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篇“ 地气图方法“的相关文章
地-气活动性与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方法
2017年
本文在长期研究地温、地震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强震发生前,在降水异常场和地温距平上有典型的演变规律,总结出了中国大陆强震月季预测的三步法.该方法在预测实践中至少对地震三要素的两个有较好的把握.
高晓清汤懋苍杨丽薇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活动性大陆强震气候变化统计分析异常场
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从中国气象局网站获得全国各气象站3.2m月平均地温资料和月降水量资料;⑵制作全国3.2m地温月距平分布、3.2m地温距平月际变温分布和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高晓清汤懋苍杨丽薇郭维栋惠小英
文献传递
黄河龙头水库多水月(季)预测的地气方法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黄河龙头水库流量控制站——唐乃亥水文站1956年以来逐月流量资料和东亚地震资料及黄河产流区久治气象站1975年以来逐月3.2m地温资料,研究了唐乃亥多水期(流量正距平)的成因及其预报。发现东亚6.5级以上强震形成的地热涡经过黄河源区是唐乃亥多水的原因,具体可分为(1)上游强震涡东移;(2)南北地震带中段强震涡北移;(3)西北太平洋强震涡西退;(4)北方强震的"拍频"作用引发地热涡生成。另外,久治站3.2m地温的增暖过程可作为唐乃亥流量增加的指标。
马占良汤懋苍雍晓春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黄河源区
2007年地气方法预测总结和北京奥运期间降水预测被引量:3
2008年
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汤懋苍李洁周长春
关键词:地气图气候预测
地气方法预报汛期降水10年总结被引量:3
2006年
作者总结了用地气方法进行1995~2004年汛期降水预报的经验教训。10年来各单位的平均得分均为60多分,表明气候预测尚未过关。地气方法虽然取得了在8大单位中平均排名第一的成绩,但比第二名只多0.4分。表明地气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它所走的大方向:要考虑岩石圈热力异常对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似乎值得肯定。因为岩石圈与大气圈的耦合作用是气候系统中的一对主要矛盾,而且岩石圈释放的热量有时可达100~101W.m-2的量级,这足以影响到短期气候变化。10年中1995年和2002年本方法预报得分排名为倒数第一,因而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值得吸取教训的是2002年和2003年。
汤懋苍郭维栋柳艳香张拥军李栋梁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汛期降水预报
青海省雪灾气候预测的地气方法被引量:12
2005年
通过对青海省1960年以来全省各气象站的雪灾资料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南部(下称青南)地区8月份的地气形势,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夏季地热涡和正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重雪灾;地冷涡和负鞍形场多对应冬季为轻灾或无灾。春夏季上游的中强地震可加强冬季的雪灾。由此表明,利用地气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青海省的雪灾。
汤懋苍张拥军唐红玉李栋梁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
短期气候预测地气方法的7条预报规则被引量:4
2005年
根据三十多年来的短期气候预测经验, 对于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 总结了7 条预报规则: (1)能量频散规则; (2) 相干共振规则; (3) 下游阻塞规则; (4) 侧向抑制规则; (5) 驻波不频散规则; (6)风吹雨斜规则; (7) 准半年重现规则(准半年韵律)。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地气图方法降水预测
我国地温场的再分析及地气方法的若干应用研究
本文利用气象台观测的常规气象资料,根据线性热传导理论设计的计算方法求得了土壤导温率,并以此求得了多年平均的土壤热流(或“表层大地热流”),得出了其在我国大陆的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   (1)、全国各地的土壤导温率(...
张拥军
关键词:地气图方法地温场气象灾害淮河大水
文献传递
介绍一种天灾预测的新方法--地气方法
汤懋苍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预测干旱洪水
地-气活动性与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方法
高晓清汤懋苍杨丽薇

相关作者

汤懋苍
作品数:187被引量:1,76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热涡 地震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地气图方法
张拥军
作品数:35被引量:45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气图方法 短期气候预测 纳木错 夏季
李栋梁
作品数:392被引量:6,859H指数:4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降水 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
高晓清
作品数:130被引量:1,09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地震 地热涡 青藏高原 夏季
郭维栋
作品数:92被引量:817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 地热涡 降水 陆面过程模式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