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45篇“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章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析
- 2024年
-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特点。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收治的4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4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心衰患者12例(24.50%),低血压患者25例(51.02%),心源性休克患者8例(16.33%),心律失常患者30例(61.22%),心肺复苏患者6例(12.24%)临床症状、并发症更高(P<0.05)。并且观察组心肌梗死部位主要集中在右冠脉近段、中段,占比61.22%、34.69%,观察组PCI治疗患者占比79.59%,属于主要治疗方式。观察组未接受PCI治疗死亡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病情严重,伴随并发症较多,并且心肌梗死部位主要存在右冠脉近段以及中段。要求临床应高度重视该疾病,在确定患者患病后,应及时为患者提供PCI治疗,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姚新秀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心室梗死预后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
- 2024年
- 探究心电图(ECG)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肌梗死(MI)闭塞位置和相关动脉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次于2022.03内从冠脉造影(CAG)者中筛选AIMI病例,筛选于2023.05内终止,共有120例病例入选,按MI累及相关动脉分组,其中40例左回旋支(LCX)MI病例设为甲组,右冠脉(RCA)远段MI病例及近段MI病例分别设为乙组和丙组,各40例。三组病例均实施ECG检查。观察三组STV3/STⅢ指标、STⅢ↑指标、STV3↓指标等情况,比较不同STV3/STⅢ分布对MI闭塞位置判断效能。结果 经ECG检查后,甲乙丙组的导联STⅢ↑指标呈增高趋势,而STV3/STⅢ指标、STV3↓指标呈下降趋势,两两比较显示P<0.05。经比较STV3/STⅢ分布情况,其中>1.2比例最大为甲组(65.00%),0.5~1.2比例最大为乙组(65.00%),<0.5比例最大为丙组(70.00%),两两比较显示P<0.05。不同STV3/STⅢ分布中,>1.2时甲组的阴性及阳性预测值(NPV、PPV)、特异度(Sp)、灵敏度(Se)等较乙丙组更高(P<0.05);0.5~1.2时乙组的NPV、PPV、Sp、Se等较甲丙组更高(P<0.05);<0.5时丙组的NPV、PPV、Sp、Se等较甲乙组更高(P<0.05)。结论 ECG对判断AIMI时MI闭塞位置和相关动脉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最为有效的指标则为STV3/STⅢ,因此还需给予重视和推广。
- 胡荣
-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
- 冠脉CT血管造影联合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联合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疑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和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另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冠脉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的诊断价值。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102例疑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共有100例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另外2例为急性左室后壁心肌梗死。在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82例为右冠状动脉病变,18例为左回旋支病变。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29,P<0.05);冠脉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03,P<0.05);冠脉CT血管造影联合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32,P<0.05)。心电图、冠脉CT血管造影单独及二者联合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的特异度高于心电图、冠脉CT血管造影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6,P=0.016;χ^(2)=4.433,P=0.035)。结论:心电图和冠脉CT血管造影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的效能高于单独诊断。
- 徐轶顾峰峰张瞳
- 关键词:心电图CT血管造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呈Lambda波样改变致心脏骤停一例
- 2024年
- 患者男性,46岁。1月前突发心脏骤停入院,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导联出现Lambda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中段90%局限性狭窄并痉挛,考虑当时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致。
- 张小明李星辉谢萍张惠娟尹龙邵龙李瑞珍曾璟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
- 心电图在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记录术中罪犯血管情况。分析患者术前心电图,基于以往研究建立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新方法,并统计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种方法对罪犯血管的预测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09例患者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6例为回旋支,4例为前降支。52例患者出现临床合并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47例,为回旋支5例。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预测罪犯血管的准确性分别为83.7%、81.4%、82.9%和85.3%。ROC曲线分析显示:Fiol法(AUC=0.941)、Tierala法(AUC=0.945)、黄氏算法(AUC=0.945)和新方法(AUC=0.964)均对罪犯血管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运用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对术前心电图进行分析,均对罪犯血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新方法的预测价值更高。
- 马源秋子刘锋李华康陈彦秀蔡晓莲
-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 甲亢相关性心房颤动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报告
- 2024年
-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中。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引起甲亢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从而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本文报告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例青年男性甲亢患者,其因反复胸闷、心悸入院并且在院内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过一系列的积极治疗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结局。本病例反映了甲亢合并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和及时诊治。
- 谢耀武黄丽周学敏张学洪尹秋林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病例报告
- 中药红芪饮片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中药红芪饮片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石家庄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急性下壁心梗行急诊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PCI后常规治疗,患者每日上午及下午各饮用温水500 mL,连续服用至术后30 d;治疗组在术后上午及下午将红芪饮片10 g加入500 mL沸水中冲泡凉温后饮用,连续服用至术后30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 d血压、多巴胺用药量和使用持续时间,以及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脏死亡、心梗、心力衰竭、再入院)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多巴胺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mg:960.4±287.9比1160.4±610.5,P<0.05),多巴胺使用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60.7±16.9比71.6±20.4,P<0.05)。治疗组患者PCI后1 d起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 mmHg≈0.133 kPa):96.8±19.5比90.2±11.1,P<0.05〕,持续到术后5 d(mmHg:106.3±14.4比99.7±13.9,P<0.05),两组舒张压变化不明显;术后30 d内治疗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4/100)比13.0%(13/100),P<0.05〕,SS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31.56±11.58比40.72±18.67,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梗PCI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红芪饮片可明显改善临床疗效。
- 王硕王宇郑雨薇郑庆厚赵甫刚李柳
- 关键词:红芪经皮冠脉介入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1例
- 2023年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急性乳头肌断裂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却少见的机械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下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肺水肿及难治性休克,继之心脏停搏,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后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通了犯罪血管,虽为患者争取了外科手术的机会,但因脑复苏未成功,家属放弃治疗。因此,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难以纠正的心源性肺水肿及心源性休克时,应高度怀疑急性乳头肌断裂、瓣膜功能障碍、心脏破裂穿孔等机械并发症,在开通犯罪血管的同时,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更应前移。
- 赵械雄曹宇伍炯星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 2023年
- 患者男性,75岁,突发持续性胸痛15h就诊.急诊心电图: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Ⅱ、Ⅲ、aVF导联QRS波电压较低,Ⅱ、aVF呈R型,其中部伴明显切迹(大于50 ms),Ⅲ呈rSr型.Ⅱ、Ⅲ、aVF的T波对称倒置.调出患者既往心电图进行对比,其Ⅱ、Ⅲ、aVF导联呈RS或rS型,没有切迹,T波倒置较浅,不对称.急诊心肌酶均升高,再结合患者典型胸痛症状,提示本次可能发生了CLBBB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了诊断.
- 陈健
- 关键词:心电图学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呈类似de Winter ST-T改变一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患者男性,68岁,因突发持续性胸痛1 h入院。急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I、aVL、V_(2)~V_(6)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0.20mV,aVR导联ST抬高0.05 mV,Ⅱ、Ⅲ、aVF导联ST段呈上斜型压低,其后T波高尖对称。急查胸痛五项正常。首诊心电图后1 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中段闭塞,右冠状动脉细小。
- 陈健
- 关键词:下壁导联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回旋支
相关作者
- 郭继鸿

- 作品数:998被引量:6,511H指数:3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 王丽君

- 作品数:39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李占全

- 作品数:357被引量:1,0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化学消融
- 王龙

- 作品数:139被引量:5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导线 电极导线 心电图
- 陈章强

- 作品数:297被引量:4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小板活化 介入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