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5篇“ 基因进化“的相关文章
- 2012⁃2023年度滨州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 2024年
- 为分析滨州市2012-2023年流感季节甲型H3N2流感的遗传和抗原特征,本文采集滨州市2012至2023年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选取45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代表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lign,MEGA分析基因进化特征。2012-2023年度监测标本10137份,季节性流感(甲型H3N2、甲型H1N1、BY系、BV系)病毒总阳性率16.2%,8个年度监测到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6%、1.6%、6.0%、0.1%、10.4%、7.3%、19.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902,P<0.001)。45株病毒的全基因组8个片段序列相似性中位数97.2%~99.0%。各片段均位于相应分支,未发现基因重配。HA基因上128(A-T-A-T),131(T-K-T-K),135(T-K-T),138(A-S-A)位点有回复突变现象。2012-2023年度滨州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监测到3次演化,位于4个主要分支,引起分支演化的HA基因的突变位点位于抗原决定簇,抗原漂移是引起分支演化的基础。
- 张丽芳尹秀升赵娜娜张静黄莹张美英
-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
- 2020—2023年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2020—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征,明确其基因变异规律及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导致的易感性变化。方法收集贵州省2020—2023年SARS-CoV-2感染阳性患者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316份。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通过Nextclade在线数据分析平台对下机数据进行分析,判定病毒型别与进化分支,分析其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情况及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成功获取259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共计59种进化分支。前期(2020年1—8月)病毒进化程度较为有限,主要为原始新冠毒株(Pango分型为B.1);第2阶段(2020年9月—2021年12月)主要以德尔塔(Delta)变异株(3个进化分支)为主,包含36~39个氨基酸变异,其中S蛋白约8~1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第3阶段(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主要以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56个进化分支)为主,约包含47~66个氨基酸变异,其中S蛋白约28~42个氨基酸突变位点。整体占比前3位的分别为:奥密克戎XBB重组体及其亚分支、奥密克戎BA.5.2及其亚分支、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结论2020—2023年贵州省SARS-CoV-2感染早期阶段发生的突变具有较高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亲和力及部分免疫逃逸能力,后期发生的突变则表现出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导致全人群免疫鸿沟逐渐增加。
- 庄丽柯倩郑菊吴萍蒋维佳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 2019-2022年我国部分地区鸡滑液囊支原体分离株基因分型及vlhA基因进化分析
- 2024年
- 为了解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最新感染情况,试验对2019-2022年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5个省份收集的152份疑似MS感染的鸡病料进行MS分离鉴定,对分离的M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vlhA基因5′端保守区域(76~421 nt)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9株MS菌株,除其中1株为E型外,其余28株均为L型;29株MS均处在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与国内流行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流行菌株亲缘关系较远。研究提示:近四年我国流行的MS菌株相对独立,各地流行菌株同源性较高。
- 翟路峰吴营霞金云云赵旭冉田克恭张云静逄文强
- 关键词:鸡滑液囊支原体基因型
- 植物miR396及其靶基因进化、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miR396是植物中一类保守的miRNA,通过切割/翻译抑制负调控靶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信号响应等过程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miR396和靶基因的功能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miR396的进化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期为深入探究miR396调控植物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等提供参考。
- 童嘉琳楼姝坪徐云敏朱祝军何勇
- 关键词:靶基因进化GRF
- 2009-2024年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 2024年
- 目的描述并分析山东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的多样性,探讨其遗传变异规律,为流感监测、疫情防控和疫苗株匹配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GISAID流感数据平台下载2009—2024年流感疫苗推荐株和各分支代表株的HA基因序列,与山东省分离的298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利用IQ-TREE在线工具的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MegAlign软件查看氨基酸位点变异,同时采用NetNGlyc 1.0在线软件预测HA基因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结果298株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同源性为91.2%~100.0%,序列进化分支随时间推移亲缘关系渐远,但进化方向与其他省份大致相同。HA基因氨基酸变异在各年度均有发生,抗原决定簇是其主要变异区域。结论山东省2009—2024年流感病毒分离株的HA基因仍处于不断进化过程,持续监测流感病毒流行趋势和进化方向对预警流感病毒大流行至关重要。
- 赵志红何玉洁吴巨龙宋绍霞孙林李忠王显军寇增强温红玲刘倜
- 关键词:血凝素基因遗传进化
