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篇“ 尸僵“的相关文章
- 甲维·虫螨腈中毒迟发毒性反应致尸僵样死亡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对1例甲维·虫螨腈急性中毒并发迟发毒性反应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经过洗胃、血液灌流、保护器官功能等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于病程第8天再次出现高热、出汗,随后意识障碍,逐渐出现全身僵直,最终死亡。甲维·虫螨腈毒性强,可出现迟发毒性反应,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甲维·虫螨腈中毒住院观察周期应超过其潜伏期(4~21 d)。中毒患者予常规治疗外,应优先考虑血液净化,有条件应监测患者血中毒物浓度,以评估血液灌流次数及时长。颅脑CT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的手段之一。
- 铁明慧陈斌吕锐萍尚利波李建洪陈维军庞永诚
- 关键词:中毒
- 复合保鲜剂对团头鲂尸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探究壳聚糖、茶多酚、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对团头鲂尸僵过程中(冷藏72 h)白度、质构、pH值、持水力、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K值和菌落总数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置复合保鲜剂的配比,以K值和TVB-N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复配比。结果表明,团头鲂经2%壳聚糖、0.2%茶多酚、0.05%溶菌酶(均为质量分数)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其白度、持水力均明显升高,pH值、TVB-N值和菌落总数的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更缓,宰后较佳食用时间延长了4 h左右。复合保鲜组的团头鲂在宰杀后48 h内保持一级鲜度,比对照组延长了12 h,且两试验组的团头鲂在72 h内均保持在二级鲜度。研究结果对团头鲂保鲜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冷藏及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董轶群罗鑫牛素敏谢定源
- 关键词:团头鲂保鲜鲜度冷藏
- 癫癎患者死后尸僵消失1例
- 2017年
- 案情简介女性,56岁,结婚十余年无子女。自幼患有癫痫病,长期服药。某年2月20日17时左右,癫痫病发,浑身抽搐,缓解后家人喂其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后睡下。21日中午12时许,家人发现其死亡后报警。据家属反映,21日早上因发现死者手脚冰凉,曾为其搓手搓脚,但未翻动尸体。
- 李文灿胡寅
- 关键词:尸僵癫痫苯妥英钠
- 4℃冷藏条件下长丰鲢尸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解冷藏条件下长丰鲢在尸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分别测定宰杀后长丰鲢在4℃贮藏条件下72 h内的品质指标(质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关联物含量、pH值、蒸煮损失和离心损失)。结果表明:鱼体的硬度和咀嚼性在死后24 h达到最大值,弹性和内聚性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ATP含量在2 h时显著上升,肌苷酸(inosine-5’-monophosphate,IMP)含量在4 h时达到较大值,并在4~36 h内保持缓慢增高,肌苷(inosine,HxR)和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含量分别在48 h和72 h时显著增加,K值在72 h贮藏过程中一直上升,并在36 h内保持在20%的高鲜度范围内;pH值在24 h达到最小值,且pH值与硬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807);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在12 h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
- 刘晓畅蒋妍申松罗永康
- 关键词:尸僵冷藏鲜度
- 单增李斯特菌在牛肉尸僵过程中耐酸性的研究
-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单增李斯特菌作为三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主要通过食品污染进行传播。人体感染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后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等多种病症,致死率可高达30%。在我国动物性食品...
- 廉冰
-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 尸僵前胴体温度控制及盆骨吊挂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 牛肉嫩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品质特性。冷却程序对肉嫩度影响很大,应通过控制肌肉pH值和温度的下降速率,优化冷却程序,从而使肌肉收缩最小化,蛋白水解最大化。尸僵前阶段是宰后冷却过程中的关键时间段,这期间pH值和温度的关系是影响...
- 刘玉青
- 关键词:牛肉品质温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鲢鱼尸僵及贮藏过程中ATP关联物及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 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产量高、滋味鲜美。由于水分含量高、营养组成丰富,鱼体死后体内迅速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死后阶段主要包括僵直阶段、解僵和自溶阶段、腐败阶段。但鱼体在僵直过程中仍保持良好的新鲜度,解僵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 史策
- 关键词:鲢鱼品质指标
- 尸僵的法医学研究综述
- 2008年
- 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是指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并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的现象,其发生主要是骨骼肌、心肌和不随意肌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不可逆结合。尸僵作为重要的尸体现象之一,不仅是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可以反映死亡发生时尸体的位置和姿势,对某些刑事案件的侦破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国内外学者对尸僵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尸僵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 邢浩伟韦特驹陈玉川成建定
- 关键词:法医学研究尸体现象死亡时间肌凝蛋白关节固定
- 下肢完全离断再植术后肢体尸僵急性肾衰护理1例
- 2003年
- 随着工业高速发展,交通事故日渐增多,大肢体的完全和部分离断伤越来越多.而大肢体离断伤的处理,是目前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科2002年2月收治1例火车轧伤致右下肢自髋部完全离断病人,再植术后发生急性肾衰(ARF)和尸僵而未能保全肢体.报告如下.
- 刘英宋一平
- 关键词:再植术急性肾衰护理
- 大鼠尸僵发展过程中肌节长度的变化及其长度测定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观察大鼠尸僵发展过程中肌节形态、肌节长度的变化。方法 2 1只大鼠分为 3组 ,每组大鼠分别于死后立即和死后 2h、 4h、 6h、 8h、 12h、 2 4h取材 ,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鼠死后不同时间的肌节形态 ,同时测定肌节长度。结果死后立即取材标本肌原纤维松散 ,纤维间有一定的间隙 ;死后 2h ,肌原纤维间界限模糊 ,出现周期性横纹 ;死后 4h、 6h横纹清晰 ;死后 12h肌原纤维断裂 ,仍可见横纹 ;死后 2 4h肌原纤维断裂、融合。各组大鼠肌节长度与同组立即取材时比较 ,死后 2h、 4h、 6h、 8h均显著变短 (P值均小于 0 0 0 1) ,其中死后 4~ 6h最短 ;死后12h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大于 0 0 5 ) ;死后 2 4h ,组 1、组 3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大于 0 0 5 ) ,组 2差异显著(P值为 0 0 0 7)。结论用扫描电镜测定肌节长度 。
- 李梅王欣江继平廖志钢陈晓刚邓振华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尸僵扫描电镜
相关作者
- 王欣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4被引量:3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创伤 见证 记忆 思政 法医病理学
- 李梅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6被引量:49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呋喃 失眠症 光学异构体 治疗药物 尸僵
- 廖志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87被引量:68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法医学 法医学鉴定 免疫组织化学 脑损伤
- 邓振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4被引量:7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法医人类学 法医临床学 法医学 法医 法医学鉴定
- 易旭夫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12被引量:3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法医学 尸检 法医学鉴定 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