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 篇“ 帕米膦酸二钠 “的相关文章
一种稳定的帕米 膦 酸 二 钠 冻干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帕米 膦 酸 二 钠 冻干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注射用水与甘露醇混合均匀,使用活性炭吸附后过滤;将注射用水与帕米 膦 酸 二 钠 混合均匀,使用活性炭吸附后过滤,加入所述甘露醇水溶液并混合均匀;调节药液的pH值至6.... 刘亚军 张魁 陆倩 沈力筠 潘爱梅 金阳唑来膦 酸 联合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帕米 膦 酸 二 钠 联合唑来膦 酸 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伴随骨转移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 酸 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对照组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683);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1.67%(χ^(2)=7.310,P=0.007);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水平分别为(5.36±1.78)、(26.33±10.4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3±2.11)、(50.22±10.62)μg/L(t=8.980,P<0.001;t=12.523,P<0.001)。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1.33±8.45)分,高于对照组的(t<3.953,P<0.001)。结论帕米 膦 酸 二 钠 可有效修复溶骨性病灶,同时加之唑来膦 酸 在治疗过程中可针对疾病性质,有效提升疗效、生活质量,虽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不会影响患者预后,安全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高。 王梦涵 夏婷 曲可先 潘荣荣 杨莹关键词: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肺癌 骨转移 炎症因子 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肺癌骨转移性疼痛及骨纤维结构的影响研究2024年 目的观察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及骨纤维结构的影响。方法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即常规组(54例)和试验组(55例)。常规组予以内科综合止痛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帕米 膦 酸 二 钠 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纤维结构改善情况、疼痛介质变化情况、骨痛缓解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纤维结构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肽、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介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前列腺素、血清乳酸 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治疗1~3个周期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身体状况评分,社交/家庭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及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帕米 膦 酸 二 钠 能有效改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骨纤维结构,可通过下调疼痛介质水平而缓解骨痛症状,用药安全性良好,对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庞乐乐关键词:肿瘤转移 骨骼 骨痛 帕米膦酸二钠 预后情况 一种具有骨诱导和光热/铜协同抗菌功能的聚吡咯@纳米铜/帕米 膦 酸 二 钠 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骨诱导和光热/铜协同抗菌功能的聚吡咯@纳米铜/帕米 膦 酸 二 钠 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螯合能力和药物掺杂作用的聚吡咯对骨诱导剂帕米 膦 酸 二 钠 和光热协同抗菌剂铜纳米粒子进行双重调控,来制备兼具骨诱导... 王英波 武华君一种一锅法制备帕米 膦 酸 二 钠 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锅法制备帕米 膦 酸 二 钠 的方法,以β‑氨基丙酸 为起始原料,与亚磷酸 和三氯化磷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梯度加热反应,再经稀盐酸 水解制得帕米 膦 酸 ,反应液加水稀释后直接用氢氧化钠 水溶液调pH成盐制得帕米 膦 酸 二 钠 粗产品,粗... 王全亚 王晓康 李媛媛 牛长群 孙晓彦 张云 齐晓林 华圆 王进冲 谢晓辉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帕米 膦 酸 二 钠 (pamidronate,APD)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使用APD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骨代谢和生化指标改善情况、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折变化,以及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4例患儿,中位年龄为5.16岁。所有患儿无论治疗持续时间长短(1,2年及≥3年),与治疗前相比,身高、体质量、腰椎BMD均显著提高,年平均骨折次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碱性磷酸 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显著增加(P=0.024);治疗2年后,总25-羟维生素D3(T-25OHD3)明显提高(P=0.014);治疗3年后,身高Z值明显改善(P=0.036)。最常见ADR为发热、骨骼肌肉疼痛、低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等。结论OI患儿接受APD治疗的耐受性良好,腰椎BMD和BMD Z值增加,骨折率降低,生长发育改善。 周瑞欧 季欢欢 贾运涛关键词:成骨不全症 帕米膦酸二钠 儿童 罕见病 氯化锶联合不同剂量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PINP、β-CTx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氯化锶联合不同剂量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PINP、β-CTx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氯化锶联合高剂量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而对照组35例,则采用氯化锶联合低剂量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感觉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氯化锶联合高剂量帕米 膦 酸 二 钠 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可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玲 韦华 陈苗关键词:氯化锶 帕米膦酸二钠 前列腺癌骨转移 疗效 预后 帕米 膦 酸 二 钠 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EA、CA125、IL-2、IL-4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帕米 膦 酸 二 钠 单药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其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单药帕米 膦 酸 二 钠 干预的单药组(n=25)和帕米 膦 酸 二 钠 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干预的联合治疗组(n=25)。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CEA、CA125水平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IL-2水平高于单药组、IL-4水平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 膦 酸 二 钠 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抗肿瘤活性及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毛玲 陈超关键词:帕米膦酸二钠 复方苦参注射液 糖类抗原125 白介素-2 白介素-4 T淋巴细胞亚群 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骨纤维结构不良的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本科采用静脉滴注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的3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首次用药时出现发热。5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病理性骨折,其中4例行刮除植骨内固定术,1例行单纯髓内针内固定术。随访12~48个月,平均(30.79±13.03)个月。随时间推移,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I型胶原C端肽和血清I型胶原N端肽显著降低(P<0.05),但是血清骨钙素无显著变化(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用药6个月后3例患者病变区域缩小,32例患者病变区域无变化,3例患者的病变区域扩大;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病变区域缩小,27例患者病变区域无变化,4例患者的病变区域扩大。[结论]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骨纤维结构不良能够减轻患者疼痛,降低骨代谢指标,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不良反应轻微。 刘文政 于秀淳 徐明关键词:骨纤维结构不良 药物治疗 帕米膦酸钠 射频消融联合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不宜行根治术的四肢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针对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关节疼痛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 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实施单纯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和观察组85例(实施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依据WHO疼痛缓解标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检测两组P物质、β-内啡肽、神经肽及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eptide gene,PTHrP)、底板反应蛋白(F-spondin,SPON1)水平,随访并绘制5年的生存曲线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治疗方法的VAS评分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组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72,P=0.542)。治疗前两组患者PTHrP、SPON1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两组PTHrP、SPON1阳性率各时间点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4.407,P=0.036),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518,P=0.034)。结论对于放化疗不敏感、耐药而导致的转移性四肢骨肿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 膦 酸 二 钠 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应激反应,提高5年生存率,并可下调血清PTHrP、SPON1的阳性表达。 宗刚 刘挺 应凯 王文辉 王齐敏关键词:四肢骨肿瘤 射频消融术 帕米膦酸二钠 疼痛 生存率
相关作者
王秀问 作品数:160 被引量:1,784 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糖尿病 非小细胞 化疗 刘基巍 作品数:177 被引量:1,403 H指数:2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心脏病学 顺铂 心脏毒性 秦叔逵 作品数:568 被引量:6,788 H指数:4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三氧化二砷 奥沙利铂 化学治疗 化疗 张阳 作品数:276 被引量:1,304 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索拉非尼 化疗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秦凤展 作品数:81 被引量:935 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肿瘤 恶性肿瘤 治疗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