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5 篇“ 失活机理 “的相关文章
RFCC分子筛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及抗失 活 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4年 催化裂化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炼油工艺之一,其中高活 性沸石催化剂是重油催化裂化的关键。但重油的复杂组成和恶劣的反应环境使沸石催化剂易失 活 ,不利于重油转化和产品质量提升。本文综述了沸石催化剂在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失 活 机理 ,阐明了其抗失 活 方法,如金属负载改性、结构调控、尺寸调控及添加剂使用等。 周小钰 么秋香 孙鸣 谢雨欣 杨志凡关键词:重油 催化裂化 沸石分子筛 失活 面向工业应用的焦炉煤气预加氢脱硫催化剂失 活 机理 2024年 以焦炉煤气深度净化过程使用的预加氢转化新鲜催化剂和失 活 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对新鲜催化剂和再生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HDS)活 性评价,并采用N_(2)-吸脱附仪、X射线衍射、Raman光谱、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高频红外碳硫仪进行表征,深入研究了预加氢转化催化剂的积炭失 活 机理 。研究结果发现,积炭覆盖催化剂表面活 性位和堵塞催化剂孔道是导致预加氢转化催化剂失 活 的主要原因,同时积炭过程伴随活 性组分(Fe和Mo)流失 及再生过程中催化剂的烧结对催化剂失 活 也有贡献;积炭的形态以球形石墨化碳为主,其分布形式从催化剂内部向外逐渐增加;除异形条状和五齿球的失 活 催化剂外,其他催化剂再生(600℃,空气气氛)后可继续使用,再生后催化剂加氢活 性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的下降及活 性组分的流失 。 谭天兵 秦志峰 李乃珍 常丽萍 武蒙蒙 于峰 吴琼笑 陷艳莉 景建宁关键词:焦炉煤气 加氢脱硫 失活机理 碳四烷基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失 活 机理 和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氯铝酸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催化剂已用于催化碳四烷基化反应生产高品质汽油。然而,在长周期烷基化反应过程中,离子液体的催化活 性逐渐下降,因此,明晰催化剂失 活 机理 并恢复其催化活 性对保证烷基化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综述了碳四烷基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和再生方法,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组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离子液体中Br?nsted酸和Lewis酸中心的失 活 原因,烷基化副反应生成的酸溶油是Lewis酸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重点讨论了酸溶油的组成、结构及其与离子液体的作用机理 ,对比分析了从离子液体中脱除酸溶油的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了失 活 离子液体的活 性恢复策略。 李亚兴 张睿 刘海燕 刘植昌 孟祥海关键词:失活机理 再生方法 加氢脱硫催化剂钠中毒失 活 机理 2024年 钠中毒失 活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元素分析、孔结构和酸性质表征结果证实酸量的显著降低是钠中毒催化剂失 活 的原因,而非积炭或杂质堵塞孔道。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和脱硫活 性评价结果证实钠中毒强化了MoO3聚集现象,且活 性金属的还原温度随着钠沉积量增加而提高,脱硫活 性降低。催化剂失 活 机理 是对于含取代基芳环的大分子硫化物,无法通过直接脱硫途径脱除,必须是先芳环加氢饱和后再脱硫。钠中毒催化剂酸量的下降使其加氢能力降低,催化剂因此失 活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表征证实Na杂质沿催化剂径向均匀分布,催化剂对Na杂质无明显吸附效果,少量Na杂质即可穿透整个催化剂床层,导致工业装置运行周期显著下降。 孙进 陈晓贞 刘名瑞 刘丽 牛世坤 郭蓉关键词:加氢脱硫 失活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及预防措施进展 2024年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作为降低大气中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然而,作为SCR核心的钒钛基V_(2)O_(5)-WO_(3)/TiO_(2)SCR催化剂在长期运行中会遭遇失 活 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故对其失 活 机理 和预防措施展开研究意义重大。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及其预防措施。认为催化剂的失 活 主要是由高温环境和烟气中的灰尘、碱(土)金属、酸性气体、重金属等通过物理或者化学作用造成的。为减缓催化剂失 活 ,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从预除尘、催化剂改进和SCR系统优化三个方面综述了其预防措施。对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失 活 过程的组分变化,还能为催化剂的失 活 预防和新型催化剂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为延长V_(2)O_(5)-WO_(3)/TiO_(2)SCR催化剂稳定工作时间和回收废SCR催化剂提供了参考。 靳嘉浩 蔡宗英 梁精龙 宋少飞 曹卫刚关键词:失活 预防措施 废润滑油加氢催化剂失 活 机理 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废润滑油加氢催化剂失 活 机理 。方法以NiMo/γ-Al_(2)O_(3)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加氢前后的催化剂和油品进行表征分析,从而找出催化剂失 活 的原因。结果该催化剂的初始加氢活 性很好,对硫(S)、氮(N)及氯(Cl)3种杂元素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83.6%、81.7%和99.7%。但随着反应的进行,从第4周起,催化剂活 性下降严重。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反应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大幅下降,且反应后催化剂成分中硅含量显著增多。结论造成催化剂活 性下降的原因并不是活 性金属纳米颗粒的流失 ,也不是催化剂微观结构的破损,而是随着加氢反应的进行,一方面,油品中的硅加氢后沉积在催化剂表面,致使活 性位点被覆盖而无法与反应物接触;另一方面,在固定床管路中堆积的硅限制了传质传热效率,降低了反应活 性。 王成 吴伟 奚亮 李海明 王福江 张鹏关键词:废润滑油 加氢 失活 浸渍活 性炭吸附放射性碘甲烷后失 活 机理 研究 2024年 核电站通风净化系统采用浸渍活 性炭(IMAC)吸收核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气态碘,以确保环境及人员安全。IMAC长时间连续使用后吸附效率明显下降。明晰IMAC的失 活 机理 ,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及后续高值化利用研究意义重大。选用基炭、浸渍活 性炭、失 活 活 性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探讨了IMAC失 活 前后的变化规律,推断其失 活 机理 。结果表明:IMAC主要活 性组分三乙烯二胺(TEDA)部分与碘甲烷发生反应生成四铵盐,且TEDA易分解,含量减少90%以上。环境中的氧化性物质和IMAC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活 性炭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同时微孔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由85%下降至40%以下,碘甲烷吸附场所减少。