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9篇“ 复位后“的相关文章
- 切开复位与关节镜下复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后内侧切口缝线桥固定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9例采用后内侧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带线铆钉缝线桥固定(切开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7~50岁,平均(33.60±5.62)岁。17例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缝线绑扎骨块后前方悬吊固定(关节镜组),男8例,女9例;年龄21~45岁,平均(34.60±6.5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后膝关节肿胀时间以及骨性愈合时间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60±5.49)个月。关节镜组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二次清创后愈合;其余35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复位丢失、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内血肿等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以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长于切开组,术后VAS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后内侧切口缝线桥固定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关节肿胀及疼痛均较轻,更利于患者早期锻炼。
- 葛满意张旺旺郭艳宇牛金龙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
- 天窗MCU复位后异常的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汽车天窗控制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天窗MCU复位后异常的处理方法。一种天窗MCU复位后异常的处理方法,初始化MCU→读取天窗位置信息→读取复位状态机→循环执行任务→设置复位状态机,正常情况下软件进入循环执行任务部分...
- 江留胜刘亚群吴延刚
- 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的护理干预
- 2024年
- 对耳石症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同时展开护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 自2023年7月--2024年3月期间130例患者为例,均诊断为耳石症,以信封随机抽取法分组,各65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并对比组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数值观察组的更高;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耳石症患者行手法复位方法治疗,而通过精心的护理和干预后,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 何晓兰
-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护理干预
- 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90例BPPV患者根据有无残余眩晕症状分为残余组和无残余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复位次数、发病季节为影响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部分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可出现残余症状,病程、复位次数、发病季节等因素与残余症状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并给予科学的干预。
- 王付玉王亚茜陈志东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影响因素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康复治疗
- 2024年
-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耳石复位治疗,观察组在耳石复位后采取药物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通过耳石复位治疗后,采取药物进行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得到有效恢复,值得推广。
- 庄怀鹏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康复治疗
- 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耳石症手法复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法复位后是否有残余头晕分为有残余头晕组(20例)和无残余头晕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有残余头晕组患者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及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占比均高于无残余头晕组,复位前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复位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均高于无残余头晕组(均P<0.05);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起病时间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复位前DHI评分高及复位前HADS评分高是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有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症、复位后无药物治疗、复位前DHI评分高及复位前HADS评分高是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评估和监测。
- 师垒朱润秀
-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
- 耳石症患者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4年
- 探究耳石症病人进行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收入的160名耳石症开展手法复位的病人,参照有无出现残余头晕,将所有病人划分为参照组(n=100)及实验组(n=60)。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长及临床表现等基本信息,分析影响耳石症病人进行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长及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发生无显著关联(P>0.05),复位前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得分、是否合并高血压、复位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及复位后是否开展药物治疗是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发生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复位后开展药物治疗、复位前DHI得分较高、复位前HAMA得分较高是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耳石症病人进行手法复位后,发生残余头晕的有关危险因素复杂,其中合并高血压、复位后开展药物治疗、复位前DHI得分较高、复位前HAMA得分较高会增加病人完成手法复位后产生残余头晕的风险,值得应用。
- 朱倩倩宋阳张庆梅
- 关键词:耳石症手法复位
-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研究进展
- 2024年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不断增长。目前手法复位是其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缺点是复发率极高,且伴有残余症状,眩晕是其最主要的残余症状(residualdizziness,RD),发病率为31%~61%,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短则几天,多则几周[1]。西药多是对症处理,但难以根治。近几年研究发现,中医在治疗RD中具有关键作用,故笔者对近年中医治疗RD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治疗RD的中医方法种类繁多,且效果优于西药。其常用的中医方法有以下几种:中药、针刺、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竹罐、艾灸、推拿等。以下是中医疗法治疗RD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和新方向。
- 刘艳春吴丽思徐红霞汪常伟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2024年
- 分析近5年国内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BPPV)后残余症状(RD)的临床研究概况,论述中西医治疗RD的优势,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38篇,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RD是BPPV复位后出现的非体位性平衡障碍,发病率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药和抗焦虑药,非药物治疗为包含前庭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但两者均有其局限性。中医学将RD归属于“耳眩晕”范畴,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改善残余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文章针对近年来中西医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 张文王漾孙志超孙麦青王乐叶放蕾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可能导致BPPV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降低再发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BPPV并治愈的170例患者。随访2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0例)和未复发组(100例)。统计患者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复发患者中,复发1次39例,复发2次27例,复发3次及以上的患者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1.623,95%CI:4.104~20.634,P<0.001)、焦虑(OR=4.200,95%CI:1.186~14.873,P=0.026)、疲劳(OR=5.025,95%CI:1.771~14.255,P=0.002)、睡眠障碍(OR=4.080,95%CI:1.152~14.447,P=0.002)、外伤(OR=4.802,95%CI:1.692~13.622,P=0.023)以及合并高血压(OR=4.938,95%CI:1.740~14.009,P<0.001)均是BPPV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和吸烟史与是否复发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性别、焦虑、疲劳、睡眠障碍、外伤以及合并高血压是BPPV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BPPV复发的管理和预防提供参考。
- 刘斌许笑天符雪涛王英歌刘雨霏唐铁钰
-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复发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郑新民

- 作品数:332被引量:92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大鼠睾丸 复位后 单侧隐睾 隐睾 生殖细胞凋亡
- 杨志伟

- 作品数:124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大鼠睾丸 复位后 睾丸扭转 单侧隐睾 生殖细胞凋亡
- 李世文

- 作品数:279被引量:7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大鼠睾丸 单侧隐睾 复位后 睾丸扭转 生殖细胞凋亡
- 胡礼泉

- 作品数:325被引量:1,079H指数:1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 阳萎 单侧隐睾 生殖细胞凋亡
- 郑航

- 作品数:99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复位后 生殖细胞凋亡 大鼠睾丸 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