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微下击暴流“的相关文章
- 干性微下击暴流检测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性微下击暴流检测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谱宽的阈值;根据所述谱宽的阈值,标注雷达一次扫描的区域中雷达谱宽w在所述阈值内的区域为敏感区;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雷达扫描的每个径向速度数据创建合成风切变...
- 王丽娟李肖霞张雨潇史朝王阳陈红艳
- 微下击暴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下击暴流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飞机实时的飞控补偿量,获取第一参数数据;根据飞机实时的空速和地速,获取第二参数数据;根据第一参数数据和第二参数数据,识别飞机...
- 赵大玮黄思策周文杰薛松柏郭亮
- 湿微下击暴流对火炮外弹道精度影响分析
- 2022年
- 针对湿微下击暴流特性会对火炮射程、侧偏等参数产生一定的偏差,对火炮的射击精度影响较大问题,以155 mm火炮杀爆弹为研究对象,基于涡环原理与流体力学建立微下击暴流与雨滴运动模型,并融合为适用于弹道分析计算的湿微下击暴流模型,将湿微下击暴流模型与火炮6自由度弹道方程结合,仿真并分析不同初始涡环中心诱导速度对火炮平射与曲射两种发射方式射击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伸弹道,外弹道侧偏与偏航角增加比例随着初始中心涡环诱导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对于远距离射击,火炮射程随着初始涡环中心诱导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严重影响火炮的射击精度与杀伤效果。
- 王晋田军委刘雪松张杰张震
- 2019年广西临桂微下击暴流和广东湛江龙卷现场灾情调查对比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2019年3月21日21:13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60.3 m·s^(-1)的瞬时极大风速,2019年4月13日14:11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下属和安镇镇政府自动气象站测得50.7 m·s^(-1)的瞬时极大风速,两地均出现比较明显的风灾。通过分析监控视频、无人机航拍资料、现场勘察和走访目击者,获得如下结论:21:09—21:14临桂国家气象观测站及周边区域的风灾过程是一次EF2级微下击暴流,时间尺度大于6 min,空间尺度约为1.6 km×2.0 km,属于α小尺度(400~4000 m)微下击暴流,其中包含7个β小尺度(40~400 m)微下击暴流;灾害现场呈现出受灾区域的纵横比小、灾情不连续和树木倒向有明显辐散的特征。14:09—14:15广东湛江徐闻的风灾过程是一次EF3级的强龙卷,持续时间约为7 min,龙卷路径长约为3.2km,宽约为30~280 m,监控视频显示在龙卷发生地附近出现了持续时间极短的旋转性大风。相对于临桂微下击暴流,龙卷灾害现场具有风灾破坏带纵横比大、灾情连续和多处树木倒向呈现辐合的特征。
- 蔡康龙俞小鼎李彩玲黄先香炎利军何秋蕊麦文强陈志芳
- 关键词:微下击暴流龙卷灾害特征
- 基于函数拟合的三维微下击暴流建模
- 2020年
- 微下击暴流是一种可以产生近地面破坏性水平辐散出流的风暴局部性强下沉气流,越靠近地面风速越大,属于一种突发性、局地性的强对流破坏性天气。为减小或者避免微下击暴流所引起的低空风切变所带来的危害,常常建立风场模型,进行风场试验。利用工程模拟法,根据其流体力学特征,采用分段函数建立微下击暴流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风场模拟,建立能较好反映其风场结构特征的三维风场模型。
- 何姣阳赖灿李静
- 关键词:微下击暴流数值模拟
- 低翼载大展弦比飞行器微下击暴流扰动响应
- 针对微下击暴流在低翼载大展弦比飞行器起降过程中对其飞行造成的显著影响,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涡环原理的微下击暴流模型,建立了考虑风场影响的低翼载大展弦比飞行器的小扰动运动方程组。通过飞行仿真分析了低翼载大展弦比飞行器在微下击...
- 杨捷
- 关键词:微下击暴流稳定性分析飞行仿真
- 文献传递
- 激光测风雷达研究微下击暴流引发的低空风切变被引量:16
- 2020年
- 较强的低空风切变会引发超低空复飞,对飞机安全威胁较大。为了提高飞行安全保障能力,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对2018-04-26西宁机场突发的一次风切变进行了细致结构分析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是造成此次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原因,雷暴高压向外辐散气流和环境风同向叠加是低空风切变形成的直接原因;干冷空气在2.0km高度处加速下沉,到达近地面形成雷暴高压,随后外流形成水平尺度约3.0km的辐散气流,而触发低空风切变;此次低空风切变影响时间约8min,对飞行安全威胁最大是下击暴流产生初期;0.4km^2.0km高度处上升气流迅速转为下沉气流的时刻,较低空风切变发生有约4min的提前量。该研究对如何利用测风雷达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保障能力是有意义的。
- 张涛黎倩郑佳锋张文玲范琪张杰
- 关键词:激光技术微下击暴流低空风切变
- 2017年7月一次微下击暴流诊断分析
- 2019年
- 本文通过分析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宁波机场AWOS自动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NCEP GFS高分辨率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附近的一次微下击暴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微下击暴流发生时大气环流背景较稳定,海风锋是引起强雷雨及伴随的微下击暴流的主要天气系统。(2)AWOS自动观测资料显示风、温、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下击暴流特征。(3)微下击暴流发生时,在雷暴四周约15 km位置出现阵风锋。多普勒雷达速度RHI图像上低层出现辐散;随着反射率因子强核高度从高空的快速下降,地面将出现微下击暴流。
- 吴福浪
-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微下击暴流
- 2017年7月一次微下击暴流背景的多尺度特征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6模拟了2017年7月12日宁波机场附近的一次微下击暴流天气过程,结合浙江省自动站资料、机场自动观测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微下击暴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微下击暴流是由海风锋触发的强雷雨引起的,机场自动观测数据显示的风、温、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微下击暴流特征;数值模式较好地模拟出微下击暴流的水平风场结构;拖曳作用、下沉过程中冰雹融化、液态水和雨水持续蒸发降温作用是形成此次下击暴流的重要原因;低层位温扰动加强了垂直运动,中低层位涡异常增大区与雷暴强降水区域有较好对应关系。
- 吴福浪曹文易军沈欣
-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微下击暴流
- 微下击暴流风场模型在弹道仿真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研究微下击暴流风切变模型在外弹道仿真中的应用,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涡环法建立了微下击暴流风场模型,通过引入涡环倾斜变化矩阵来描述微下击暴流风场非对称特性,采用多涡环叠加的方法来模拟实际情况下的复杂风速分布。将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与风场模型相结合,以某122 mm尾翼火箭弹为例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下击暴流风场模型具有良好的三维特性,能够合理描述实际微下击暴流风场分布;受微下击暴流影响,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末速度以及角运动等弹道特性均发生较大变化。
- 陈健伟王良明李子杰王琦
- 关键词:弹道低空风切变微下击暴流
相关作者
- 林连雷

- 作品数:122被引量:82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虚拟试验 大气环境 高光谱图像 高光谱数据 数据生成方法
- 刘洪恩

- 作品数:8被引量:10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微下击暴流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数值模拟 暴雨 暴雨临近预报
- 刘小洋

- 作品数:236被引量:230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社交网络 网络 信息传播 社交 复杂网络
- 杨京礼

- 作品数:163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故障预测 对象模型 网络层析成像 虚拟试验 网络测量
- 周娜

- 作品数:17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
- 研究主题:模糊逻辑 CAD/CAPP/CAM 飞机 微下击暴流 信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