- 鳜胰蛋白酶基因进化及启动子功能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胰蛋白酶与鳜(Siniperca chuatsi)开口时期活鱼食性之间的联系及鳜关键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鳜等11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胰蛋白酶基因进行数量、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q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及胰蛋白酶活性检测分析鳜关键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与鳜早期胰蛋白酶活性间的联系。结果显示,鳜基因组中共存在分布在4条染色体的6个基因座上的13个胰蛋白酶基因拷贝,多于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表明肉食性鱼类胰蛋白酶基因的扩增与其食物环境需求的高胰蛋白酶相适应。鳜在与人关键胰蛋白酶基因PRSS1直系同源的基因所处关键基因座2(包含SC7-LG17-21898及SC7-LG17-21899)和基因座3(包含SC7-LG17-21428、SC7-LG17-21429-1、SC7-LG17-21429-2、SC7-LG17-21430-1及SC7-LG17-21430-2)上出现基因扩增,且基因座3上扩增更为显著,其中鳜胰蛋白酶基因SC7-LG17-21430-2亚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亚型,推测其为鳜关键胰蛋白酶基因亚型。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构建的SC7-LG17-21430-2亚型启动区域的3个逐段缺失片段启动子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且−593 bp~+20 bp区域启动子活性最高,推测为启动子核心区域。此外,在该核心区域,发现PDX1这一与早期胰腺发育相关且在鳜仔鱼期几乎不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同时PDX1结合位点点突变后导致核心区域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胰蛋白酶活性检测显示3 dph鳜仔鱼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性低于同时期斑马鱼(Danio rerio)仔鱼,表明转录因子pdx1的低表达可能导致了鳜胰蛋白酶基因关键亚型SC7-LG17-21430-2的低表达以及胰蛋白酶的低酶活,因而鳜通过摄食活鱼苗来补偿内源性胰蛋白酶低活性,形成自开口起只食活鱼的奇特食性,为鳜活鱼食性形成机制的深入解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胡子俊卢宏亮赵晨雨何珊
- 关键词:胰蛋白酶食性酶活性启动子活性
- 2019—2022年铜陵市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9—2022监测年度铜陵市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选取2019—2022年度本实验室分离的22株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9—2022年铜陵市季节性流感主要以B型Victoria系流感为主,归属于V1A.3分支,其中2021—2022年分离的14株归属V1A.3a.2分支。与疫苗株相比,22株B型Victoria系流感的HA与NA蛋白均出现多个氨基酸变异位点,HA蛋白的四个主要抗原表位(120环、150环、160和190螺旋)均有变异,NA蛋白耐药位点未检测出变异,HA蛋白197 NETQ糖基化位点也发生改变。结论2019—2022年铜陵市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HA蛋白的氨基酸位点部分发生了变异现象,这可能导致抗原表位的漂移变化,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流感病毒变异监测。
- 张义华叶梦周马云李承宝金玲娟陈娟蔡亦红
- 关键词:B型流感抗原表位
- 昆虫TMED基因进化及家蚕TMED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跨膜p24(transmembrane emp24 domain,TMED)基因与哺乳动物的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生长发育和疾病发展等密切相关。然而,昆虫中仅有果蝇TMED的报道。本研究从基因组鉴定了家蚕、赤拟谷盗、烟草天蛾和意大利蜂的TMED家族基因,并发现1个α类、1个β类、1个δ类和多个γ类的TMED家族基因成员构成模式产生于膜翅目分化前昆虫的共同祖先,而果蝇类TMED家族成员构成在进化中形成了独特模式。昆虫TMED家族γ类基因进化速度较快,分化成了TMED6-like、TMED5-like和TMED3-like这3个独立的亚类。TMED5-like基因在膜翅目昆虫发生了丢失,在鳞翅目昆虫祖先中发生了复制,在果蝇类发生了重复。昆虫TMED蛋白除具有典型的TMED结构特征外,还有明显的信号肽。家蚕7个TMED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1个基因为单外显子,6个基因为多外显子。从幼虫组织克隆了家蚕7个TME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序列并登录到GenBank数据库。BmTMED1、BmTMED2和BmTMED6在家蚕各个时期和组织中均表达,所有基因都在家蚕4龄、5龄和丝腺组织中表达。本研究发现了昆虫的TMED家族成员构成模式、γ类分化特点以及它们的进化历史等,为进一步研究家蚕以及其他昆虫TMED基因提供了基础。
- 王春阳郭雨李海银陈萍
- 关键词:进化树家蚕
- 基于基因进化演化的未知网络威胁自适应发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基因进化演化的未知网络威胁自适应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网络威胁基因进化演化,以生成未成熟检测器;S2.在生成未成熟检测器后,对其进行自体耐受,进化为成熟检测器;S3.将所生成的成熟...
- 李涛李贝贝刘翱李汶珊兰小龙何俊江赵辉陈文
- 2014—2019年东莞市Ⅰ型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2014—2019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和血清型Ⅰ型登革病毒(DENV-1)基因型及E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9年东莞市各镇街医院上送的经临床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共962份,其中的729份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登革IgM抗体检测,全部962份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进行检测,核酸阳性样本中的血清型Ⅰ型样本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其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2014—2019年东莞市登革热7—11月为流行期,9—10月为发病高峰。检出IgM抗体阳性样本261份,阳性率35.90%。962份急性期血清中登革病毒核酸阳性362份,阳性率37.6%,其中DENV-1阳性311份,占85.9%。分离获得35株DENV-1毒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5株DENV-1分离株间核苷酸相似度为89.8%~100.0%,分属基因Ⅰ型、Ⅱ型和Ⅴ型,分别为29、1和5株。所有35株分离株与广州、浙江等地及越南、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当年或往年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2014—2019年东莞市流行的DENV-1优势型别为基因Ⅰ型。流行方式可能为广州等周边城市及东南亚国家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须警惕基因Ⅴ型DENV-1输入引起登革热暴发流行。
- 张莉萍方昌勇张巧利陈仲威黄勇李艳芬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基因相似度进化分析
相关作者
- 张亚平

- 作品数:457被引量:3,623H指数:3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线粒体DNA 引物 猪产仔数 MTDNA 性状
- 于黎

- 作品数:45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适应性进化 哺乳动物 食肉目 滇金丝猴 系统发育学
- 曹广文

- 作品数:386被引量:2,069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治疗 进化 死亡率 发病率
- 刘江

-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核糖核酸酶 基因进化 食肉目 基因重复 正选择
- 罗昌国

- 作品数:54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湖北海棠 苹果 避雨栽培 晚熟李 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