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0篇“ 学术成果评价“的相关文章
2003—2022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学术成果评价
2024年
通过与旅游相关的50组检索词在CNKI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数据库和CSCD数据库中检索出2003—2022年收录的旅游类学术期刊文章,经查重和筛选最终得到33106篇旅游学术论文,以此作为研究的总样本框。这些旅游学术论文涉及1167种学术刊物、4727所机构以及29408名作者。文章分别对刊载旅游学术论文的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论文数量(分值、频次)、影响力(h指数、g指数)等指标的评价和排行。在数据处理上,应用了VBA预处理文件格式和编码计算,更加全面准确地进行期刊、学者以及机构的评价,为学术评价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2003—2022年Top 50刊载旅游学术论文期刊”“2003—2022年刊载旅游学术论文h指数≥15的期刊及其g指数”“2003—2022年分值Top 100旅游论文作者”“2003—2022年发表旅游论文h指数≥13的作者及其g指数”“2003—2022年分值Top 100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2003—2022年发表旅游学术论文h指数≥20的机构及其g指数”6个表格中。此外,在研究中还引入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的“三高”论文指标,这个指标是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基于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按论文被引频次、引证标准化指数和下载频次遴选出学科前1%(同年度同学科同种文献类型中前1%的论文)的论文即为高被引论文、高引证标准化指数论文及高下载论文,简称“三高”论文,即为高影响力论文。文章基于三大学术论文数据库,以50组检索词为依据,全样本地选取研究对象,较为全面系统地勾勒了2003—2022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成员学术研究的概貌和相关的指标评价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学术评价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张凌云邓媛元张斌黄倩陈岩英黄晓波刘鲁
关键词:旅游学术评价学术共同体H指数G指数
自然评价: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学术成果评价模式重构被引量:4
2023年
学术成果评价作为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期刊评价、机构评价等活动的基础,是学术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科研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评价模式存在“同行评议黑箱”“引文动机模糊”“评价数据间接且片面”等弊端,阻碍了学术创新,也与当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相悖。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上的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在机器翻译、文本分类、文本摘要、情感分析、问答系统等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传统学术成果评价模式的革新带来契机,为实现更加科学、多元与智能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充分可能。基于对现有学术成果评价模式不足与人工智能应用契合度的分析,文章提出学术成果评价新模式--自然评价。自然评价模式是人工智能与学术成果评价的深度融合,既是对以往同行评议、文献计量、网络计量、替代计量等传统评价模式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也是一种突破与革新。具体而言,自然评价是基于学术共同体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自然产生的全量化的学术痕迹大数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术成果知识内容和学术共同体学术痕迹数据的语义理解与自动分析中,从而动态形成评价判断,并服务于知识创新与学术进步的一种评价模式。因其评价过程以自然形成为主、人为干预很少,故而命名为“自然评价”。文章从学理层面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下自然评价的技术逻辑、价值遵循与未来展望。就技术逻辑而言,自然评价以各类学术活动中的自然产生的痕迹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支撑智能抽取数据中的语义并生成评价判断,通过算力赋能提升评价的精准度和效率。就价值遵循而言,自然评价秉持质量为先、公正为基、全面为要的价值原则,力求突围“数字规训”陷阱,破除“人情�
杨红艳杨红艳徐拥军
关键词:学术成果评价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核心科研团队学术成果评价与研究主题分析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科研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助于促进学科交流共同发展。当前科研发展势头强劲,为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学者间合作交流日益加强。因此,本文运用图书情报领域的方法对我国肿瘤靶向治疗...
