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0篇“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相关文章
-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法治路径探究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
- 党的二十大提出继续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法治路径探究,旨在导入法治工具提高宗教事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目前既有研究中,以宗教中国化的研究方向居多,侧重于法...
- 马亚菲
-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法治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遵循“六个必须坚持”被引量:1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法论和根本遵循。
- 张祎娜
- 关键词:人民至上方法论
- 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宗教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从根本上肃清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宗教的影响,割断了宗教同旧社会旧制度的联系。梳理和总结这一时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程及经验,对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 杨宗儒
-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奋斗历程
- 始终坚持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2022年
- 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中国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既有本土宗教道教,也有中国化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这些中国的宗教在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在保持基本教义义理的条件下,始终与我国社会相适应,适应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从其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本宗教思想的精神与内核,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宗教观念和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行为或活动、宗教组织和制度,坚持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传播方式、修持方式、礼仪规范和宗教艺术等,并深入到信教群众的生活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
- 李德成
- 关键词:礼仪规范宗教行为宗教感情宗教观念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
- 2022年
-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
- 张雪松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背景
-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被引量:1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总纲要。今年本刊专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全面""九个必须"来约请党政队伍、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宗教学研究队伍的有关人士,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行笔谈,以推动会议精神贯彻走深走实。本期专题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题展开。
- 阿拉坦敖其尔
- 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界代表人士宗教学研究
-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2022年
- 202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九个必须”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战略指导意义重大,思想引领作用深远。
- 胡诚林
- 从“和”的角度理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马玉飞
- 关键词:奋斗目标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2022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就宗教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用“九个必须”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其中“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就必须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五个认同”,支持各宗教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逐步形成中国特色,成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文章归纳梳理了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并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必须尊重宗教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引导宗教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特点,跟上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
- 参看加
-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
- 中国共产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经验研究
- 2021年
- 在中国共产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对宗教的科学认识 是思想基础,完备的要求是基本遵循,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丰富的方式方 法是手段支撑。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引导经验分别通过科学回答为什么 要对宗教开展引导,依据什么要求开展引导,党如何加强引导工作,依托哪 些手段开展引导这四个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丰富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 田伟杨平
- 关键词:宗教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