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篇“ 地温观测“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双套新型自动气象站浅层地温观测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套新型自动气象站浅层地温观测的支架,包括备份站浅层地温支架和主站浅层地温支架,备份站浅层地温支架与主站浅层地温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连接梁露出地面的顶部设置有水准泡,连接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指南...
芮建梅祝小梅关清孔婷张林梅白松竹
一种地温观测场警报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温观测场警报器,包括机器本体和预埋件。机器本体和预埋件的上部相连。机器本体的顶部正中央设有水平仪,机器本体的顶部边缘设有开关。机器本体的其中两个相邻侧面上方同时设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下方同时设...
黄新洲 曾正茂 廖晓婷 丁小芳 邹小松 余娟 张美花
基于长期地温观测的水热活动区大地热流计算方法:以滇西北为例
地温是隧道等地下工程规划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目前已有多处地下工程因受到高温热害而对工程进度或工程参与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大地热流是表征地下热状态和热过程的物理参数,也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钻井实测地温,...
王文超
关键词:大地热流水热活动热对流滇西北
一种用于浅层地温观测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浅层地温观测的支架,包括:圆头固定螺丝、护线防沉降挡板、底座支撑挡板、传感器固定支架、塑料锁紧螺母,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下方的固定底角穿过底座支撑挡板后与护线防沉降挡板连接。该种...
刘志刚毛佩柱吴丽侠吴杰杨佳杨龙飞
文献传递
一种地温观测场专用便携松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温观测场专用便携松土装置,具体涉及地面气象观测辅助设备领域,包括手把杆和腰带电池包,手把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调速开关,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板机构,安装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便捷电池的输出端与...
林雄军崔寒王聪晓杨舒琳
文献传递
一种冻土区远程管式地温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冻土区远程管式地温观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数据采集仪、无线传输设备,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和用于远程监控的监测终端,其观测方法包括,向冻土区的钻井中埋设套管的外管和内管以及轴温管;设置套...
庞守吉蒋观利祝有海王平康刘晖张帅肖睿卢振权伍新和汪锐李英烈
文献传递
一种冻土区远程管式地温观测装置及其观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冻土区远程管式地温观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数据采集仪、无线传输设备,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和用于远程监控的监测终端,其观测方法包括,向冻土区的钻井中埋设套管的外管和内管以及轴温管;设置套...
庞守吉蒋观利祝有海王平康刘晖张帅肖睿卢振权伍新和汪锐李英烈
文献传递
一种冻土区可远程控制的管式地温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冻土区可远程控制的管式地温观测装置,包括安装在钻井中的套管,所述套管的管身上竖向等间距分布有位移槽,所述位移槽中的每个槽均安装有差位板传感装置,所述差位板传感装置包括固定套销以及依次套装在固定套...
庞守吉蒋观利祝有海潘卫红卢振权伍新和张帅肖睿汪锐李英烈
文献传递
典型多年冻土区公路地温观测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区地温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基于国道G314线布伦口-红其拉甫段路基地温现场监测资料,采用热传导理论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沿线多年冻土地温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了不同地段的地温波动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监测时段的冻土地温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2~3.5m深度范围内,温度降幅较大;3.5m以下温差变化相对缓慢,在0℃线左右波动,并逐渐趋于稳定。多年冻土地温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预测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冻土路基地温预测、变形监测和降温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董刚李泽
关键词:道路工程多年冻土
一种冻土区地温观测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多次长时间持续使用的冻土区地温观测系统和方法,能够远程遥控监测冻土区现场的实时监测状态,保证冻土区地温监测的准确性,包括:位于封闭钻井内的监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温度的温度监测设备,位于地面上获取并处理...
庞守吉蒋观利吴青柏祝有海王平康张帅肖睿黄霞卢振权汪锐李英烈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蒋幼华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前兆 重力仪 晶体振荡器 地温观测 仪器性能
胡国庆
作品数:39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前兆 重力仪 倾斜仪 V 固体潮
贺玉芳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晶体振荡器 数字显示器 地震前兆 地温观测 温度仪
闫丽莉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亮温 卫星热红外 背景场 红外亮温 地震监测
屈春燕
作品数:157被引量:89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INSAR 地震 同震形变 汶川地震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