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篇“ 常规体外受精“的相关文章
- 常规体外受精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被引量:2
- 2024年
- 常规体外受精(conventionalin vitro fertilization, c-IVF)是利用优化后的精子与卵母细胞自然结合完成IVF的一类辅助生殖技术, 主要应用于女性因素不孕、部分男性因素不育及不明原因不孕不育患者的助孕治疗。但目前尚缺乏c-IVF相关的操作标准或共识, 尤其对于如何选择最佳授精方式以避免受精率低下或完全受精失败的发生, 始终是困扰辅助生殖临床医生与胚胎实验室人员的难题。因此, 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起, 并联合全国多家生殖医学中心共同编撰了本共识, 旨在规范c-IVF的选择标准、精液优化处理及授精操作流程, 为辅助生殖临床医生和胚胎实验室人员提供实用性参考, 以期获得稳定且满意的辅助生殖助孕结局。
-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李蓉李达章志国吴克良韩伟杨大磊
- 关键词:常规体外受精精液参数
-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7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将其分为IVF组(1042个周期)、R-ICSI组(131个周期)、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500个周期)。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成熟卵(MⅡ)获取率、受精率、2原核(PN)率、多PN率、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水平、临床结局(妊娠率、活产率)。结果:R-ICSI组MⅡ获取率均低于IVF组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2PN率低于ICSI组,但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多PN率低于IVF组,但高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与ICSI组优质胚胎率、可用胚胎率均低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活产率高于IVF组、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精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失败后行R-ICSI的活产率高于IVF、ICSI;优质胚胎率和可用胚胎率低于IVF;多PN率低于IVF,高于ICSI;2PN率低于ICSI,高于IVF;MⅡ获取率低于IVF和ICSI。
- 王涛张会娜刘子霞李娜娜徐玲吴中伟刘方李美玲
- 关键词:常规体外受精
- 成熟卵子率对常规体外受精后胚胎形成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成熟卵子(mature metaphase ovum,MⅡ)率对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后胚胎形成率及MⅡ卵子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单腔取卵、常规IVF的408个周期,按MⅡ率分为6组:A组(≥90%)197例,B组(≥80%~90%)105例,C组(≥70%~80%)54例,D组(≥60%~70%)28例,E组(≥50%~60%)14例,F组(<50%)10例。对各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窦卵泡、促性腺激素用量和天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雌二醇水平、促排方案构成比、获卵数、MⅡ卵子数、双原核(two pronuclears,2PN)率、可移植胚胎率及MⅡ卵子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相比患者基本情况、促排方案构成比、促排过程、获卵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N率、可移植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随MⅡ率降低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30、2.384、8.685,P<0.001、=0.038、<0.001),而MⅡ卵子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6,P=0.903)。A组成胚率(44.33±18.97)%高于其余各组[B组(38.84±17.82)%,C组(36.34±18.21)%,D组(30.45±11.38)%,E组(25.21±11.38)%,F组(20.85±1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4、<0.001、<0.001、<0.001)。结论单腔取卵、常规IVF周期卵子成熟率与促排方案无关;随着卵子成熟率下降,正常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均明显降低,特别是MⅡ率<70%时;但卵子成熟率未影响已成熟卵子质量。
- 宋天然石缨张月莲
- 关键词:体外受精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人群行常规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治疗的399例DOR患者(共39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本周期是否发生多精受精,分为正常受精组(272个周期)和多精受精组(12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促排卵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精受精的相关影响因子。结果纳入研究的DOR患者IVF周期的多精受精发生率为31.83%(127/399)。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基础窦卵泡数(AFC)及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精受精组的肥胖人群占比、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_(2)和孕酮水平以及获卵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受精组(P<0.05),扳机日LH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受精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_(2)、LH和孕酮水平对多精受精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05);而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和获卵数对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为OR=2.858,P=0.020;OR=1.634,P=0.000)。结论女性BMI和获卵数是DOR人群中IVF周期多精受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的DOR患者在IVF助孕治疗过程更容易出现多精受精的情况。
- 贾瑶孙亚婷张露云王佳常江璇朱爱珍
- 关键词: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 精子DNA碎片率的影响因素及与常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精子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年龄、生活方式及职业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行IVF治疗的1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精子DFI及精液常规参数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正常形态率及劳动型职业呈负相关,与年龄及辐射/放射暴露呈正相关(P<0.05)。DFI-B组(15%≤DFI<30%)的受精率为76.39%(64.40%,86.65%),DFI-C组(DFI≥30%)的受精率为67.34%(48.89%,75.00%),均显著低于DFI-A组(DFI<15%)的80.63%(70.26%,90.41%)(P<0.01)。精子DFI与IVF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年龄、辐射/放射暴露会显著负向影响男性精子DFI,体力劳动会显著正向影响男性精子DFI。精子DFI升高可导致IVF受精率降低。
- 李小玲肖卓妮
- 关键词:体外受精受精率