李维旭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主题分析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在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资源配置中长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其固有的代表作甄选与认定偏差、单篇成果评价高成本、同行评议专家人情因素等问题,却是困扰学术界和管理界的痼疾。近几年,随着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探索新的评价思路与评价模式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也在呼唤创新综合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方案。知识管理系统兼具管理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特征,属于综合性交叉领域,人文管理范式和科学技术范式是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的两个重要维度,其内嵌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理念,正对应着代表性学术成果的外在文献属性与内在知识属性。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国内外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状况,在概念解读与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视域下的代表性学术成果甄选与评价研究框架,包括具体的研究路径、内容主题与思路方法等,以便开展进一步的后期研究与实践探索。
任全娥
关键词:知识管理
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角度看教育学学科学术成果评价
2022年
复印报刊资料有148种期刊,每年从国内公开出版的近4000种期刊(含集刊)和报纸上搜集、精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和相关信息,由学科专家和学术编辑共同遴选,并按学科门类进行转载,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体系化的精品刊群。复印报刊资料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所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对于一些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和边缘性学科,也有综合类期刊相对应。“精选千家报刊”的特性使其从诞生伊始就具备了“评”的雏形。
宣小红
关键词:复印报刊资料二级学科教育学学科学科专家学科门类
学术成果评价指数及个体相关因素评析——以2015年我国毕业的体育学博士为例
研究背景:学术成果评价指数不仅可以作为评价一位学者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本文选择的H指数和G指数常用于评价各学科学者、期刊、学校和机构等的学术影响力。博士生的培养既是...
张华玉
关键词:H指数G指数体育学
破“五唯”政策视角下的学术成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了多个破除“五唯”不良倾向的政策文件,特别强调要破除学术成果评价中的“五唯”导向。那么,我国学术成果评价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梳理已有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学术成果评价容易受到作者个人和单位级别的影响;学术成果评价与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相联系;单位的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影响;交叉学科学术成果评价存在盲区。分析认为:全球各评估机构发布学术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国家、省部级及各级教学科研单位制定的学术成果评价制度,按照学科专业细分学术成果的相关制度等,均是造成不良评价倾向的诱因。为此,笔者借鉴发达国家学术成果评价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学术成果评价的目的,建议重新审视我国学术成果评价制度,不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进而完善我国学术成果评价方法,鼓励创作出有价值、高水平的原创学术成果
陈敏王轶
关键词:学术成果学术评价
立足中国 引领学术 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应坚持主体意识、价值引领、本土适用、多元包容四个根本原则。[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梳理出由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共三级十二项组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其组成、内涵和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杨红艳戴鹏杰钱蓉杨英伦李晓彤
关键词:学术评价政治标准学术标准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
2021年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的关键问题分析。现阶段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这一论题,有其逻辑合理性,也符合现实需求,其关键问题是,既要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又要彰显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的中国特色。
杨红艳戴鹏杰钱蓉
关键词:学术成果评价
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图书情报学认知与阐释被引量:6
2021年
代表作评价属于面向社会现实问题的跨学科领域,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图书情报学、科学研究与管理等主题。在图书情报学认知下,通常的代表作评价是指狭义上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即围绕学术成果开展的代表作甄选与评价,其概念内涵天然地蕴含着图书情报学的核心要素——知识、文献、序化、优选与测评等。从图书情报学的视角对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进行认知与阐释,可以看出图书情报学对代表作甄选与评价的方法贡献。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与学术交流模式下,学术成果的存在形式和评价需求变得日益多元化和精细化,传统的文献计量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知识单元提取和创新性测评将成为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图书情报学新视角,探索实现深入知识层面的知识管理范式评价将成为代表作甄选与评价的实施路径与发展趋势。
任全娥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

相关作者

丁明刚
作品数:49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 文字复制 出版物缴送 多版化 图书馆服务
张天文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艺术院校 学术成果评价 学术成果 教学改革 专业教师
袁卫
作品数:98被引量:87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研究主题:统计学 统计案例 统计教育 趣味 数据挖掘
林英泽
作品数:29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物资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流通产业发展 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 商贸物流
张卫滨
作品数:2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研究主题:学术成果评价 同行评议 哲学社会科学 互动研究 经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