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5篇“ 意象翻译“的相关文章
跨文化视角下诗歌意象翻译——以《长干行》为例
2025年
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结晶。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将诗歌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因为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诗歌意象翻译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源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长干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展现了唐代人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还因为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其成为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极高,值得深入研究。关于《长干行》的翻译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文本分析、翻译策略、案例分析、跨文化理解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长干行中的意象翻译进行研究。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基于文化重合、文化平行和文化缺省三种关系,分析了《长干行》中经典意象翻译。通过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误区,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In the current global situation, one of the root causes of firm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o let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go abroad. Language is the medium and carrier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while poetry i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ulture. Imagery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 gem in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ng poetry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is a meticulous task, as images carry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of poetic image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so that the target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which is crucial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ang Gan Xing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not only b
邓婷婷
关键词:意象中国古典诗歌文化障碍翻译策略
山东优秀非遗文化意象翻译方法探析
2024年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是推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导致文化意象的非完全对等,这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从而影响了翻译效果。认知框架理论强调认知框架在文化意象理解和表达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通过转换或重构目标语的文化认知框架,以实现源语文化意象的精准传达,该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并增加必要文化补偿、借用目的语中的文化等价物、创造性翻译文化意象信息以及使用比喻和类比等方法,以有效传达源语意象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文化意象翻译质量和传播力。
孙明磊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意象翻译方法
从文化翻译观看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翻译策略
2024年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其中“酒”的意象尤为突出。酒不仅是李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他表达情感、抒发抱负的重要媒介。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准确传达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成为译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将从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基于中、英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和文化差异,从情感抒发、社会生活以及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探讨李白诗歌中“酒”的意象翻译策略。
何宇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李白诗歌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意象翻译
2024年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古诗随着时代变幻,展示其独特风韵。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诗歌本身,还在于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意象在古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构成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元素之一。接受美学的中心思想是文学作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由读者完成的。接受美学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文学赏析,而且逐渐应用到翻译领域中来。本文以古诗英译文本为例,从接受美学视角研究古诗意象翻译策略。
严怡文李思龙
关键词:接受美学古诗意象翻译
英语文学中的文化意象翻译与处理策略研究
2024年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文 学作品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 要载体,其翻译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 意象的处理与翻译无疑是翻 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文化意 象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元 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还深刻影响着读者对作品 的理解和感受。
孟可奕
从文化翻译观探究李白诗歌意象翻译策略——以“酒”的意象翻译为例
2024年
文章立足李白诗歌现有“酒”的意向研究,从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论出发,探讨李白诗歌(许渊冲译)中“酒”文化意象的传递,并总结翻译“酒”文化意象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包括省译、意译和异化等,旨在为深入研究诗歌英译,尤其是李白的诗歌中“酒”文化意象的有效再现,提供些许思路。
张丹谢锦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李白诗歌翻译研究
译介学视角下《源氏物语》帖名“澪標”的文化意象翻译
2024年
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的《源氏物语》文本由五十四帖构成,其中不少帖名来自作品中出现的日本民族重要的文化意象,如:帚木、夕颜、航标、杨桐、关屋、朝顔、兰草、新菜等。
彭海霞
《文心雕龙》格式塔意象翻译研究——以施友忠英译本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文心雕龙》格式塔意象在构建和传达文学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来源于作者认知世界中的意义载体或心理映射,与英文格式塔意象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再造译文格式塔意象是译者无法推卸的责任。施友忠分别采用等效移用、变异增益、融通新创的翻译策略建构译文格式塔意象,而支撑这些翻译策略的是译者认知、读者认知和混合认知三种翻译路径。三种翻译路径作为文论逻辑建构的网络节点,充当了认知开关的按钮,激发了读者关于意象的语义联想,疏通了读者关于文论思想的解读通道,拓展了译文可理解和接受的空间,也为《文心雕龙》在异域文化语境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作友孙晓璐
关键词:格式塔意象翻译策略语义联想《文心雕龙》
中西思维差异下唐诗的意象翻译处理
2024年
唐诗意象一直是翻译工作难点,充分考虑中西思维差异,才能准确传达唐诗意象深刻内涵。文章从中西方思维差异入手,细致论述唐诗意象翻译处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语言内容恰当转换、原文解释性翻译、弃象译意等唐诗意象翻译处理措施。
宋华晔
关键词:中西思维差异翻译处理
跨文化视域下《诗经》意象翻译的对比研究——以《关雎》为例
2024年
一、“意象”的含义意象是“意”和“象”的统一体。“意”(image)即人的主观情感,“象”(symbol)即表意的符号及形象。意象,指写作者的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的结合,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写作者借物抒情,以“象”表“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读者通过作品中的意象,品味其中之意蕴,获得美的享受。
阮金菊
关键词:《关雎》客观物象《诗经》意象翻译跨文化视域借物抒情

相关作者

胡晓红
作品数:36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目的论 文化意象 文化解读 民俗节日 视域
张映先
作品数:83被引量:21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红楼梦》 英译研究 英译 红楼梦
李占喜
作品数:47被引量:32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过程 交际意图 研究路向 文化亏损 信息意图
谢慧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译者 意象翻译 主体性视角 翻译策略
仝月春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
研究主题:翻译美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审美再现 文学翻译 意象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