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尺侧上副动脉“的相关文章
- 小切口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在重度肘管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 目的:通过对比常规切口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与小切口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筋膜下前置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术后疗效,研究小切口是否可以取得较好的术后疗效。方法:收集西北民族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年01月-20...
- 彭凯
- 关键词:小切口尺侧上副动脉
- 尺神经前置术并切取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例
- 2020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左手被机器绞伤入院。查体:左手掌背及拇指近节中段以远皮肤撕脱,甲床部分缺失。急诊清创后行游离左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掌背创面。拇指皮肤缺失建议移植足趾皮肤修复,因患者未同意而暂缓。既往史:7岁时摔伤致右肘关节骨折,未经正规治疗,之后出现肘外翻,五年前出现右环、小指麻木并逐渐加重,握力减退,未经任何治疗。查体:右肘关节外翻30°畸形,右手骨间背侧肌及小鱼际肌明显萎缩,手呈“鹰爪”状畸形,环指尺侧、小指及掌尺背侧痛觉及温度觉减退(图1,2)。肌电图检查:右尺神经肘部受损。入院第2周掌背皮瓣已成活,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尺神经肘部损伤,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并切取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左拇指创面。于右肘关节内侧尺神经体表走行部位采用多普勒定位尺侧上副动脉主干及穿支,设计皮瓣形状和大小(图3,4)。
- 盈虎林陈威杨璐魏向梅方万鹏寿奎水
- 关键词:尺神经前置术穿支皮瓣拇指
- 改良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逆行切取及解决静脉回流的实用方法,观察该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面积12 cm×8 cm、最小面积4 cm×3 c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腱、关节或骨质外露。手术方法:在上臂内侧中段沿尺神经投影设计皮瓣,并沿尺神经走行逆行切取皮瓣,切取游离皮瓣大小4 cm×3 cm^14 cm×9 cm,术中除常规吻合动静脉、皮静脉外,尺侧上副动脉远端不结扎与受区静脉吻合(改良);皮瓣内臂内的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使皮瓣具有感觉功能。结果本组6例,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皮瓣外观好、不臃肿、无毛发,色泽与受区肤色相近,质地柔软、细腻、弹性好,皮瓣痛、温、触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小于6 mm。手部伸屈、握持功能良好。结论沿尺神经逆行切取皮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尺侧上副动脉远端与受区静脉吻合,明显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对缓解皮瓣肿胀起到明显效果,增加成活率。术后皮瓣质量良好,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较理想的皮瓣之一。
- 胡军黄德东黎燕林琅山余志洪
- 关键词:尺侧上副动脉外科皮瓣动静脉吻合
- 改良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改良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对6例手部缺损患者实施了改良尺侧游离皮瓣修复术,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制定相应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6例患者成活率100%,经6~12个月随访皮瓣外观、感觉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在改良尺侧上副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早期发现血运障碍,及时给予有效处理,提高皮瓣成活率.
- 黎燕冯艳文刘天瑜
- 关键词:尺侧上副动脉外科皮瓣围手术期护理
- 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对14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的起源、走行、数量、外径及吻合情况。结果尺侧上副动脉起点距肱骨内上髁上方(16.6±1.9)cm,外径(1.6±0.2)mm,穿支动脉出现率93%,在尺侧上副动脉全程都有分布,管径0.5~1.3 mm之间,并在深筋膜表面形成纵向稠密的血管吻合网。远端穿支位置相对恒定,距肱骨内上髁上方距离(3.3±1.2)cm,管径(0.9±0.3)mm,并与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发出的皮肤穿支形成血管吻合,有1~2条伴行静脉,直径(0.8±0.4)mm。结论尺侧上副动脉穿支所形成的血管吻合网血供可靠,远端穿支管径较粗、位置恒定,以肱骨内上髁上方3 cm尺侧上副动脉远端穿支穿出点为皮瓣旋转点,以臂内侧中下部皮肤为供区,不携带尺侧上副动脉,设计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可用于修复肘关节皮肤缺损。
- 李瑞君路来金宫旭张志新宣昭鹏崔建礼
- 关键词:尺侧上副动脉穿支外科皮瓣
- 国人尺侧上副动脉的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观察了成人尸体68具共计136侧上肢的尺侧上副动脉起源和行径,分支和分布及其管径大小。结果尺侧上副动脉多数起于肱动脉(占83.09%),口径多在1.1~2.5mm之间(占96.32%),距离胸大肌下缘31~60mm居首位,支数以3~5支多见。
