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40篇“ 处置库“的相关文章
一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动态感知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动态感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监测要素;步骤2:建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规则;步骤3:建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判据;步骤4:获得处置...
赵永安高敏王鹏李翰波黄树桃
岩洞处置围岩胶体对Sr^(2+)的吸附性能研究
2024年
岩洞处置环境中,围岩作为阻滞放射性核素进入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在长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围岩胶体增大了核素迁移的风险。本文以围岩胶体和处置处置的Sr^(2+)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围岩胶体稳定性及胶体对Sr^(2+)的吸附性能研究。稳定性研究表明:pH、温度及岩洞处置地下水中部分离子均对围岩稳定性有影响,围岩胶体在处置地下水环境中拥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吸附试验,考察了时间、pH、不同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围岩胶体吸附Sr^(2+)在12 h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41.79 mg·g^(-1);碱性环境下,吸附量随pH而增大;不同离子均对围岩胶体吸附Sr^(2+)有抑制作用,其阳离子抑制作用大于阴离子。围岩胶体对Sr^(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阳刚冷阳春沈统庹先国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岩洞型处置充填材料的作用和功能研究
2024年
充填材料是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岩洞处置的重要工程屏障之一,明确其在处置中的作用和功能是进行充填材料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调研国际上处置所用充填材料,分析充填材料在处置的作用和功能,提出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岩洞型处置充填材料的选取原则。
刘锋王旭宏吕涛夏加国李昶
关键词:处置库充填材料
膨润土胶体在处置围岩裂隙中的扩散模型研究
2024年
为了预测膨润土胶体在甘肃北山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围岩裂隙中的扩散过程,提出了综合考虑膨润土胶体颗粒自重与水化力的扩散模型。研究了钠离子浓度、水化力、胶体颗粒自重以及蒙脱石体积分数对膨润土胶体的扩散过程和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膨润土胶体的扩散速率与扩散距离均减小。胶体颗粒自重越大,对扩散的影响越大。随着扩散的进行,水化力对扩散的影响逐渐减小,范德华力和扩散双电层力对扩散的影响逐渐增大,膨润土胶体的扩散系数整体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当蒙脱石体积分数较小时(φ<0.45),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扩散系数整体上逐渐增大;当蒙脱石体积分数较大时(φ>0.45),钠离子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较小。
陈宝向平邓荣升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场址筛选地球物理调查研究
本书是作者承担国家国防科工局“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西北地区黏土岩地段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预选地段地球物理调查研究”课题的成果总结。主要介绍作者在内蒙古塔木素和苏宏图两个高放废物黏土岩预选区开展的地...
邓居智
高放废物处置温度场解析
2023年
高放废物处置的温度场分布特征是处置安全性能评估和尺寸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KBS-3V型处置概念设计,建立了单废物罐的轴对称2维传热模型.首先,借助有限傅里叶正弦变换、分离变量法和冲量定理法得到单废物罐放热条件下围岩任意点的温度解析表达式,通过与已有的半解析解和线热源解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在岩壁温度上叠加缓冲层温度差的方法得到废物罐表面温度,然后分析了废物罐近场温度演化规律;最后,对材料热参数、核废物衰变参数以及几何参数对废物罐表面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物罐近场温度在前2年快速上升并达到峰值,之后温度随处置时间缓慢下降;缓冲区温度梯度较大,而围岩区温度梯度较小;缓冲材料和围岩导热系数越大、缓冲层厚度越薄、核废物燃烧值越小、冷却时间越长,则废物罐表面温度越低;膨润土颗粒层厚度对废物罐表面温度的影响大于膨润土块层厚度,这是因为颗粒层材料导热系数较低.
何路强周祥运孙德安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传热模型温度场解析解
世界各国高放废物处置进展研究
核能发电已经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各核电国家都有大量反应堆卸出的乏燃料贮存在水池中。随着乏燃料卸出量的增加,多国面临贮存容量告急的问题。一些国家考虑建造干式贮存设施来增加贮存容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造高放废...
陈思喆邓晨阳赵远
关键词:高放废物
处置概念设计比选评价研究初探
2023年
按照“选址—地下实验室—处置”的“三步曲”式研发战略,我国首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已顺利开工建设。为了满足处置选址阶段安全评价要求,同时为地下实验室实验设计提供支撑,发展适用于地下实验室场址的处置概念设计已成为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各国处置研发过程中,普遍采用系统方法对不同概念设计进行比较,以确认或完善其设计。本研究基于对瑞典、芬兰、美国和英国等国相关研究的调研,对比了不同国家处置概念设计比选评价方法与评价准则,分析表明:各国相关研究具有形式严谨、评价分阶段、评价准则综合性强和决策具有灵活性等共同特征,同时,在比较前提、候选方案和评价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调研分析结果,提出主要建议如下:1)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经验,从长期性能与安全、工程技术,以及成本和场址有效利用三方面,建立我国处置概念设计评价方法与评价准则。2)基于地下实验室场址条件和我国源项特征,开展概念设计比选评价研究,提出适用于地下实验室场址的处置概念设计。
刘旭东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处置黏土围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数值分析
2023年
深地质高放射性废物处置运营过程中,围岩通常处在复杂的温度-渗流-应力多场共同影响的地质环境中,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合理地确定高放废物处置硐室间距范围对处置设计和长期安全稳定性评价尤为重要。基于国内外研究资料,针对塔木素预选区高放废物处置黏土围岩,使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计算了4种不同的硐室间距,并通过对围岩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和变形场进行对比分析,对高放废物处置硐室间距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渗流-应力三场耦合作用下,高放废物处置黏土围岩相邻硐室间距最优设计值为10~12 m;当硐室间距小于10 m时,废物罐中心温度峰值超过了最高温度设计值100℃,当硐室间距大于12 m时,相邻硐室间的影响逐渐减弱,温度峰值逐渐趋近于单硐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黏土围岩硐室间距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张娟梁海安赵红亮仇岩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数值模拟
高放废物处置岩体不同条件下缓冲材料饱和机理研究
2023年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内最后一道人工屏障,其饱和过程对处置多重屏障体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高放废物处置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热-流-固耦合模型,模拟了饱和花岗岩体条件下缓冲材料饱和过程,并开展了岩体不同边界水压力、岩体裂隙对缓冲材料饱和过程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处置内缓冲材料外部、下部靠近花岗岩的区域饱和度率先增大,然后逐渐由外部向内部、下部向上部进入饱和状态。饱和花岗岩体边界水压分别为5、3和1 MPa时,缓冲材料达到饱和时间分别为28.9、45.63和110.72 a,随着花岗岩体边界水压的下降,处置单元内缓冲材料达到饱和时间将大幅增加。岩体裂隙的渗透率分别为1.098×10^(-17)、1.098×10^(-15)、1.098×10^(-13)和1.098×10^(-11)m^(2)时,缓冲材料达到饱和时间分别为22.69、22.09、17.34和17.12 a,岩体中裂隙的存在能够加快缓冲材料的饱和过程。
张奇张奇谢敬礼高玉峰曹胜飞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花岗岩

相关作者

王驹
作品数:446被引量:1,720H指数:30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处置库 甘肃北山
郭永海
作品数:152被引量:876H指数:17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处置库 高放废物 地下水 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刘淑芬
作品数:84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处置库 地下水 高放废物 处置库 地段
苏锐
作品数:217被引量:718H指数:14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 高放废物处置库 地质处置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地下水
刘月妙
作品数:199被引量:584H指数:17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膨润土 砌块 地质处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