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9篇“ 建筑设计课程“的相关文章
- “两性一度”视角下建筑设计课程建设探索——以湖南科技大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建设为例
- 2025年
- 为提升建筑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湖南科技大学启动了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首先从学情调查和痛点分析入手,提出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建立清晰可行、多元创新、合理高效的课程建设对策;接着从课程框架、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方案。近一年后的教学质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文旨在为处于行业转型期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路径。
- 胡隽金熙余翰武唐艳煌
- 关键词:课程建设设计教学混合式教学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5年
- 在建筑业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今天,BIM技术已成为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更是培养现代建筑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借由BIM技术,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而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同时,BIM技术的引入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BIM技术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建筑的每个细节,从而加深对建筑结构复杂程度的认识。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对建筑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BIM技术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施工流程,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与施工团队沟通、合作。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既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又为培养现代建筑设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韩松运
-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 陶瓷在中职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 2025年
- 陶瓷艺术设计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关键。在当前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应将当代设计观念与市场定位相结合。因此,本文对陶瓷在中职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院校提供参考。
- 刘润芳
- 关键词:陶瓷创新教学方法
-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动态教学支架”的模式研究——以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例
- 2025年
- 数字化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强调技术支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文章讨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特点和建构,介绍了支持建筑设计教学课程的动态教学支架模式的运行,在学情和需求的发展评测基础上进行教学支架设计,动态地调整教学支持策略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 孙弘捷
- 关键词:数字环境教学支架课程设计
- 多重和谐与多元并置的居住生活——居住环境规划与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 2025年
- 当前,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的转型新时期。西建大建筑学专业近年来的居住课程教学便从这一当代背景出发,关注居民的生活类型、家庭的行为诉求,每年均选取不同城市环境、密度的用地。希望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城市环境背景之下人们的居住生活特征,来认识和理解居住环境及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城市中多元化的居住环境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问题,满足人们多重和谐与多元并置的居住生活。
- 王毛真王毛真
-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
- 基于“一主三翼”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式探索
- 2024年
- 响应新时代对高品质建筑的设计需求,建筑学教育进入精耕细作培养阶段。建筑设计课程作为主线核心课程,需要进行体系化的教学改革,注重精细化培养,提升多元化知识的融合教学,实现行业发展的对接。“一主三翼”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实践从微观层面融入OBE理念,以设计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为目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一门建筑设计主课中融入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三门专项辅助课程。设置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模块,密切衔接学科特色方向。以珠海科技学院为例,总结多元化情景教学方法、过程性和全面性教学环节、微团队协作工作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经验,为后续系统性的微专业开设提供参考。
- 梁芳婷周伟强傅佩菁张明
-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改革课程模式
- 基于AI技术的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设计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常规平台运行帧率低、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在完成处理器及数据交换机设置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实践教学知识库,通过计算通信网络编码的延时均值,开发线上远程教学通信;设计平台的虚拟景观漫游功能,完成平台设计。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本文设计平台,高并发用户下响应时间小于2.1 ms,优于对比平台,应用价值较好。
- 周园
-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平台
-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策略
- 2024年
- 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要对职业学校的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征和学习需求,来为职业学校的建筑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依据。在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改变职业学校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优的教学方式,将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与目的贯彻下去,以此来促进职业学校“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 黎军用莫华良郑忠义
-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 基于课程思政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以《建筑设计四》为例
- 2024年
- 《建筑设计四》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建筑设计及相关行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探讨该课程如何树立为人民做好设计的专业价值观与思政建设目标,提出在课程中引入工匠精神、责任意识、生态文明、审美素养等思政元素,以OBE理念组织教学。以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优秀设计案例及专业知识实际工程应用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工程问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式、竞赛嵌入式、线上线下辅导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保证支撑毕业要求的所有指标点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的互相融合。
- 张小迪郭建郭奇伟贾静静
-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改革
- 建筑学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与综合应用的深度融合——建筑设计课程综合应用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 2024年
- 结合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建筑学人才的需求,以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针对建筑学本科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建筑设计课程进行综合应用型教学改革,通过引入五大专题授课,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依托,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实训,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与价值等思政德育内容,与专业理论及应用知识有机融合,并采用专题集中授课和一对一课程设计辅导的并行式教学模式,将价值引领贯穿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面的立德树人成效。
- 王海旭张濛赵阳李大川
-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
相关作者
- 曾磬

- 作品数:43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住宅
- 孙佳

-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课程 建筑设计 建筑表现 建筑立面 团队合作
- 周立军

- 作品数:88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传统村落 传统民居 满族传统 建筑形态 满族
- 崔轶

-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医疗环境 建筑设计课程 建筑设计 人性化 教学评价
- 张建新

-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研究性教学 建筑设计课程 建筑学专业 研究性 夏热冬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