- 月经周期规律性对超重/肥胖患者常规体外受精中卵巢反应性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月经周期规律性对超重/肥胖患者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卵巢反应性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1周期IVF助孕夫妇的临床资料,共1397个周期。根据女方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BMI组(A组,18.5 kg/m^(2)≤BMI≤23.9 kg/m^(2),n=975)和超重及肥胖组(B组,BMI≥24 kg/m^(2),n=422);再根据患者月经周期是否规律,将B组进一步分为规律组(B1组,21 d≤月经周期≤35 d,n=251)和不规律组(B2组,月经周期<21 d和/或月经周期>35 d,n=171)。分析各组间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和早期胚胎发育结局的差异。结果(1)A组和B组间年龄、不孕类型、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不孕年限、月经周期天数、窦卵泡数(AFC)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基础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_(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间不孕原因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A组,B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和总剂量显著增加、Gn总天数显著增长(P<0.05);而两组患者间促排卵方案、获卵数和早期胚胎发育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B1组患者比较,B2组患者年龄显著减少,BMI、不孕年限及月经周期天数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间AFC、AMH水平、基础性激素水平(LH、FSH、P)及不孕原因整体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促排卵方案整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2组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比例较高;B2组Gn启动剂量和总剂量显著减少,获卵总数显著增多(P<0.05)。B2组D3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B1组(P<0.05),其余早期胚胎发育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重/肥胖女性卵巢反应性降低,但对IVF早期胚胎发育没有显著影响;月经周期不规律的超重/肥胖患者卵巢反应性相对升高
- 柳青韩璐肖卓妮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月经周期卵巢反应性体外受精
-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临床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 刘星男
- 精子畸形率(SMR)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助孕结局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分析研究精子畸形率(SMR)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助孕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了2019年1月到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因为男性少弱精子症实施常规体外受精助孕患者100例,具体按照男性精液精子形态检测,细致划分成SMR正常组(≤96%)、精子畸形率>96%的异常组;按照精力DNA碎片指数参数来将镜子DNA碎片指数>15%的作为异常组,精子DNA碎片指数≤15%的作为正常组。将两组患者对常规性体外受精(IVF)助孕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卵裂率、着床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这些指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正常组患者的精子畸形率(SMR)中优胚率,以及受精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出来很多,对比之下p<0.05;另外,正常组中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卵裂率、受精率和优胚率也要比对照组患者高很多,两组对比p<0.05,但妊娠率、着床率无意义(P>0.05);通过详细分析SMR,以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状态情况发现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正向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p=0.044,r=0.518。结论 精子DNA碎片指和精子畸形率两者是一种正向关系,并且两者对于常规性体外受精助孕的受精率,优胚率等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所以建议在临床上通过转变精子形态,以此有效改善辅助生殖助孕结局,提升DNA完整性,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王金宝张玉强韩越刘俊英马国燕
- 关键词:常规体外受精精子畸形率
- 用于诊断精子常规体外受精结果的方法、应用、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诊断精子常规体外受精结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诊断和预测常规体外受精结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精子样本的PLCζ阳性率,PLCζ阳性率为精子样本中PLCζ阳性精子的数量占精子总数的比例...
- 戴灿车建芳戴菁林戈
- 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长方案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多精受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采用超长方案行常规IVF的316例患者,按照本周期多精受精的发生与否分成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助孕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P<0.15的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16个IVF周期的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为71.84%(227/316)。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占比、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和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受精组和多精受精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Gn使用时间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孕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精受精组直径≥14 mm的卵泡数[(13.66±4.51)个]、hCG注射日雌二醇[17247.49±9450.74)pmol/L]和获卵数[(17.48±7.37)个]明显高于正常受精组[(11.78±3.54)个,P<0.001;(14135.29±7369.84)pmol/L,P=0.002;(13.01±6.17)个,P<0.001];多精受精组的hCG注射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0.79±0.51)U/L]明显低于正常受精组[(1.02±0.78)U/L,P=0.01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和hCG注射日孕酮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OR=1.063、OR=1.676和OR=1.078,均P>0.05);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与多精受精的发生相关(分别为OR=1.900,P=0.028和OR=2.539,P=0.003)。结论超长方案常规IVF多精受精周期发生率偏高;与其多精受精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有直径≥14 mm卵泡数、hCG注射日雌二醇、hCG注射日LH和获卵数;hCG注射日LH偏低和获卵数较多是超长
- 孙亚婷王佳李晓霞朱爱珍
- 关键词:多精受精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黄学锋

- 作品数:208被引量:6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精子 胚胎移植 男性不育
- 徐艳文

- 作品数:304被引量:97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 多重置换扩增 精子功能
- 周灿权

- 作品数:481被引量:2,57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胚胎移植 胚胎
- 肖仕全

- 作品数:45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常规体外受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促排卵 改行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欧建平

- 作品数:154被引量:6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男性不育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VF 精子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