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88篇“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文章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预防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
2024年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预防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情况、胃液pH值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治疗1、2、3 d,两组患者胃液pH值水平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有利于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风险,减轻出血严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何继龙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应激性溃疡出血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老年
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2024年
探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烧伤科患者,利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黏膜保护、抑酸药药物治疗+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在以上基础予以预防护理,收集2组烧伤并发症率、满意度、胃液pH值等指标。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烧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止血成功人数多,消化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快,护理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烧伤(大面积)患者并发症率低,8.00%<32.00%(对照组),P<0.05;统计2组溃疡出血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24%,同时治疗时间、费用也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问卷表(满意度)相关评分更高,比较P<0.05;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后,观察组胃液pH值逐渐升高,相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 早期行预防护理可以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救治费用,促进病情转归。
甘国敏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护理对策胃液PH值
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4年
颅脑损伤通常是人脑在外部力量冲击下,在瞬间造成的颅脑损伤,部分患者伴有应激性溃疡出血,由此加重了颅脑损伤出血程度。颅脑外科手术是临床中处理急颅脑损伤的首选方式,而患者术后仍会面临着剧烈的疼痛,同时伴有出血、炎症等症状。当急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接受治疗干预后,为进一步缩短患者康复时长、提升其临床体验,本次研究中选择对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将开展此次研究的时间段确定在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对研究开展时间段内我院已接收且已经开始治疗的急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信息进行收集,收集获得满足本次研究要求的患者例数共计100例。制作序号0-99共计100个阄,组织10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公平抓阄,抓到写有“A”的患者将被纳入A组,抓到写有“B”的患者将被纳入B组,抓阄结束后对A组、B组病例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组的病例数同为50例。全体病例均已接受颅脑外科手术治疗且正式进入康复阶段。予以B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A组针对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对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形成量化数据,统计内容包括临床疗效、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术后出血量。使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数据,当观察到P值<0.05,可认定为结果差异突出。结论 在急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针对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出血量、提升患者认可程度,建议临床中推广学习。
周海侠
关键词:颅脑损伤溃疡出血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先用去甲肾上腺素8 mg+常温生理盐水100 mL经胃管注入,每次注入200 mL,半小时后吸出,如此反复直至胃管内抽出淡血或无色液,随之注入生理盐水20 mL+云南白药0.5 g, 4次/d,同时给予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入,2次/d。对照组给予常温生理盐水100 mL+去甲肾上腺素8 mg经胃管注入,每次注入200 mL,半小时后吸出,如此反复直至胃管内抽出淡血或无色液,同时给予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入,2次/d。观察2组止血时间、总体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止血时间为(19.48±14.83)h,对照组止血时间为(48.29±10.35)h,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复发率为6.67%(3/45),对照组分别为60.00%(27/45)和26.67%(12/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复发。
齐馨馨梁凌贾亚杰梁晓辉魏玉柳军凡王晓景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
重症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可为临床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487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脑卒中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87例重症脑卒中共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35例(观察组),其余患者452例(对照组),发生率为7.2%。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组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白蛋白水平和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白蛋白水平和hs-CRP为影响重症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病率较高,其中年龄、BMI、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白蛋白水平和hs-CRP为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重点预防。
常晴王慧杨翠娥曹涤非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分为发生组(n=50)与未发生组(n=350)。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400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50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12.50%(50/40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高血糖、消化道溃疡出血史、低血压、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机械通气时间>48 h比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11.83分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高血糖、低血压、消化道溃疡出血史、机械通气时间>48 h及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受高血糖、GCS评分、低血压、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影响,临床需密切监测及管理以上风险因素,以尽可能减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曹娅妮伍玉玲关沛
关键词: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应激性溃疡出血影响因素
围手术期非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用药干预效果评估
2023年
目的评估围手术期非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SUB)预防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基于前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建立的围手术期非重症患者SUB预防用药合理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6月起该院通过重点科室查房、临床药师床旁患者教育、质子泵抑制剂(PPI)专项点评、处方点评反馈及绩效奖惩等方式对泌尿科、耳鼻喉科和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SUB预防用药进行干预。调取该院2021年1—4月和2019年1—4月每月最后1周出院的手术患者资料,分别纳入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SUB预防用药情况及药品费用等信息。结果共纳入1019例患者,观察组556例,对照组46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SUB预防用药率分别为19.42%和32.83%;无指征用药率分别为14.92%和18.66%;预防用抑酸药品总费用分别为34760.21元和79182.91元,中位费用分别为238.40(0.90~1728.05)元和274.17(6.05~6912.2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科室预防用抑酸药物的减少,均未造成患者住院天数及SUB患者人数增加,其中,普外科住院天数及SUB患者人数降低最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10.76±7.82)d和(13.90±8.31)d,SUB患者人数分别为2例和1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建立围手术期非重症患者SUB预防用药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药学干预,能在保障临床治疗安全、有效的情况下,降低抑酸药物预防用药率,减少医疗费用。
郑英明李丹丹陈威李哲李泽温爱萍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出血围手术期药学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是否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将研究对象分为应激性溃疡组(186例)和无应激性溃疡组(314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别、年龄)、既往史(有无糖尿病病史)、入院检查[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急生理学和慢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颅内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后情况(术后收缩压、是否并发颅内感染、是否并发脑梗死)。多因素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年龄、消化道溃疡病史、糖尿病病史、GCS评分、APACHEⅡ评分、颅内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并发颅内感染、并发脑梗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病史、GCS评分≥9分以及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决定系数R 2=0.388,P=0.702)。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四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8,预测质量为0.93,说明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GCS评分≥9分以及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是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
王磊夏岩张灯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影响因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胃液pH值监测对危重症儿童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胃液pH值监测对危重症儿童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0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82例入院后需留置胃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上述患儿胃液pH值,同时观察胃液颜色、大便情况,定期行胃液、粪便潜血试验。根据相关结果分为非应激性溃疡出血组和应激性溃疡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胃液pH值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价胃液pH值对危重症儿童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危重症儿童182例,其中27例(14.835%)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两组患儿危重评分、胃液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危重评分、凝血功能障碍后,低胃液pH值是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77,95%CI:0.242~0.585,P<0.001),预测危重症儿童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AUC为0.843(95%CI:0.761~0.925,P<0.001),最佳临界值为4.5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和83%。结论胃液pH值是危重症患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预测指标,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李彩芳冯庆红吴昊何开铮
关键词:危重症儿童胃酸应激性溃疡
复方止血散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代谢物-宿主”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评价复方止血散预防ICU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并以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明确复方止血散在“肠道菌群-代谢物-宿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
龙坤兰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肠道菌群代谢组学NF-ΚB

相关作者

邢晓璇
作品数:43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 抑酸药
赖跃进
作品数:28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应激性溃疡出血 化瘀止血 糊剂 骨质疏松症 用药规律
罗洪勇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应激性溃疡出血 化瘀止血 糊剂 中药糊剂 中医药疗法
褚燕琦
作品数:183被引量:875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应激性溃疡
覃进
作品数:11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应激性溃疡出血 化瘀止血 糊剂 中药糊剂 胃肠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