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07篇“ 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相关文章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2024年
通过梳理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卫生资源数据,分析其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资源公平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集聚法与秩和比(rank sum ration,RSR)法对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2016—2021年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1年,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均值>1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占16.67%,其中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比值均值>1的分别有18个、11个、9个、13个、8个;对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卫生资源进行编秩排序,得到RSR值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西双版纳(0.95)、楚雄(0.82)、德宏(0.80)。少数民族自治州卫生资源总体公平性不足,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且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较低。
刘晖张阿雲寇丽圆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州
基于物元模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发展测评研究
2024年
适应新时代发展历史方位,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梳理中央关于推动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根据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内在逻辑,筛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表征进行分类组合,运用物元理论与熵权法建立评价模型,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8—2021年的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构建完善适合在全国推广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有利于通过正向激励、正面引导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创新活力,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刘涛林艺车鑫
关键词:文化发展物元模型熵权法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自治州寄生蜱种类及蜱传病原体调查研究
目的:以贵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为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牛、羊和鼠的寄生蜱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解寄生蜱和蜱传病原体的种类,分析各种蜱的寄生习性、携带的微生物之间的差异,为贵省蜱及蜱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基础。方法:2...
向昱龙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
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
2023年
云南省作为少数民族多种的省份,除汉族以外境内居住了25个少数民族。同时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要充分发挥云南省民族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旅游业。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先对云南省民族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概述,然后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以供参考。
冯万荣李竹梅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
少数民族自治州农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王寒
少数民族自治州微小扇头蜱的宏基因组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调查贵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寄生蜱种微小扇头蜱的微生物菌群,为蜱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年4和7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个采样点捕捉牛、羊体表的微小扇头蜱。将捕获的微小扇头蜱按地区、生长阶段和性别分组,每组3个平行样,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经质控、拼接组装等操作后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非冗余蛋白库进行同源性比对,获得物种分类注释信息。然后通过R(v.3.6.3)和GraPhlAn(v.1.1.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物种组成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组间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微小扇头蜱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60.70%),其次为变形菌门(33.76%)和放线菌门(4.53%)。优势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29%),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7.79%)和肺炎链球菌(5.26%)。检出多种蜱传病原体,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多种基因型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38%)。Rickettsia fournieri(2.91%)是中国首次从蜱中检出的新发立克次体,日本立克次体(1.76%)和R.monacensis(0.04%)是中国常见的蜱传立克次体基因型。R.fournieri和日本立克次体主要由雄蜱携带。NMDS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微小扇头蜱的微生物菌群组成不同。ANOSIM分析结果显示分组合理,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R=0.147,P=0.014)。结论贵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微小扇头蜱微生物菌群组成丰富,携带的病原体可能会导致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加强相关媒介监测和病原体检测,采取相关防控措施,降低蜱传疾病发病风险。
向昱龙周敬祝张燕胡勇梁文琴
关键词:细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少数民族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研究 ——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实施的一项制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进行研究是必要...
张宏斌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少数民族自治州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帮扶类型与成效--以鄂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产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借用社会结构与激励约束相容理论,分析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村政府主导、公司主导、中农主导三种产业帮扶类型的运作过程、产业效果与发展困境。从实践来看,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取得部分激励相容,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代理困境与发展短板。其中,政府主导型具有普惠性强、资源充沛等优势,但易陷入行政约束短缺与政策激励失效之困境;公司主导型具有产业发展灵活、高效等优势,但易因经济逐利性引发剩余索取权之困境;中农主导型内嵌于村庄自然环境与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与长远的发展空间,但存在市场激励不足、政策资源过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实现多元产业帮扶模式的协调发展,还须以推动约束机制向激励机制转化为抓手,持续克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作用,激发政策支持、市场效率等因素的激励效用,促使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在主体博弈中实现激励相容,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帮扶在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
李辉
关键词:激励相容约束
少数民族聚集区“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及与人类活动强度关系——以贵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14
2021年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贵少数民族自治州“三生空间”功能系统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研究区空间发展协调水平;测算了少数民族聚集区人类活动强度并引进响应指数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2015年以前“三生空间”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存在波动,2015年以后呈现稳定协调发展趋势;(2)贵少数民族地区“三生空间”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度与人类活动强度两者在剧烈的相互影响中趋于稳定。生产空间功能(经济发展)与生态空间功能(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难点和重点;少数民族聚集区显示出“三生空间”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度与人类活动强度中度相关性,显示出少数民族聚集区具有其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办法,可以有效缓解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矛盾。
张雪松张雪松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少数民族
基于海拔高程的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格局演化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定量分析海拔高程与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格局演化之间的关联性,可为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制定和落实区域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从人口分布、人口聚集程度、人口密度相对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基于海拔高程的研究区人口格局演化状况,结果表明:(1)海拔高程是影响四川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70.56%的人口聚集于海拔3000m以下区域;(2)随着海拔高程值降低,县域单元人口密集程度加剧,人口密集区和人口高度密集区集中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凉山境内;(3)人口密度变化趋势越激烈的区域海拔高程相对越低,广阔的高海拔地区对人口流动产生限制作用,人口自然、稳定、缓慢增长成为高海拔区域人口变化的主要趋势。
陈浩董廷旭李勇文星跃李洪霞

相关作者

马林
作品数:49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 牧区 东北经济区 红线
刘大志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宏观调控 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自治州 产业投资基金
陈浩
作品数:113被引量:553H指数:10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地质特征 龙门山 地震
李龙振
作品数:19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少数民族自治州 指标体系 交叉路口
董廷旭
作品数:138被引量:547H指数:10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 12 MAP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