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5篇“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相关文章
-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分子机制
- 2023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左金丸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PU)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及关键基因。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左金丸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检索Hp感染胃黏膜上皮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对芯片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并分析差异表达microRNA;利用Starbase搜索显著性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提取左金丸作用靶点和Hp相关性PU关键致病基因的交集;采用Metascape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运用GSEA对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到44种左金丸活性成分和891个作用靶点;从GSE19769芯片中筛选出10个显著性差异表达microRNA;查找到显著性差异表达microRNA靶基因684个;取两者交集得到BIRC5、HIF1A、HSP90AB1等特异性基因;GO功能分析涉及翻译后蛋白修饰、细胞周期调节等生物过程,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成分,蛋白连接酶结合、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左金丸治疗Hp相关性PU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等。结论结果表明左金丸治疗Hp相关性PU主要通过调控BIRC5、HIF1A、HSP90AB1等关键基因参与构成的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
- 吴嫚婷吴佳吴佳龙荣宋厚盼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左金丸网络药理学MICRORNA
- 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四联疗法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56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康复疗法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复发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采取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提高幽门螺杆菌,降低幽门螺杆菌的复发率,同时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易珍
- 关键词:四联疗法康复新液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
- 硫糖铝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硫糖铝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对门螺旋杆菌(HP)阳性102例消化性溃疡(peptic uIcer,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A组)52例用阿莫西林、甲硝哇、硫糖铝(SucraIfate);对照组(B组)50例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洛赛克(Losec)。结果A组溃疡愈合率73.08%(38/52),有效率84.62%(44/52)。B组愈合率84.0%(42/50),有效率92%(46/50)。A组HP清除转阴率80.77%(42/52),B组HP清除转阴率88%(44/50)。其他:A组服药恶心2例,上腹不适4例,头晕2例。B组服药恶心2例,头晕4例。结论临床研究证明HP的存在与PU高度相关,我们对HP的清除率进行治疗比较。
- 王晴荣阳荣根满
- 关键词:硫糖铝洛赛克幽门螺杆菌溃疡
- 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溃疡患者12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四联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及用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四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Hp相关性溃疡患者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邱海燕
- 关键词:四联疗法康复新液
- 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Hp相关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雪贞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康复新液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7天疗法,雷贝拉唑+替普瑞酮35天巩固疗法;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7天疗法,奥美拉唑+替普瑞酮35天巩固疗法。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均进行胃镜和HP检查,评价两组之间疗效。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5%,与对照组(71.1%)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68.4%,总有效率为78.9%。两组间溃疡愈合率以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以作为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司马福
- 关键词:雷贝拉唑替普瑞酮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 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予自拟方化瘀抗幽汤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镜,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随访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72/76)、84.21%(64/76),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8.95%(60/76)、55.26%(42/7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4/76)、13.16%(10/76),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13.63%(6/44)、41.67%(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抗幽方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溃疡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溃疡复发率。
- 蒲勤魏淑海王晋阳徐健孙成钢魏利宝郭奉忠
- 关键词:标准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DU)或胃溃疡(GU)并证实胃内感染H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停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4.55%,对照组为77.78%;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6.36%,对照组为7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等三联疗法能有效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溃疡。
- 邹存丽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再认识被引量:11
- 2011年
- 本文阐述了幽门螺杆菌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其相关性溃疡发病机理新理念、治疗新策略、溃疡愈合质量新概念和治疗转归,对本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
- 胡伏莲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质量
- 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估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并经快速尿素酶法和组织学测定为Hp阳性,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46例)和奥美拉唑组(40例)。两组分别予以三联疗法:雷贝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经2个疗程(14 d)结束后分别单独使用雷贝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连续2个月,分别记录用药第1、3、10月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停药后1月复查胃镜及Hp,观察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雷贝拉唑组第1、3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5.2%和93.5%;奥美拉唑组为20.0%和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溃疡治愈率为95.7%,奥美拉唑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雷贝拉唑组Hp根除率为97.8%,奥美拉唑组为9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溃疡,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治疗中雷贝拉唑组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 毕婉蓉章倩张玉臣
-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