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篇“ 屈从“的相关文章
认同与屈从:对《最蓝的眼睛》的拉康式解读
2024年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找和建立黑人自己的种族文化身份。《最蓝的眼睛》作为她的第一部小说,关注的是白人文化影响与黑人身份认同困境的关系。通过对佩科拉父母的经历及其对佩科拉的影响进行拉康式解读,分析“白人性”主能指所构建的价值观话语结构是如何在心理和行为上侵凌并控制黑人群体,进而置换他们的家庭内涵,最终导致佩科拉悲剧的发生。
江晓霞
关键词:身份认同内化屈从
男权规约下女性的生存性屈从:《极花》的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性质
《极花》的主人公胡蝶在遭遇拐卖和被解救后最终选择再度返回买主黑亮所在的圪梁村,这一复归行为并不能说明她罹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虽然她的经历与该病征的成因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受害者胡蝶自始至终都没有认同加害者黑亮的价值观,也...
汤权扬
关键词:男权女性生存
自保、爱国、屈从:一个伪满“合作者”的心态探微被引量:1
2023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沦陷,随后在日本操纵下,伪满洲国成立,并建立了伪军。伪军下级军官施明儒记有1937—1945年间的个人日记《辙印深深:一个伪满军官的日记》。该日记呈现出在伪满洲国明为伪军,暗有抗日行动,但无力改变大局的背景下,其心态从忧患和焦虑到接受和顺从,其中又夹杂着愤怒、屈辱与悔恨的变化过程,这在东北沦陷区民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运用历史心理学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日军强权之下伪满“合作者”生存状态的基础上,试图诠释战争压力对人性的扭曲,强调人性的脆弱与复杂,力争突破以往从民族国家立场出发诠释沦陷区历史的单一认知模式。
江沛王希
关键词:伪满洲国伪军
屈从与建构——《长物志》中的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与群体心态被引量:1
2023年
《长物志》一书对晚明文人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细节描绘。其中的文人居室设计和器具选择,成为群体的思想表征和精神承载,暗含着在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下晚明文人的理想表达及情感寄托。从物质生活角度探微《长物志》中所蕴含的晚明文人心态,在对文人家居环境构筑的考察中,发现其中所体现出的对清幽环境的追求与对丰裕物质的强调。他们对传统儒学礼制的恪守遵从与文化权力占有之下对其自身文化优势的炫耀共在,精神生活上的静坐禅修与环境构筑中的现实欲求交融。这是一种矛盾的状态,又是一种文人的复杂特质。
段利娟安宝江
关键词:晚明文人群体心态
屈从于声音的影像表达--电影《死囚越狱》声音处理分析
2023年
《死囚越狱》是法国著名导演罗伯特·布列松的经典之作,不仅极致地运用画面呈现出来,更精准地使用声音表达。文章从音响创造景深空间、音效营造紧张氛围、独白刻画内心世界以及配乐升华影片主题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在电影中如何实现影像对声音的屈从。音响创造景深空间,即利用声音创造景深,在所能呈现的画面以外拓展空间。《死囚越狱》的创作过程在这方面对声音元素进行了极具先锋性的尝试和探索。音效营造紧张氛围,即通过精巧的音效设计辅助情节的紧凑性。《死囚越狱》为了达到这一特殊的效果,并没有过多从影像角度入手,而是删繁就简,从声音角度出发,以丰富且多变的音效营造影片紧张的氛围。独白刻画内心是影片《死囚越狱》的最大亮点,通过大量的独白设计,并对此进行运用。从主人公进入监狱一直到逃出监狱,一直配有内心独白,将主人公的认识、想法、情绪和感受都事无巨细地告诉观众,仿佛将其内心剖成了看得见的平面,毫无保留地一层层展示出来。配乐升华主题是电影运用音乐引导观众的观影情绪的典范。总而言之,《死囚越狱》将人置于核心位置,以文学化的叙事手法、精简直白的镜头语言和从不离题的内心独白,完成了一场目的性极强的“功利性”表达,是影像表达的极简主义与声音细节设计的完美结合。
纪佩瑶
关键词:内心独白
专访杨明洁:设计不应屈从于消费与投机之下
2022年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而非屈从于消费与投机之下。”在数字时代的当下,杨明洁始终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面对技术与社会的变革,希望通过设计让人们感知生活的愉悦与美好,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友善,而非对立。
文阳洋
关键词:投机感知生活
译文影响下的译者屈从与焦虑探究被引量:4
2021年
对秩序优先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占据优先权的译文会给译者施加精神权威影响。在这一影响下,当译者发现前驱译文出现纰漏、需要改进时,译者往往屈从于优先权的影响,违心沿用秩序优先的译文,避免让自己陷入与前驱者竞争的焦虑,但译者亦为此付出了代价:他们承受着对自己消极翻译的怨艾,对前驱译文负债的焦虑,放弃了自己作为迟来者所享有的升华机遇。而保持新译与前驱译文之间的竞争关系,修正前驱译文之不足,不但可使译者获得较精致形式的快乐,也将助益翻译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实现美学意义上的觉醒与突破。
王世钰
关键词:译者屈从焦虑
应变与屈从:从“拒商”到“从商”——以清末士绅刘大鹏的社会心态为例
2021年
封建社会的士儒风气,建构了刘大鹏早年"拒商"和"轻商"的社会认知,然而,随着世风丕变,物换星移,刘大鹏为了生计考虑,不得不转而"从商",然观察其内心主观意向,却存在应变与屈从,妥协与顺从的倾向。了解刘大鹏内心复杂的社会心态,有助于窥探晚清士绅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境遇和心态变迁。
任选友
关键词:从商社会心态
洛克的家庭理论——妻子的屈从与公私领域的二分
2021年
自由主义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分遭到了一些女性主义者的批判。作为自由主义开创者的洛克,主张在家庭中妻子服从丈夫,这与其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政治学说产生了张力。洛克对家庭持有一种神学目的论的观点,他认为生育是家庭的自然的、唯一的目的,是夫妻间唯一的共同关切,并且,生育也是一种自然法所给予的义务。因此,围绕共同关切,夫妻需要统一意志,家庭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被归属于个人,通常就是丈夫,这被看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义务的完成。家庭的自然目的使其既不属于公共领域也不属于私人领域,并且,这种自然目的导致的共同关切限制了公共正义对家庭内部事务的干预。洛克的家庭理论无法回应女性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的公私二分的批判。
周飞童
关键词:洛克女性主义自由主义
整容,你是想变得更漂亮,还是屈从于别人的审美标准?
2021年
“我要休学一年,去韩国做整容手术,下周就出发,否则我就跳楼,你们看着办吧。”小菲今年17岁,是一名高二女生。她身高1.63米,亭亭玉立,细眉杏眼,皮肤白净,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美女,但她却认为自己长得丑,多次向父母提出做整容手术,都被父母以各种理由搪塞回去。
晓林
关键词:整容手术整容审美标准

相关作者

屈从文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总理 政治主张 以色列总理 宣誓 国王
屈从会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屏栅电离室
陈欢
作品数:24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虚假供述 影响因素 检察官 心理健康 实证调查研究
吕改改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吕梁学院
研究主题:抗争 女性观 莎士比亚 屈从 格律
何琪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屈从 颠覆 社会文化环境 《金色笔记》 《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