以上原因造成IMAC表面结构改变,活 性位点减少,导致其吸附效率下降。 张佳倩 王坤俊 杨超 杨颂 上官炬 上官炬 刘守军关键词:浸渍活性炭 碘甲烷 失活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acetone to isobutene conversion over Y/Beta catalyst 2024年 The conversion of acetone derived from biomass to isobutene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s.In comparison with Brønsted acidic catalyst,Lewis acidic catalyst could exhibit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with a higher isobutene selectivity.However,the catalyst stability remains a key problem for the long-running acetone conversion and the reasons for catalyst deactivat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up to now.Herein,the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Lewis acidic Y/Beta catalyst during the acetone to isobutene conver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acetone-temperature-programmed surface re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in situ ultraviolet-visible,and ^(13)C cross polarization magic angle spinn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A successive aldol condensation and cyclization were observed as the main side-reactions during the acetone conversion at Lewis acidic Y sites.In comparison with the low reaction temperature,a rapid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larger cyclic unsaturated aldehydes/ketones and aromatics could be observed,and which could strongly adsorb on the Lewis acidic sites,and thus cause the catalyst deactivation eventually.After a simple calcination,the coke deposits could be easily removed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be well restored. Chang Wang Tingting Yan Weili Dai钾改性氧化铝基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失 活 机理 被引量:2 2023年 天然气、油田伴生气、高炉煤气等化工生产过程中伴生COS气体,不仅会腐蚀管道和毒害催化剂,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健康。COS催化水解反应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的将COS脱除,是最具应用前景的COS脱除技术之一。碱金属元素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子供体性质、表面碱性和静电吸附等特性,常被用作助催化剂以提高Al_(2)O_(3)的COS催化水解性能。近年来,以钾为助剂改性的Al_(2)O_(3)催化剂(K_(2)CO_(3)/Al_(2)O_(3))在COS催化水解反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负载在Al_(2)O_(3)上的K物种的组成复杂,目前研究者对K_(2)CO_(3)/Al_(2)O_(3)催化剂上COS水解机理 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本论文通过湿法浸渍法合成出一系列钾盐和钠盐改性的Al_(2)O_(3)催化剂,并利用各类先进的表征技术对这些催化剂进行分析。活 性测试表明,以K_(2)CO_(3)、K_(2)C_(2)O_(4)、NaHCO_(3)、Na_(2)CO_(3)和NaC2O4改性Al_(2)O_(3)催化剂均有助于COS的水解。其中K_(2)CO_(3)/Al_(2)O_(3)拥有最佳的COS水解性能,连续运行20 h后其COS转化率仍高于~93%,远远优于未改性的Al_(2)O_(3)(~58%)。我们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明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化学结构特征,阐明了H_(2)O分子在K_(2)CO_(3)/Al_(2)O_(3)上的水解作用机制。原位红外表明COS在K_(2)CO_(3)/Al_(2)O_(3)上的水解过程中形成了硫代碳酸氢盐中间产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证明催化剂的失 活 主要是因为催化剂表面积累了硫酸盐和单质硫。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水蒸气含量对COS水解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H_(2)O和COS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存在竞争吸附,过量的H_(2)O会引起催化活 性的下降。上述研究表明,K_(2)CO_(3)/Al_(2)O_(3)催化剂上COS水解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形成了HO-Al-O-K界面活 性位。更为重要的是,所制备的催化剂都是在模拟工业工况条件下进行的,这为后续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宝� 雷淦昌 郑勇 曹彦宁 沈丽娟 沈丽娟 梁诗景 詹瑛瑛 江莉龙关键词:羰基硫 催化水解 失活机理 三聚氯氰制备过程中活 性炭催化剂失 活 机理 研究 2023年 三聚氯氰的合成主要采用氯氰单体在催化剂活 性炭作用下高温聚合反应而得。探究三聚氯氰制备过程中,活 性炭催化剂的失 活 机理 ,对延长催化剂反应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准备SPTGA型分析仪等实验设备,通过设置干燥脱水时间以及N_(2)流量条件等10项测试条件,完成三聚氯氰制备过程中活 性炭催化剂失 活 机理 实验。测试表明,三聚氯氰制备过程中活 性炭催化剂的失 活 与其表面微孔孔径、制备环境酸碱度、金属物质含量存在直接关系,需要控制这些因素才能发挥活 性炭催化剂在三聚氯氰制备过程中的更高效能。 白锡良关键词:三聚氯氰 失活机理 催化剂 活性炭制备
相关作者
马中义 作品数:103 被引量:166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催化剂 费托合成 丙酮 反应器 CO 沈家铨 作品数:6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SCR催化剂 失活机理 失活 定位信息 空预器 杨晓宁 作品数:36 被引量:145 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火电厂 SCR催化剂 催化剂 燃煤电厂 脱硝催化剂 赵胤 作品数:116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催化剂 异丙苯 分子筛 丙酮 MCM-49分子筛 潘琦 作品数:13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八角莲 五氟乙烷 鬼臼毒素 离体快繁 失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