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对照艺术“的相关文章
堀辰雄小说《菜穗子》的对照艺术研究
堀辰雄作为昭和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受到了来自日本古典文学和西欧文学的熏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理念。他站在东西方文学的交汇点,把从西方文学中学到的创作技巧与日本文学的纤细含蓄的特点相结合,创作出了建立在虚构上的浪漫小说...
程仟羽
青春一晌 刹那芳华——评电影《芳华》中的对照艺术被引量:2
2018年
冯小刚的新片《芳华》从拍摄阶段起就备受舆论关注,严歌苓编剧、文工团背景、红色主题,为近年来的青春片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这部影片也获得了冯小刚个人非喜剧电影的最高口碑。该片通过上世纪70年代某文工团生活的情景再现,描绘了时代变迁中的无悔青春,其中苦与乐、悲与欢交汇融合所形成的复杂情感将影片推向了一个精粹、哀而不伤的至高境界。同时,在那个岁月深处的时空里乐景与哀情紧紧纠缠,
岳靖凡
关键词:对照艺术
《纯真年代》中人物塑造的对照艺术
2017年
1921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纯真年代》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伊迪斯·华顿最成功的小说。在《纯真年代》中,华顿通过对照手法的运用,细腻地刻画了梅与埃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对照手法在人物塑造中的运用,使得人物自身形成对照、人物与人物之间形成对照,同时也形成了新旧两个世界的对照,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照,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对照。丰富的对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魅力,完善了作品的结构,使文本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王丽
关键词:纯真年代对照艺术
两相对照谱挽歌——《鞋的故事》对照艺术解读
2016年
《鞋的故事》是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章,为现代作家孙犁在1984年12月16日所写。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小书绫给喜欢穿家做鞋的"我"做了两次鞋的经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挽歌情结。对照是本文使用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文章的对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物象的对照、时空的对照、叙事策略的对照、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照。文章在这重重比照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感慨。物象的对照物象的对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夏美祥
关键词:对照艺术挽歌传统文化现代散文选修教材
对照艺术在《羊脂球》中的巧妙运用
2015年
小说《羊脂球》中,莫泊桑以其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凭借巧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表现技巧,构建了"马车构体",将整个19世纪法国社会浓缩进一辆马车。通过"马车群体"在旅途中不同环境、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多层次、多角度对照,表现了人物间的美丑善恶之别,凸显了爱国、道德、人格等主题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陈洁张沁文
关键词:对照艺术审美观照
跨越时空的爱恨——浅析《果园城记》参差对照艺术
2015年
《果园城记》是师陀具有创造力和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佳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自己"习知的人物"和"习知的事件"写进了"中国一切乡镇的代表"[1]——果园城,在这里注入了自己的纠结复杂的情感,运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将时间的永恒和飞逝、果园城城内与城外、情感的爱恨并置,呈现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乡镇,让读者领略到这一份来自师陀的独特的乡土小说魅力。
周青周坤
关键词:《果园城记》师陀城内
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照艺术被引量:1
2013年
电影《霸王别姬》在总体结构的建立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把"对照手法"贯穿始终,发展了雨果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把视点聚焦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性上,使作品呈现出宏大、严谨、对称的艺术风貌。从时间维度上看,电影厚重的历史感和迫切的现实感相交错,时代的大背景与小人物的命运相对照;在空间维度上看,导演采用"戏中戏"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戏里戏外两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成功塑造了程蝶衣这一经典的银幕形象。
梁辰曦
关键词:《霸王别姬》对照手法叙事性格
倾荡磊落 穿越时空的俯仰——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照艺术
2013年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所作,当时的他已47岁,因作诗文讥讽王安石新法,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苏轼在住地东面山坡上盖了草屋,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土”。每日到那里读书,跟朋友谈天,抑或去游赏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正如很多评论所说,这时的苏轼官场失意,却迎来了创作的高潮时期,比如前后《赤壁赋》,还有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张小伟
关键词:《赤壁赋》对照艺术怀古讥讽内心
《雨中猫》的对照艺术及身份寻求
2013年
《雨中猫》是海明威于1925年在法国生活期间写的一个短篇。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度假。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对照这种修辞手法。小说中,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的追求是以一种自恋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女主人公强烈的自恋性才阻止了她对自己身份的有效探索。
陈惠良
关键词:身份
《巴黎圣母院》的对照艺术新论被引量:3
2010年
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核心是对照原则的充分运用和体现,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在人物形象、爱情世界以及情节环境等方面大量运用对照描写手法,凸显了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魅力。
徐少邱林贞燕
关键词:雨果《巴黎圣母院》爱情

相关作者

郭国良
作品数:47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布克奖 小说 访谈录 斯威夫特
林明华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离骚》 飞鸟集 对照艺术 美与丑 历史画卷
昝圣骞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词体 声律 词学 民国 词社
王硕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
研究主题:《巴黎圣母院》 对照艺术 人物描写
周文娟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毁灭》 法捷耶夫 毁灭 对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