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71篇“ 建筑保护“的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2024年
建筑工程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能够保护和传承宝贵的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独特而珍贵的历史遗迹。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古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还能够通过修复和保养的手段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为社会提供文化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建筑工程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葛彦君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古建筑保护
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2024年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是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全面地了解,以掌握其概念,明确其应用价值。其次,需要结合历史建筑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明确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绿色建筑技术具体应用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最后,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效果进行科学分析,能够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通过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实现对历史建筑资源利用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达到对历史建筑物资源消耗水平与质量提升的目的。通过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不断优化传统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而实现对传统保护工作效果提升与质量优化的目的。总之,通过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够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效果的不断提升。
覃斌张永进舒敏洁
关键词:绿色建筑历史建筑
一种建筑文化遗产中的木结构古建筑保护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文化遗产中的木结构古建筑保护装置,涉及木结构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一号滑动固定块和支撑U形固定块,一号螺纹杆外部固定安装有七号转动圆柱,二号转动支撑块连接有栋梁支撑组件,一号滑动固定块外部固...
罗磊丁小英徐晓伟
高职教育助力传统建筑保护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
2024年
传统建筑保护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实现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环。高职院校作为传统建筑保护行业的主要人才输送地,理应充分发挥其职业教育“科产教”的优势作用。文章研究分析了传统建筑保护行业与教育的概况,挖掘该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提出转型路径,并以优秀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剖析高职教育做法,为高职教育助力传统建筑保护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性借鉴。
肖炳科史波
关键词:高职教育传统建筑建筑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与低碳再生设计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4年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脉记忆的传承,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20年提出“双碳”战略以来,低碳建筑理念和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但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设计相关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考量,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可以为历史建筑低碳再生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2013-2022年的研究动态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予以辅助。结果表明:我国历史建筑与低碳再生设计领域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研究内容为历史建筑原真性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历史建筑碳排放、节能优化方面研究较少。因此,运用数字化技术与建筑节能新技术等开展历史建筑低碳再生设计将会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丁学贵王谷一心张馨月张泽宇马之彤姚胜
关键词:历史建筑CITESPACE
一种古遗迹建筑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遗迹建筑保护装置,包括喷涂组件和可驱动喷涂组件上下活动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固定板、电机、传动带和转接件,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上部...
邹宜彤李小龙蒋蕾莉
面向施工过程的兰州白塔山综合段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古建筑保护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兰州市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为案例,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引入,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维护古建筑,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功能和安全性的需求。以BIM为基础,融合三维扫描技术,利用像素测量、点云测量技术,完成一些费力、高危险部位的测量,降低工作量和危险系数。利用GIS、无人机技术,轻量化BIM模型后,建立项目健康监测平台对现场场地,模型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项目中的古建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刘子昌李伟一应小军刘占省于立凯朱建新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BIM技术
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音乐性空间营造——以上海朱家角水乐堂为例
2024年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史建筑如何得到合理利用缺乏明晰的指导和建议,导致当前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存在着不少现实挑战。本文从音乐与建筑互通的角度出发,通过音乐性空间营造的理念,以历史建筑水乐堂的改造为例,尝试探讨跨界设计的空间营造方法能否提升建筑空间感知,削弱新旧建筑差异,更好地将其融合。
成嘉豪
关键词:新旧建筑历史建筑保护朱家角跨界设计音乐性
徽州传统建筑保护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以黟县卢村木雕楼建筑群为例
2024年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卢村木雕楼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享有“木雕艺术的民间殿堂”“中国木雕第一楼”之美誉。文章以三维信息测绘与现场调查为基础,构建了木雕楼古建筑群三维信息模型,从群体组合、单体空间、装饰艺术3个方面进行木雕楼数字技术应用的探讨,为木雕楼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钟杰许振宇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建筑保护徽州文化徽州木雕
建筑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分析
2024年
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和技术实践,和发达国家相比还稍显落后,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技术应用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实践研究,在数字化技术、数字信息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系统,从技术层面提高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优势,总结古建筑保护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赵慧强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数字化技术

相关作者

汤众
作品数:55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虚拟现实 信息系统 GIS 文物建筑保护 文物建筑
柳肃
作品数:255被引量:412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民居 文化 建筑 柳士英 历史建筑
汝军红
作品数:52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近代建筑 互动机制 传统民居
郑力鹏
作品数:81被引量:30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近代建筑 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 古建筑 建筑
吕舟
作品数:85被引量:470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遗产 北京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