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99篇“ 急性非淋巴细胞“的相关文章
- 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学监护
- 2023年
- 介绍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通过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全程进行药学监护,结合患者临床病例特点,分析化疗过程中出现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心脏毒性、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案,总结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服务切入点及药学监护路径,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
- 范春玲敏琼许颖黄艳辉柴艳冬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药学监护药品不良反应
- 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护理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分析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护理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以5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以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该50例患者进行分组,一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25例患者实施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护理(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D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的升高程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联合心智觉知干预护理对改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蔡燕兰
- 关键词:预警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高血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 2022年
-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9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生存质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负性心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徐挪挪陈宁萍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干预
- 伴PICALM-MLLT10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伴PICALM-MLLT10(P/M)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2例P/M+ANL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免疫分型、融合基因特点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分别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AML-M0)和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AUL),染色体均含有t(10;11)(p13;q14),且均检测到P/M融合基因。2例患者经化疗均未获得完全缓解,分别生存2个月,11个月。复习相关文献发现,全世界共报道42例P/M^(+) ANLL。可确定分型者16例,AUL比例最高,占31.25%。13例有详细临床资料的病例中,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者4例,全部获得完全缓解(CR),化疗的9例患者,仅2例获得CR。13例中AUL 3例,染色体均为复杂核型,2例经HSCT获得CR,1患者化疗未获CR;余10例其他亚型AML患者,4例为复杂核型;10例中行HSCT的2例均获得CR,其中1例为复杂核型;余8例中2例化疗获得CR,均为非复杂核型患者。结论P/M^(+) ANLL复杂核型比例高,对化疗反应差,HSCT能使该类患者大概率获得CR,但能否改善预后,仍需更多临床观察。
- 鲁淑婷姚金红李少阳李玉龙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模式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期间健康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ANLL患者分为对照组(n=60,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n=60,采取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PLP量表各维度(自我实现、压力应对、健康责任、运动行为、营养支持、人际支持)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心理领域、躯体领域、生活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促进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ANLL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
- 周娟霞蔡瑞娜张丽平李静
- 关键词:健康促进模式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行为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LKB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类肝激酶B1 (Liver kinase B1,LKB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AML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骨髓标本3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各组骨髓中LKB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KB1蛋白表达。Kaplan-Meier生存分析LKB1基因与AML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ML患者骨髓中LKB1基因突变率、mRNA及LKB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3.274,t=34.134,P<0.05)。LKB1基因扩增率、mRNA表达量从高到低顺序M1(81%,17/21)>M5(78.6%,11/14)>M6(75%,3/4)>M2(42.4%,14/33)>M4(41.7%,5/12)>M3(35.3%,6/17)。LKB1高扩增组AML患者的随访生存率高于LKB1低扩增患者(χ^(2)=8.039,P<0.05)。LKB1高扩增组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LKB1低扩增组(27.3个月vs 19.8个月)(x^(2)=5.552,P<0.05)。LKB1高扩增组患者的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率及髓外浸润发生率低于LKB1低扩增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骨髓中LKB1基因低扩增,且表达水平越低AML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 王莉雪王文芳郝家明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LKB1基因
- 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的护理
- 2021年
- 观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的护理要点,以提高移植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即唐都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20年7月9日至2020年9月9日收治的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给予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1:100的碘伏坐浴,预防肛周感染,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AMLL患者在预处理期提前给予预防护理措施,并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顺利的度过预处理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移植成功率。
- 李丹周绒绒郭红刘瑾王欢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体会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预防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研究
- 2021年
- 研究在预防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58例选取为2019年7月到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纳入病例经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探析组(n=29)、参比组(n=29)。为参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探析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对分析2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探析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探析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参比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探析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陈晓莉
-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 以多饮多尿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多饮多尿起病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口干、多尿入院,病初在外院行头颅CT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在我院行骨髓穿刺确诊为AML。结论:AML除广泛浸润髓外脏器外,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并发尿崩症,若临床发现不明原因的尿崩症,要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避免误诊。
- 牛彤杨文娟李高白海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
- NOPHO-AML 2004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采用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断的1-13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非M3)33例。按FAB分型:M0 1例,M14例,M2 12例,M4 5例,M5 8例,M6 1例,M7 2例;高危14例,标危19例;均采用NOPHO-AM L 2004方案化疗。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儿诱导第1疗程(AIET)获完全缓解者27例,未缓解者5例,缓解率81.8%。在5例未缓解的患儿中,4例经诱导第2疗程(AM)后获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诱导总缓解率为96.9%。9例(占27.3%)骨髓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完全持续缓解后3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输注红细胞次数是影响早期治疗反应的显著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岁、MRD阳性、输RBC频率>4次和早期治疗反应差为患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9%,3年总体生存率为69.2%。8例高危儿童接受强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优于单纯化疗的患儿。接受化疗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及骨髓抑制,或药物相关的消化道反应和过敏反应,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可耐受。结论: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诱导缓解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早期治疗反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和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会显著影响早期治疗反应,且为患儿骨髓复发的重要因素。对于临床高危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NOPHO-AML 2004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预后。
- 邱坤银廖雄宇黄科黎阳翁文骏徐宏贵方建培吴若豪周敦华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关作者
- 李建勇

- 作品数:1,480被引量:3,090H指数:2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 林茂芳

- 作品数:377被引量:9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端粒酶活性 高三尖杉酯碱
- 沈志祥

- 作品数:547被引量:2,91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预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 林宝爵

- 作品数:63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骨髓移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自体骨髓移植
- 夏学鸣

- 作品数:101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 急性 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