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82篇“ 心脏骤停抢救“的相关文章
- 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成人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成人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医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临床收治成人心脏骤停患者96例为观察组,给予所有患者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纳入2022年1月~2022年6月行传统人工心肺复苏抢救治疗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抢救成功率、复苏效果,心肺功能恢复情况[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跳、呼吸以及血压恢复所需时间均更短(P<0.05);抢救前观察组与对照组间MAP、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抢救30min后,两组MAP、SpO2均高于抢救前,且观察组MAP、Sp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治疗中效果更佳,能更好地缩短患者心肺复苏及心肺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抢救质量更高。
- 王新文
- 关键词:成人心脏骤停抢救
- 心肺复苏机在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究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实施心肺复苏机的作用。方法 将60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作为样本,数表法分组,有人工组、机械组,均有30例,人工组行徒手心肺复苏,机械组使用心肺复苏机,研究在2022年2月-2023年12月实施,观察抢救质量和血气状态,比较心肌受损情况并统计恢复时间。结果 抢救成功率在机械组略高于人工组,分别为10.00%、3.33%,但并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复苏后的三项血气指标构成客观差异,其中SaO2、PaO2在机械组高于人工组,PaCO2在机械组低于人工组,P<0.05。复苏前的三项心肌功能指标在机械组、人工组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复苏后的三项心肌功能指标均下降,其中机械组低于人工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心跳、呼吸、血压、自主循环复常时间以及整体复苏时间等在机械组均短于人工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机的抢救效率更高,对心脏骤停患者而言能降低心肌受损程度并纠正自身血气供给不足的问题,可提升院前急救质量,相比人工复苏更建议使用。
- 陈功
-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机抢救质量心脏骤停
- 创伤性颈内、外动脉破裂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创伤性颈内、外动脉破裂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50岁男性患者,患者既往体健,2024年1月23日从事安装工作时被高速弹出的大型螺栓击中右侧颌面部急诊收入本院。初步诊断:创伤性心脏骤停(TCA)、颈动脉损伤(右侧)、失血性休克、颅底骨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腔积气、开放性上颌骨骨折、开放性下颌骨骨折、创伤性凝血病。在高效的院前院内衔接下,经创伤多学科团队救治恢复自主心律并进行了损伤控制手术,辅以抗感染、稳定内环境、硬膜外血肿清除、机械通气、脑复苏等治疗,最终痊愈出院。
- 许嵩翱董伟杰韩俊徐言张红燕郁慧杰
- 关键词:颈内动脉破裂心脏骤停
- 早期识别对十堰城区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单中心研究
- 背景:院外心脏骤停在全球发病率高、存活率低下,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目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关于心肺复苏急救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的定义,早期识别是院外心脏骤停...
- 刘雪芳
- 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
- “一医一驾两担架”团队心肺复苏模式在院外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一医一驾两担架”团队心肺复苏模式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温州市急救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抢救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493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抢救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456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医一驾”双人心肺复苏模式,试验组采用“一医一驾两担架”团队心肺复苏模式。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静脉开通成功率、气管插管成功率,以及现场心肺复苏、首份心电图、除颤、静脉开通、气管插管时间。结果试验组ROSC率(27.2%,124/456)、静脉开通率(34.0%,155/456)、气管插管率(16.0%,73/456)高于对照组[18.7%(92/493)、14.0%(69/493)、7.1%(35/493)],首份心电图、除颤、静脉开通、气管插管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1、52.52、18.65,Z=-2.46、-2.07、-8.02、-3.71,P<0.05)。结论“一医一驾两担架”团队心肺复苏模式相较传统“一医一驾”双人心肺复苏模式,能够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关键抢救措施的时间,使急救人员配置体系逐渐完善体现。
- 周胜云金赛青叶侃
- 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院前抢救
- 误吞鸡骨诱发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呕血、胸痛2 d,伴呼吸困难并加重10 h”于2022年6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于2022年6月2日中午进食时出现呕血及胸痛,呕血量少,并伴随胸部持续性隐痛,于6月4日入院前10 h呕血量稍增多并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后行急诊胃镜检查示食道内有鸡骨嵌插,考虑为2 d前食用鸡肉所致,遂于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术后入院观察治疗。
- 李玉林刘婷婷黄晓飞孙田静姜栩恒喻安永
- 关键词:急诊胃镜检查
- 心脏骤停抢救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骤停抢救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及脉冲切换控制模块,所述脉冲切换控制模块以输入控制信号及输出反馈信号为依据,控制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输送至所述输...
- 李萍单纯玉
- 麻醉后心肌梗死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该临床常见疾病是引起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也是引起患者病死的常见原因。快速识别心电图变化,早期干预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麻醉状态下的患者意识消失,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利于早期发现心电异常,及时启动抢救程序。本文通过介绍1例麻醉后出现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病例,分析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旨在提高麻醉医师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工作的意识。重视完善临床麻醉实施前的检查以及评估,有助于识别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 赵立芳王美芳张如意
- 关键词:麻醉状态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抢救
- 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抢救中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4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体外心肺复苏术后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体外心肺复苏术后实施PCI治疗,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水平、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心率、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值、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搏出量(SV)、左心射血分数(LVEF)、血氧分压(PaO_(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在AMI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效果确切,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心功能。
- 田凤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血流动力学
-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疗效的研究
- 2021年
- 探究在心脏骤停抢救中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择于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资料,共计50例。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月,将所有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其中25例划分为参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另外25例划分为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患者实际情况的分析,并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复苏时间、复苏成功率、1d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等情况,并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参照组、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参照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d存活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在心脏骤停抢救中,心肺复苏机改善患者存活率和预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其能够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在此方面的优势高于徒手心肺复苏。
- 王升
- 关键词:心脏骤停抢救心肺复苏机徒手心肺复苏疗效
相关作者
- 滕飞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二干休所
- 研究主题:干休所卫生所 心脏骤停抢救 院外心脏骤停 肺源性心脏病 心前区捶击
- 史丽丽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二干休所
- 研究主题:干休所卫生所 心脏骤停抢救 院外心脏骤停 肺源性心脏病 心前区捶击
- 秦桂华

- 作品数:40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 过敏性休克 卒中后 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期
- 康振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二干休所
- 研究主题:干休所卫生所 心脏骤停抢救 院外心脏骤停 医院ICU病房 肠溶阿司匹林
- 卢统庆

- 作品数:33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胶囊 疗效观察 静脉溶栓治疗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