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0篇“ 多间隙感染“的相关文章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老年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全麻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行全麻插管下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并置入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6例术中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22例予以生理盐水对照。对比2组术后是否发生谵妄、苏醒时的质量、疼痛评分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试验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vs 9.1%,P<0.05)。2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状态更加稳定、躁动减少、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心率、血压变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8 h、1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 h、48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在全麻下行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术后谵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减轻疼痛、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 肖剑锐赵三军于新馨陈书军胡燕陈宇轩
- 关键词: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全麻谵妄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同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预防性气管切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9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发生率为4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感染至就诊时间、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全身疾患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验项目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是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同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感染至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合并糖尿病、结缔组织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等因素有高相关性,临床上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和重视。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是否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以保证患者的气道安全。
- 聂廷洪王俊杰齐海涛高丽荣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气管切开气道管理
- 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急危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急危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收治的98例急危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效果突出,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和疼痛程度,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
- 于娟陈仕红
- 关键词:优质护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疼痛情绪状态满意度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同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同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防性气管切开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行预防性气管切开33例,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感染到院就诊时间、呼吸不畅、合并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手术同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均有关,需重视早期预防管理。
- 徐飞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气管切开影响因素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促炎及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促炎及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切开引流,研究组进行VSD负压引流,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创面疼痛程度、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创面愈合相关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指标(脓肿最大径、张口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 d、3 d、7 d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PCT及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D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EGF、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脓肿最大径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张口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可有效减轻创面疼痛程度,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改善创面愈合相关因子水平,促进创面修复,疗效显著。
- 周云龙胡江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VSD负压引流促炎因子
- 1例戊糖片球菌所致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 2024年
- 目的:分析戊糖片球菌所致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戊糖片球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某患者因“咽部疼痛6 d,伴咳痰、发热、吞咽困难、张口受限”,至医院急诊就诊,医生检查后考虑为颈部多间隙感染伴胸壁脓肿,随后收入耳鼻喉科;入院第1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置引流管排脓,取脓液行微生物培养,同时经验性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奥硝唑;第5天,脓液中培养出戊糖片球菌,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后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氨苄西林;第8天,患者左侧胸壁仍有肿胀,遂行二次手术,并置引流管排脓;随后的3周内,患者脓肿逐渐消失,创面逐渐恢复,且未见渗血及红肿,基本治愈。结论:戊糖片球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加之存在较严重的脓肿形成,医生和药师应充分重视,并综合运用内外科手段,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 龙江美刘蕾倪茂美叶惠平钱鑫
- 关键词:戊糖片球菌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
- 摩根摩根菌引起口底多间隙感染及纵隔脓肿一例
- 2024年
-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随着诊治水平及有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本病已极其罕见。但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及并发症发展快速凶险,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一例由摩根摩根菌引起的口底多间隙感染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黄云帆张志坚彭礼波陈阳
- 关键词:摩根摩根菌口底多间隙感染纵隔脓肿
- 1例颌面多间隙感染合并气道梗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颌面多间隙感染合并气道梗阻患者手术后的护理。通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做好伤口及引流护理、气道细节化管理、血糖个性化控制、予以营养支持、体位指导和心理干预,经过20天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 王颖
- 关键词: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气道梗阻护理
- 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DNM分为继发组40例、非继发组291例,分析DNM现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NM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对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331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DNM为40例,继发率为12.08%,继发组40例患者共分离出40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7株,67.5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积气、咽旁间隙、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为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继发DNM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30.879+合并糖尿病×2.193+CRP水平×0.236+积气×4.387+咽旁间隙×3.2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当Logit(P)>0.082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95,诊断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94.85%。结论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DNM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构建的模型对DNM的预测价值较高,临床可针对此及时制定措施以预防DNM的发生。
- 苏朝敏田茂琴刘雨丹徐露叶曹长兴
- 关键词: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纵隔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一种用于颌颈部多间隙感染双套管引流冲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颌颈部多间隙感染双套管引流冲洗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的输入接口固定连接有转接管,转接管远离负压吸引器一端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上开设有通孔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
- 廖涛
相关作者
- 蔡协艺

- 作品数:137被引量:5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 多间隙感染 髁突 关节镜
- 张伟杰

- 作品数:62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 微血管减压术
- 姜滨

- 作品数:24被引量:1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 颞下颌关节 囊内骨折
- 周龙女

- 作品数:69被引量:3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重症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脓毒症
- 杨驰

- 作品数:826被引量:1,63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髁突 颞下颌 导板 关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