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8篇“ 微气候“的相关文章
- 水体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
- 本书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城市室外热环境研究领域的进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河流和湖泊对内陆城市滨水区域微气候的影响。
- 齐学军
- 乔木布局对川西林盘微气候的影响
- 2024年
-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持续升温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聚落作为经历了自然选择与进化的人居环境形态,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当地气候的独特建筑模式。因此,深入研究传统聚落的保护和规划,特别是其乔木空间对微气候的影响机制,对于探索地域低能耗的气候适应性理论和方法,以及提高未来人居环境建设的舒适性至关重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川西林盘及其衍生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微气候进行了模拟,重点关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以及热舒适度等气象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趋势,旨在分析乔木的空间格局与配置对聚落环境微气候的影响机制,探索基于自然的气候适应性解决方案。研究发现:随着乔木覆盖率的增加,林盘内部降温增湿效果越显著,但对空气流动具有限制作用,从而导致局部热浪效应和不适感。此外,乔木的数量和布局对气候适应性也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分布于林盘上风向时可阻挡外部热空气进入并提供舒适感,但分布于林盘下风向时可能限制空气流动并增加内部热感受。
- 李荣佳黎秋杉石川幹子
- 关键词:传统聚落川西林盘微气候
- 建筑立体绿化对微气候改善作用实测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立体绿化改善微气候的作用,选取重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立体绿化建筑物进行微气候实测分析,比较了绿化朝向、距外墙距离、叶面积指数等因素对绿墙降温增湿能力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面宽小于30 m的立体绿化可以降低空气温度约0.7℃,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约15%。面宽大于30 m的立体绿化可以实现1.5~3℃的降温效应。东西朝向的立体绿化要比南北向的多降温约0.9℃,增加约1.5%空气湿度。叶面积指数对立体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影响较大,叶面积指数增大0.40,空气温度降低约0.6℃,增加空气湿度约3%。立体绿化对微气候的影响范围较广,研究结果证实,在街区尺度实施立体绿化可以调节城市微气候,改善城市热环境。
- 张海滨孙佳奇敖茂易陈舒
- 关键词:立体绿化微气候叶面积指数
-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 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 萨日娜温婷魏绪英张瑶蔡军火
- 关键词:红花石蒜开花物候微气候温度
- 园林植物对城市微气候的改善作用探究
- 2024年
- 城市微气候主要指城市中小范围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局部变化。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生长、发展过程中的蒸腾作用、遮阴效应及对空气中污染物的过滤等生态特性,改善城市微气候。通过分类园林植物环境功能特点及分析其生态特性,探讨了城市微气候调控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园林植物在调节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减少噪音、过滤空气污染及调节光照和阴影效应方面的具体作用和机制,旨在为城市绿化和微气候改善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策略。
- 郭梦斓
- 关键词:园林植物微气候环境健康
- 杭州临安居住区外侧绿地夏季微气候效应研究
-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指数。居住区外侧绿地作为居住区与城市街道的绿化缓冲带,可有效改善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微气候。本研究以杭州临安居住区外侧绿地为对象,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
- 张楠
-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群落微气候
-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微气候研究热点与展望
- 2024年
- 以2014—2023年CNKI收录的城市微气候研究文献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微气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合和分析,将过去10年内关于城市微气候的研究文献以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探讨研究的热点和主要的研究领域;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明确近10年研究的聚焦方向;综述相关研究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城市微气候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 侯欣欣张巧明陈茜毕翼飞
- 关键词:城市微气候CNKI数据库
- 北京城市图书馆微气候控制单体图书馆阅览室
- 2024年
- 看点key feature微气候控制单体图书馆CLIMATIZED READING SPACE组件模块化和结构网格标准化COMPONENT MODULARIZATION AND STRUCTURAL GRID STANDARDIZATION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THE LARGEST LOAD-BEARING GLASS SYSTEM北京城市图书馆历时4年建成,于2023年12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该图书馆是世界上首座超高自承重式玻璃幕墙结构建筑,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
- 无朱雨蒙(图)
- 关键词:图书馆阅览室玻璃幕墙结构微气候结构网格模块化
- 局地微气候差异对居住建筑夏季制冷能耗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微气候与建筑能耗关系密切,通过改善微气候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建筑节能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以沈阳市尚盈丽景小区为例,依托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建立了微气候影响下的建筑能耗耦合模型,对夏季典型气象日的建筑逐层制冷能耗进行精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局地微气候与城市气候对建筑制冷能耗影响的差异逐渐减小,微气候主要通过影响空气渗透得热量来影响建筑制冷能耗。微气候影响下全天建筑总制冷能耗相对于城市气候下建筑制冷能耗增加了9.63 kW·h,增长了4.28%。针对局地微气候差异对建筑制冷能耗的影响规律,提出优化住区规划布局、分区域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立面开窗等策略,从而实现居住区节能设计。
- 侯凯怡李绥孙嘉祎
- 关键词:微气候居住建筑高层建筑节能设计
- 贵阳市观山湖公园绿地微气候效应及热舒适度研究
- 气候在风景园林的构建和发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全球变暖、气候巨变等环境问题,较高的室外热舒适环境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作为在城市中尤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是调节气候的关键。近年来,关于微气候...
- 刘颖
- 关键词:微气候热舒适度规划设计
相关作者
- 李保峰

- 作品数:146被引量:7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城市 气候适应性 微气候
- 薛思寒

- 作品数:28被引量:120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微气候 住区 岭南庭园 寒冷地区 气候适应性
- 赵立华

- 作品数:226被引量:69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湿热地区 热环境 建筑节能 节能 围护结构
- 郭苏明

- 作品数:72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微气候 海绵 山村 景观设计 乡村
- 熊瑶

- 作品数:89被引量:69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景观 微气候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