- 黄小林江会勇傅文学
- 关键词:管径
- 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 为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通过对14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发现:尺侧上副动脉全程均有穿支皮动脉发出,其中远近两端的穿支位置恒定,并与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及臂后皮动脉所发出的穿支在上臂内侧中、下...
- 李瑞君
- 关键词:动脉外科皮瓣解剖学
- 文献传递
- 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转位的解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为临床上带血管蒂的尺神经移植在健侧颈 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中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新鲜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2 2侧进行显微解剖 ,观察尺神经外部营养动脉的来源。另取患骨肿瘤而截肢新鲜成人上肢 6侧作仅保留尺侧上副动脉的尺神经游离 ,采用动脉灌注墨汁和尺神经组织切片的方法 ,观察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内部血供营养的范围。结果 :尺神经在腋部由胸外侧或腋动脉的分支供应 ,在内侧肌间隔后方由尺侧上副动脉供应 ,在尺神经沟由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供应 ,在前臂由尺侧返动脉和尺动脉的分支供应。尺侧上副动脉灌注墨汁后 ,尺神经腕部、手背支及腋部的神经束内微血管被墨汁充填。结论 :以尺侧上副动脉的起始处为血管蒂部旋转点 ,尺神经可提供平均为 (46 .5± 2 .6 )cm的有血供的移植长度 ,可经胸前皮下隧道逆向转位与对侧颈 7神经根吻合。
- 徐杰顾玉东成效敏董震
- 关键词:尺神经神经移植尺侧上副动脉C7神经根
- 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尺神经移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术中观测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肘下段的血供及检测尺神经游离后末端的功能。方法 对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 ,作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蒂的尺神经移植 ,在切断尺神经前后检测尺神经干 (1 2cm长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SNAP)的波幅及传导速度。观察其远端的出血情况 ,并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其末端的血氧饱和度。结果 8例尺神经远端 (腕部段 )有持续渗血。游离后 2 0min ,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AP波幅较游离前分别下降了 0 .63 %~ 1 9.0 2 %和 2 .2 8%~ 3 7.47%。下降程度与尺神经肘下段的游离长度与肘部横径之比 (长宽比 )成正的直线相关 ,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92 83X - 4 1 .50 66、Y =2 .1 43 3X - 98.4498,r值分别为 0 .81 3 8、0 .8977,t值分别为 3 .43 0 5、4.990 6,P <0 .0 1。游离后 2 0min ,尺神经肘上段血氧饱和度为 97%~ 1 0 0 % ,而其末端血氧饱和度为72 %~ 89% ,与长宽比成负的直线相关 ,回归方程为Y =1 2 4.1 2 66- 0 .81 68X ,r值为 - 0 .861 7,t值为 4.1 599,P <0 .0 1。结论 尺侧上副动脉能为于腕部切断的尺神经全长提供血供 ,越靠近肘部尺神经血供越佳。
- 徐杰顾玉东劳杰成效敏董震王涛
- 关键词:尺神经神经移植尺侧上副动脉
- 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血管蒂的尺神经转位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对尺神经外部血供的源以及尺侧上副动脉灌注尺神经的长度进行解剖研究,为临床带血管蒂的尺神经转位移植在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中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尺侧上副动脉起始处外径0.8~2.5mm,在内侧肌间隔后方与尺神经伴...
- 徐杰
- 关键词: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C7神经根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成效敏

- 作品数:52被引量:49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 研究主题:神经移植 外科手术 周围神经损伤 尺神经 臂丛神经
- 李瑞君

- 作品数:36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恶性肿瘤治疗 下肢软组织
- 董震

- 作品数:40被引量:4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臂丛 神经移植 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 尺神经
- 徐杰

- 作品数:178被引量:1,1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微创 神经移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产瘫 周围神经损伤
- 顾玉东

- 作品数:839被引量:6,490H指数:4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臂丛 周围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