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5篇“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相关文章
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联合扫描技术在急性坏死胰腺炎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联合扫描技术在急性坏死胰腺炎(ANP)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贵航贵阳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影像学综合检查证实,在这些患者中,有35例患者的胰腺发生坏死,有36例患者的胰腺未发生坏死。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及胰腺实质期联合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然后比较对胰腺坏死患者和胰腺坏死患者进行胰腺实质期CT增强扫描(单期CT增强扫描)、胰腺实质期联合门静脉期CT增强扫描(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以CT严重指数(CTSI)的评分>2分作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标准,分析应用单期及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ANP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与胰腺坏死患者相比,胰腺坏死患者进行单期、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均更高,P<0.05。胰腺坏死患者进行单期、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相比,P>0.05。与胰腺坏死患者进行单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相比,其进行双期CT增强扫描时CTSI的评分更低,P<0.05。以CTSI评分>2分作为诊断胰腺坏死的金标准,与用单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相比,用双期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胰腺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更高,P<0.05。结论:将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CT增强联合扫描技术应用于ANP早期筛查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周丽明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
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整体护理价值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整体护理价值。方法:2013年4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84例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与腹胀消失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整体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加速临床症状的消失,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王学华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整体护理腹痛
急性坏死胰腺炎治疗探讨26例报告
2016年
急性坏死胰腺炎,常起病急,来势凶险,胰外器官损害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轻者20%~30%,重者可达60%~70%,多年来,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急危重症治疗科,男性14例,女性12例,16岁~85岁。
梁兵黎明张瑜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坏死胰腺炎超声和CT诊断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炎超声和CT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预测精确性。结果:CT检查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敏感性为97.4%、阴性预测值为71.4%以及预测精确性为96.8%,均高于超声检查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CT检查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的特异性为90.2%、阳性预测值为93.7%,与超声检查组比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检查均能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但CT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预测精确性及其敏感性均优于超声诊断,因此,CT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韩晓峰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超声诊断CT诊断
B超检查与CT检查在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B超检查与CT检查在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为其进行手术治疗前对其进行B超和CT检查。在为本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明确其病情,并分析为其进行B超检查和CT检查在诊断其病情方面的准确率。结果:与进行B超检查相比,本组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B超检查相比,CT检查在判断胰周脂肪层模糊、胰外脓肿、胰内小灶性液区及胰外片状高密度影方面的准确性较优,在判断胆总管结石、胰腺实质不均、胰头增大以及胰管大小方面的准确性较差。结论:B超检查与CT检查在诊断急性坏死胰腺炎方面各具不同的优势,为此病患者联合进行B超检查与CT检查可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岳玉军
关键词:胰腺炎B超CT
ESKAPE血流感染对急性坏死胰腺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ESKAPE血流感染对急性坏死胰腺炎(ANP)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有血培养结果的87例ANP患者,其中血培养阴性49例,阳性38例,分析血流感染,尤其是ESKAPE血流感染对ANP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在38例血培养阳性ANP患者的69份的病原学结果中,40.6%为ESKAPE,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比50.0%,其余依次为屎肠球菌(14.3%)、肺克雷伯菌(10.7%),肠杆菌属(10.7%),金黄色葡萄球菌(7.1%)和铜绿假单胞菌(7.1%)。血流感染患者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及ICU住院天数均较非血流感染患者明显增高(均P<0.05);ESKAPE血流感染患者休克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非ESKAPE血流感染患者(均P<0.05)。结论:血流感染明显增加ANP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ESKAPE是导致ANP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与患者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
杨双汇杨慧明黄耿文李宜雄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
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护理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治愈和康复。方法针对我院行急诊手术的25例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其进行系统整体护理,观察患者治愈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80%。死亡5例,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许莉春李小琴王莉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整体护理
超声在急性坏死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例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B超检查与最终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27例急性坏死胰腺炎中B超显示全气体反射未能显示胰腺者5例,占18.5%,诊断符合者22例,符合率81.5%。结论:B超在急性坏死胰腺炎中与临床最终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庄楚娟
关键词:B超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胰腺炎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相似,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通过护理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总有效率87.5%(35/42);对照组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总有效率75.5%(30/42),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使用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具有比较高的护理有效率,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和使用。
董斌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整体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坏死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健康状况,并统计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SDS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坏死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舒适度,增加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王乾蓝惠兰黎春常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综合护理干预

相关作者

王兴鹏
作品数:403被引量:3,58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胰腺癌 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吴恺
作品数:123被引量:69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癌 胰腺星状细胞 急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吴建胜
作品数:328被引量:743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褪黑素 急性胰腺炎 应激性溃疡 早期肠内营养 肝硬化
徐选福
作品数:51被引量:379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环氧合酶2 胰腺炎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方佩佩
作品数:42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褪黑素 早期肠内营养 应激性溃疡 SMAC/DIABLO 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