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6篇“ 地震地质构造“的相关文章
- 随掘地震地质构造精细监测在山西王坡煤矿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传统巷道地震超前探技术受限于炸药使用、停掘需求、预报速度、探测范围及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智能掘进工作面的高精度地质构造探测需求。【方法】随掘地震以掘进机截割煤壁的震动为震源,采用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处理及动态成像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支撑,借助于海量数据支撑下的实时连续超饱和叠加,大幅提升了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成像精细度。以山西王坡煤矿为研究对象,在2条掘进巷道中部署了随掘地震监测系统,开展地质构造精细探查。【结果和结论】实际工作中,利用监测作业开展后48 h内积累的数据,即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200 m范围内地质异常体成像。在3217工作面回风巷中,成功揭示了掘进工作面前方97 m的矸石挤压带反射异常,预报误差1 m;在3303工作面运输巷中,揭示了掘进工作面前方39 m的陷落柱,预报误差2 m;在3303工作面运输巷中,揭示了2处煤层破碎带异常区,其中,一处位于掘进工作前方148 m,预报误差1 m,另一处位于掘进工作面前方211 m外,在前序陷落柱和煤层破碎带遮挡下,依然足以形成较强的成像结果,预报误差3 m。结果表明:该技术探测精度高、探测距离远且探测能力强,可为瓦斯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为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掘进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 赵会波覃思陈超关奇赵星伟车建航
- 关键词:矿井安全地质构造挤压带陷落柱
- 根据重磁资料解释河北断裂体系与地震地质构造被引量:8
- 2020年
- 河北省是我国主要的强震发生区,研究区内的地震地质构造对认识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1∶20万区域重力、1∶20万~1∶5万航磁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断裂分析方法,研究河北断裂体系,并应用于地震地质构造分析。重点分析了1966年邢台7.2级、1976年唐山7.8级及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特征,发现新河断裂、唐山断裂与夏垫断裂,其浅部断裂与深部断裂关系密切,邢台7.2级地震的浅部断裂与深部断裂平面位置重叠,邢台7.2级地震是下部深断裂与浅部信合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研究指出,重力航磁资料处理解释是研究地震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快捷及经济的方法,它能够为地震地质构造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 方菲
- 关键词:航磁地震地质构造
- 合肥地震地质构造与建筑抗震浅析
- 2014年
- 文章通过对合肥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断裂带、地震历史资料的研究分析,和对新抗震规范的学习,并结合调研资料,对合肥地区建设工程抗震及其要点提出一些见解。
- 吴君虎
- 关键词:断裂带
- 浅谈白银城区地震地质构造环境
- 2011年
- 根据白银市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构造环境,研究区地质构造活动性及地震活动性分析,对白银城区地震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建设工程、城区整体规划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 王丽华
- 关键词:地震地质构造
- 长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活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在了解长春地区地震相关资料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区域断裂构造特征,并说明了F1-F10断层的长度、产状、类型及特征、活动年代等,比较得出对长春地区影响较大的4条活动断层,即F1、F2、F4、F6断层。对古近纪以来构造运动和有历史记录的区域地震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构造断裂和地震时空分布特征,推测潜在震源区,并按照区域地貌特征分别给出了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建议。
- 张建伟王锡魁隋维国王建强刘金明
- 关键词:地震地质构造活动性
- 抚仙湖及其附近地震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位处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抚仙湖周边地区是云南省潜在的强震危险区之一。该地区不仅历史上发生过5级(Ⅵ度)以上破坏性地震,而且曾多次受到相邻地区≥6级地震的波及。从地震地质构造分析和近年地震活动特征来看,抚仙湖及周边地区仍是未来7~7.5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因此,按照《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玉溪市防震减灾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建议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对在该区域老鹰地一带筹建的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和天文观测设施所在地,按照国家《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
- 田钧楼柯
- 关键词:地震地质
- 江西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与发震构造之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九江(瑞昌)地处华南地震区中北部,毗邻华北地震区郯城—庐江地震带南段,属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中段。其大地构造单元为下杨子准地台的台坳。中新生代时期为沉降带,具有大陆地壳三层速度结构,厚度在31-34公里之间变化,平均速度6.29公里/秒。该地区处在湖口—南昌重力梯度带西北侧,上地幔斜坡带,和九江—瑞昌负磁场异常带。本文通过对本地区新构造运动分区,断裂构造活动性,史今地震活动基本特点和5.7级地震震前地震活动条带(空区)、地震序列精确定位、地震烈度分布、震源动力学参数反演、地表变形现象、建筑物破坏特征等综合研究,认为这次5.7级地震是发生在九江—靖安地震断裂带西侧的铜鼓—武宁断裂北段破裂空区。其发震断层呈NNE向,倾向SE,倾角60°,断层破裂长度11-13公里,震源深度约10公里,为倾滑正断层。这是受华北地区郯城—庐江断块向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产生拉分伸长张扭性破裂,应属于新生性地震断层活动产物。它表明在华南板内少震、弱震地区在华北块体向南滑动和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挤压应力场交迭作用下能够导致华南块体内部产生断块差异升降运动加剧,从而使第四纪断层伸展破裂而孕育新生性中—强地震,尤其往往在台湾岛弧板缘活动带相对平静期阶段,板内块断则处于活动状态,存在由内陆向海域发展趋势。
- 王洪涛曾建民
- 关键词:地震矩发震构造地质构造环境菲律宾海板块华北地震区
- 白银城区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初探
- 2006年
- 本文根据白银市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构造环境,研究区地质构造活动性及地震活动性分析,对白银城区地震地质环境进行初步研究,为建设工程、城区整体规划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高启贵
- 关键词:地震地质构造
- 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对合肥地区区域(R=200 km)和近场(R=25 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对区域和近场地震地质构造、区域重力场和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郯庐断裂及对合肥地区影响较大的近场区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自公元294年以来区域范围共发生MS≥43/4级地震47次,1970年以来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ML≥2.0级地震有25次,其中ML3.0~3.9级地震5次;该区域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展布方向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这几组方向的断裂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格架。区域MS≥6级地震多发生在这几组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附近。合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华北地震区的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其中安徽六安—霍山地震危险区、涡阳—凤台地震危险区和江苏的溧阳地区等未来可能发生中强震的地区,是对合肥地区影响较大的潜在地震危险区。
- 翟洪涛张毅孙宝廷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断裂活动性
- 《灵武市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初步分析与研究》等项目通过鉴定、验收
- 2005年
- 灵武市位于银川平原南部,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一直是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探明城市地下活动断层的分布及其危害性评估工作,做好城市的抗震设防,减轻由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当今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的课题。
- 王惠萍
- 关键词:地质构造环境地震城市化建设银川平原防震减灾
相关作者
- 蒋裕强

- 作品数:183被引量:1,874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页岩 储层 页岩气 龙马溪组
- 吴江

- 作品数:45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汶川8.0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M 地震活动
- 钟继茂

- 作品数:23被引量:158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台风 震源机制 小波分析 平均应力场 地震震源机制解
- 周光全

- 作品数:52被引量:39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灾害 震害 经济损失 宁洱6.4级地震
- 肖兰喜

- 作品数:38被引量:33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强震 GIS 地震应急 地震前兆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