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3篇“ 已婚妇女“的相关文章
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及预防保健措施分析
2024年
目的对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妇科疾病筛查的1025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将确诊为妇科疾病的2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773例健康妇女纳入对照组,分析妇科病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妇科病筛查结果显示,常见妇科病为阴道炎、宫颈上内瘤变、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痛经,检出例数分别为98例、39例、30例、19例、42例,另外包括其他妇科病24例。对发病年龄进行分析发现,妇科病高发于40~49岁人群和20~30岁且月经不调、痛经高发的人群;两组在文化程度、生育史、阴道分娩史、外阴清洗、经期性生活史、伴侣同房前未清洗、性生活频次、发生外阴症状及时就诊、机体免疫力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文化程度低、伴侣同房未清洗、发生外阴症状未及时就诊为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已婚妇女发生妇科病的风险较高;常见妇科病有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危险因素相对复杂,应加强对30~50岁已婚妇女的管理,采取有效预防保健措施,以降低妇科病发生率。
郭文
关键词:已婚妇女妇科病预防保健措施
已婚妇女在避孕过程中使用避孕药具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能够达到的避孕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以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同一所医院募集到的60例已婚妇女作为本对照研究的全部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1组、2组、3组;三组妇女人数相等。1组使用口服避孕药;2组使用避孕套、3组人员使用外用避孕药物。统计、对比三组人员的避孕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人员中并无妇女怀孕,同时并无不良事件发生;而1组患者有4例妇女避孕失败,且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而3组患者中有5例妇女避孕失败,且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在性生活质量评分上,1、3组明显高于2组,P<0.05。结论 使用避孕药具均能够在不同程度提高避孕的成功率,但是避孕药具之间的避孕效果存在差异,使用避孕套虽然会使得妇女的性生活质量降低,但是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也会提高避孕成功率,可鼓励已婚妇女使用。
赵娟
关键词:避孕已婚妇女药物干预避孕药具
健康教育护理改善已婚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认知的实施效果
2024年
评析早期子宫颈癌筛查期间,施以已婚女性健康教育护理的运用有效性,重点分析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幅度。方法 在2023年1月至12月的一年内,本院接受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受检者数量为9300人。在其中选入与本实验纳排要求一致的已婚女性,共为150名。为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有效性,采取对照分析,按照奇偶分组形式,将其归纳到两组。每组的研究样本数量均衡,各为75名。第一个小组均开展常规指导,命名为参照组。另一小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为试验组。评定不同护理内容的执行结果。结果 (1)子宫颈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所得结果评定方面,提示在护理指导的条件下,以试验组获取的数据更理想,并且本组在健康信念相关指标的评估中取得更为优异结果,P<0.05。(2)通过观察不同组别筛查行为的改善情况,发现两组分数测定结果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试验组升幅更为突出,P<0.05。结论 对已婚妇女开展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相关健康教育指导,总体效果确切。这体现在体检者筛查认知与信念水平提升,行为改善方面。
黄美秋
关键词:已婚妇女
逆向思维法结合筛查健康教育在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逆向思维法结合筛查健康教育在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22年3月-2024年1月收治的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已婚妇女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宫颈癌筛查有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逆向思维法,对比两组实施不同健康教育前后的自我效能、对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依从性、已婚妇女所掌握的与宫颈癌筛查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与健康教育前相比,自我效能评分均较高,对宫颈癌筛查的依从性较高,预防筛查知识掌握情况较好,SF-36量表评分较高,观察组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健康教育后相比自我效能评分均更高,对宫颈癌筛查的依从性更高,预防筛查知识掌握情况更好,SF-36量表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宫颈癌筛查工作基础上应用逆向思维法可提高已婚妇女的自我效能和对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依从性,使其掌握更多宫颈癌筛查的有关知识,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周冬梅沈薇
关键词:逆向思维法健康教育宫颈癌自我效能
英国《已婚妇女财产法》研究(1870—1893)
2023年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加速推进,英国妇女的财产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代英国妇女希望改变英国传统上对妇女法律地位的歧视及对其财产权的褫夺。在英国社会变革的背景之下,五部《已婚妇女财产法》在维多利亚时期相继出台,这五部制定法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衡平法中存在的保护妇女的相关规定,填补了普通法的空白。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所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是制定法层面的倒退,而且也促使信托制走向了已婚妇女的对立面。但对于英国已婚妇女的财产权利保护而言,它们确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杨城新
关键词:英国妇女制定法衡平法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已婚妇女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致使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当前我国男女总量和结构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大量闲置女性劳动力,有待进一步开...
王丹
关键词:已婚妇女非农就业
新时代下农村大龄已婚妇女外出务工的动机——以德州市W村为例
2023年
随着我国时代变迁和经济的繁荣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村已婚妇女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以山东德州W村为例,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农村大龄已婚妇女外出务工的动机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探讨。研究发现,农村大龄已婚妇女外出务工的最主要动机为提高家庭收入;同时,相关社会资本、传统养育观念、健康程度和自我求知诉求等个人因素不可忽略;此外,受农业利益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疫情的催化作用,农村大龄已婚妇女外出务工的意愿加强。最后,针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王新颜
关键词:农村妇女外出务工动机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已婚妇女发展的路径探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H村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妇女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与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而妇女作为农村劳动力和家庭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H村作为调研地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在调研过程中找到典型的农村已婚妇女形象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发现农村已婚妇女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农村已婚女性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村已婚妇女的社会支持,减轻农村已婚女性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压力,提高女性家庭地位,构建男女平等的家庭文化等对策来解决目前农村已婚妇女面临的困境。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思考。
熊德敏
关键词:农村已婚妇女
1085例已婚妇女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烟台市已婚妇女健康状况,为已婚妇女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85例妇女。均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85例妇女中,妇女常见病总检出率为50.32%,其中乳腺结节、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外阴阴道炎检出率较高。结论妇女常见病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职业有关,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张志英张璐
关键词:乳腺结节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外阴阴道炎
舟山市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舟山市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地妇女弓形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舟山市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抗体IgG,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抽取3288例样本,其中IgG阳性100例,IgG阳性率为3.04%。调查显示,是否了解弓形虫防治相关知识、经常在外就餐及经常与动物接触的不同人群之间弓形虫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知,饮用生水、喜食生鱼及生肉、生熟砧板未分开、不了解弓形虫防治相关知识、经常在外就餐及经常与动物接触是弓形虫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控制该地区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率,应加强TORCH监测及弓形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增强其防护意识。
应瑶傅松维陈椿琰
关键词:弓形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

相关作者

王临虹
作品数:380被引量:5,608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母婴传播 慢性病 孕产妇 艾滋病
石淑华
作品数:164被引量:1,424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 学龄前儿童
武明辉
作品数:83被引量:790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已婚妇女 《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 影响因素 宫颈癌
张秀军
作品数:206被引量:2,142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农村 焦虑 生殖道感染
杜玉开
作品数:259被引量:1,63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生殖健康 儿童 艾滋病 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