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4篇“ 干部行为“的相关文章
- 双向赋予:代表身份与党政干部行为的相互激励分析
- 2023年
- 代表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代表机构及代表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然而,学界关于代表身份如何影响我国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研究较少。我国政治制度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等多种代表制度,其中具有代表身份的党政干部占一定比例。因此,代表身份与干部行为的关系就成为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命题。本文提出“双向赋予”理论以理解代表制度的治理意涵,这一制度安排既赋能代表制度,又赋责党政机关,发挥着强化干部人民观、促进政民互动和优化议程设置的政治功能。笔者对全国范围内1604名地方干部开展问卷调查,并使用熵平衡法分析担任代表职务后党政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变化,发现拥有代表身份的党政干部在政治态度上具有更加坚定的人民观和先锋队意识,认为自身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在政治行为上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时兼顾人民群众诉求和上级安排,积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决策动议和方案选择中会更多考虑民意。
- 孟天广黄种滨
- 关键词:政治态度政治行为
- 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底线要求,强化自我监督——省纪委监委出台湖北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
- 2023年
- 近日,省纪委监委制定出台湖北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用制度约束纪检监察干部行为,成为指导和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自身行为的“指南针”“紧箍咒”,此举受到了廉政研究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
- 关键词:自我监督纪检监察干部指南针
- 被动的“积极”回应:技术治理下的基层干部行为逻辑研究--以W市C街道S村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作为例
- 回应是政府治理公共事务、解决民众诉求的基础方式,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当前,社会信息化、技术化的运作特质,给政府回应的方式和过程带来了新的变化。12345政务热线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以来,我国...
- 李灿
- 关键词:基层干部
- 农村网格化管理中村干部行为逻辑及优化路径研究--以T镇为例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进步,农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渐趋同于城市居民,在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时代变化,需要对农村基层治理方式进行改革。网格化管理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推广,是解决农村居民对...
- 李涛
- 关键词:村干部行为逻辑
- “经营村庄”背景下的村干部行为逻辑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对中部地区Y村的个案分析,探讨地方政府“经营村庄”背景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经营行为引致经济能人介入村庄政治并进行权力实践,形成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公共资源的私人性分配以及私人关系渗透公共关系的政治秩序。具有产业经营能力的经济能人为了获取项目运作的潜在利益,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经营村庄”,以此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经济能人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权力-利益”网络,积极开展项目经营,从而提高村庄社会声望,吸纳普通村民,维护私人化的村庄政治秩序。村干部的权力实践及村庄政治私人化是项目资源激励与乡村利益连带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乡村治理产生消极影响。基于此,建议重新审视项目资源下乡的目的与方式,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政治引导,建立健全基层权力监督体制,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 梁伟
- 关键词:政府行为经济能人村庄秩序村庄治理
- 乡村治理场域中村干部行为逻辑图谱被引量:2
- 2022年
- 在乡村治理场域中,乡土逻辑、官僚制逻辑、国家逻辑共同作用于村干部,形成三种行为逻辑图谱:基于特定场域下社会风俗、传统惯习、身份认同等因素影响作用的人伦性逻辑导向;基于制度规范、体制机制及其所赋予的意义动机、激励作用与约束力量的结果性逻辑导向;基于组织制度所承载的文化符号、理想信念、价值使命与角色认知的适当性逻辑导向。通过实地调研、案例收集,深入剖析特定场域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倾向,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到身份认同、理性选择和价值使命等关键要素,对乡村治理场域中作为行动者的村干部行为选择的关键作用力量。基于此,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动态分析框架。
- 马正立
- 关键词:乡村治理村干部行为逻辑行动者
- 基层换届后干部行为观察及规范被引量:2
- 2022年
- 基层换届后,有极少数新上任干部胡作为乱作为,好高骛远,标新立异,热衷于改弦更张、另起炉灶,烧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导致新旧政策之间充满冲突和张力且缺乏衔接,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道而驰。要高度警惕此种思维和行为,在常态化和制度化而非运动式的治理模式中追求治理绩效,在长期而非短期化的治理行为中实现发展目标。
- 陈水生
- 关键词:领导干部
- “能人治村”与经营村庄——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行为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能人治村”已经成为中西部资源匮乏型地区的普遍现象。村庄调研发现,能人村干部的治村行为呈现出资源运作公司化、事务处理偏向化、干部关系团队化以及干群关系圈层化的特点,且上述特点均服务于能人村干部的村庄经营行为。部门资源倾斜和乡镇资源集中为能人村干部提供了资源支持,村民项目诉求和发展需求的满足为能人村干部提供了村庄治理的政治合法性,能人经营村庄的权力基础得以建构。“能人治村”引发村级治理的巨大转变,能人的经营行为引发治村目标脱嵌于村庄需求,导致村庄治理陷入发展主义陷阱,村治主体的治理权威“悬浮”于村庄之上,并进一步形塑出经营性村级治理的形态。为了进一步规范中西部地区的“能人治村”,需加强规范输入与制度建设,提升村庄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同时要践行群众路线,提升村庄治理的公共性。
- 崔盼盼桂华
- 乡贤回归还是治村困境:富人返乡竞选村干部行为之逻辑分析
- 2022年
- 富人返乡竞选村干部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或是带来“新乡贤”回归的正效应,抑或是陷入“富人治村”困境的负效应,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多种可能结果。文章在“行为—结构—制度”框架下深入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主要分为行为动机、社会结构和政府政策层面三重原因。在此基础上,要从引导身份转型、村社道德规范和党政体制制约三种思路入手,探寻如何优化返乡富人成为村干部后的治村行为之策略,为现实乡村基层治理提供实践指导。
- 范和生李佳慧
- 关键词:乡村治理
- 农村土地开发中的村干部行为与角色研究——以华北G村、H村、O村的种房治理为例
- “种房”即拆迁前抢建房子是农村土地开发中的农民与政府争利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村干部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华北三村的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村干部在农民种房的治理中,至少有三种行为:带...
- 胡朝阳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孟天广

- 作品数:105被引量:1,808H指数:2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大数据 政府回应性 政治 政治信任 政治学
- 郑明珍

- 作品数:41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信息高速公路 辩证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公文处理工作
- 钱忠好

- 作品数:119被引量:4,168H指数:3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 调查数据 农地流转 征地制度 产权
- 刘晓峰

- 作品数:24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乡镇政府 乡镇干部 情境 乡土 干部行为
- 潘盛洲

- 作品数:69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务院
- 研究主题:中共中央 经济社会发展 纲领性文件 减灾能力 五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