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会话分析 《雷雨》 戏剧文体学 转喻 言辞
- 俞东明

- 作品数:40被引量:7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语用研究 语用模糊 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 文体学
- 马志民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奥斯卡·王尔德 《莎乐美》 戏剧文体学 文体学视角 唯美主义
- 黄楠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 研究主题:话轮转换 先锋话剧 戏剧文体学 戏剧 文体学视角
- 张晶

- 作品数:58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肿瘤治疗 边缘检测 石墨烯 BP神经网络 I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