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地极移动“的相关文章
- 地极移动
- 2021年
- 本文对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的变化作出了一些理论假设,并做了一定的解释和计算,由计算结果看,理论值与经验值是相符合的,说明此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人愿意把它公诸于世。
- 马富润
- 关键词:地极移动
- 地极移动的非线性动力机制被引量:6
- 1998年
- 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非线性振动方法,结合Chandler摆动的时间序列反演,证实了Chandler摆动的衰减能量是由周年激发的非线性共振所补充的.由高布锡归算的ILS参数,按共振激发模型反演出的Chandler摆动衰减指数和频率品质因数等结果,符合已有的大量基本结论,反演出的非齐次项的强迫频率基本都在周年频率的周围.非线性共振模型还表明,Chandler频率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存在频率转换和漂移,摆动振幅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存在共振跳跃,非线性的存在还将引出组合共振频率.同时用推广的最小公倍数证实和频差频的存在,提供了非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算法,为数论的非线性推广和在天文中的应用提供了工具.
- 王文均
- 关键词:CHANDLER摆动非线性动力学时间序列地极移动
- 土壤湿度和积雪水当量对地极移动的激发
- 地极移动的主要分量是周期约1.2年、幅度约0.2角秒的自由Chandler摆动和幅度约0.1角秒的受迫周年摆动.极移激发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地球上物质的质量迁移引起地球惯量张量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除大气和海洋之外,这些物质...
- 廖德春廖新浩
- 关键词:土壤湿度
- 多尺度多要素水文变化与极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地球系统的要素变化息息相关,寻找与水文变化联动的关键因子对深入剖析水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地球运动因子之一——地极移动(极移)作为关键因子,探求其与多尺度水文要素的关系特征和作用机制.首先,通过趋势、突变、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极移和多水文要素(降水、蒸散、径流、陆地水储量)变化在流域至全球、年内至年际尺度上统计关系的时空特征.其次基于激发机制量化水文变化对极移的推动作用,基于平衡潮理论和大气动力学方程探索极移对水文变化的反馈作用,以此研究两者相互作用的途径和量级.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和共同突变点.一方面,区域至全球尺度的水文变化对极移的激发作用显著.2002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全球陆地水储量显著减少(速率约为-4.68mm a^(-1)),显著驱动地极朝格林尼治子午线方向漂移(速率约为4.32mas a^(-1));同时区域水储量变化对2005和2012年左右长期极移的方向转折贡献显著.另一方面,基于极移扰动地球离心力场产生平衡潮,计算了极移变化引起的海平面气压、风场和水汽传输的变化的空间分布,发现在浅海附近的流域,如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极移引起的相关水汽变化与流域观测降水或水储量变化在去除趋势后相关关系仍显著,前者比后者提前约4~14个月.研究结果进一步展示了极移与水文变化的关系,有助于认识长期水文变化的关联因子.
- 邓珊珊刘苏峡莫兴国莫兴国
- 关键词:水文变化
- 基于大数据库分析的大兴安岭地区夏季区域洪水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通过建立大兴安岭区域洪水有关气候气象因子、自然因子、洪水系列特征等大数据库,利用相关、关联性、小波、方差等分析技术找到区域洪水的影响因子,并分析其演变规律,发现了大兴安岭区域性洪水发生的原驱动方式。即同处于北半球的地极移动和北大西洋环流转换与大兴安岭夏季区域洪水之间存在一种环状的扰动、耦合机制,并以此建立了该区域洪水的长期预报模式。
- 吴振凯于成刚
- 关键词:大气环流特征地极移动
- 巨型流域水质量变化指标与极移变化的联系被引量:3
- 2018年
- 至今人们对水质量变化与极移关系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对地极变化的激发.鉴于陆地水储量在全球分布不均,区域水质量变化与地极移动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索,然而迄今尚少有研究.另外,鉴于水储量变化的估算存在不确定性,从不同角度寻找水质量变化的表征指标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位于90°W方向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水汽、降水、径流、水储量变化多个衡量水质量变化的指标,研究了巨型流域水质量变化指标和极移的联系.通过采用Mann-Kendall方法、累积距平法和曲率法识别突变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判断趋势,采用傅里叶变换和EEMD方法识别周期,发现在1948~2011期间,在诸多指标中,水汽通量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总体上与极移的联系更紧密.具体表现在,降水和水汽通量存在极移拍频周期,水汽通量和降水与极移在0.05显著水平上存在共同M-K突变点(发生在1968年左右);水汽通量比其他指标与极移m_1、m_2分量的累积距平线趋势更一致;水汽通量和降水与极移m_1、m_2分量、振幅的相关性比其他指标与极移的相关性强(0.01显著水平).通过比较巨型流域水汽通量的激发、巨型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激发、全球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激发和观测激发,发现亚马孙河流域的水汽通量和水储量变化对地极的激发,都比全球水储量变化的激发,更显著地表现出"跟极移m_2分量的激发一致,跟极移m_1分量的激发不一致"的这个普适特点.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水汽通量指标的大小,文章提出了巨型流域水汽赤道辐合带位置的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巨型流域是研究水质量变化和极移联系的新视角,其中水汽通量指标较其他水质量指标与极移关系更紧密,而新提出的巨型流域水汽赤道辐合带位置指标极具形象表达水质量变化和极移的关系的能力.
- 刘苏峡邓珊珊莫兴国莫兴国
- 关键词:亚马孙河流域水汽通量
- 地极移动与河川径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总结地极移动(以下简称极移)和径流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月径流资料和极移资料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从统计学角度探索了在月、季和年尺度上,极移变化与径流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显示,在月尺度上,极移X分量变化量在滞后1~8个月和10~21个月后是径流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极移Y分量变化量在滞后1~9个月和17~24个月后是径流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季尺度上,极移X分量变化量只有在滞后2个季的情况下是径流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而极移Y分量变化量在滞后4~6个季的情况下是径流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年尺度上,未检测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径流到极移的检测中发现,月尺度上,径流变化量在滞后3~25个月后为极移X分量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径流变化量在滞后1个月和3~25个月后为极移Y分量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季尺度上,径流变化量在滞后2~8个季的情况下是极移X分量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径流变化量在滞后1~8个季后是极移Y分量变化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年尺度上,未发现径流变化量和极移变化量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月、季和年尺度上,极移变化量和径流变化量的不同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利用极移资料可能在月和季尺度上提高资料稀缺区域的水文预测精度。
- 刘苏峡王盛王月玲李明新黄玫彭公炳肖子牛
- 关键词:径流格兰杰因果关系
- 2012大毁灭?
- 2010年
- 2012年,世界各地相继发生重大灾难,超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超强地震接踵而至,一座座城市毁于一旦。而接下来的地极移动、地壳移位,更是导致滔天洪水全球肆虐,甚至淹进了喜马拉雅山区……最终。人类文明能否幸存呢?这是2009年好莱坞极具影响力的灾难巨片《2012》中通过计算机CG技术描绘的场景,其真实感令人叹为观止。
- 关键词:毁灭火山爆发地极移动人类文明强地震
- 地球自转和地球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地球自转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白昼长度变化、地极移动、地球自转轴的旋进与章动等,其特征时间从几个小时到上千年不等。地球自转不稳定性和很多地球物理过程相关,如陆地上、海洋上、大气中的重力场和热力潮;大气圈和水圈的重分配;大气和海洋角动量的变化;大气、海洋和土地相互作用等。
- Nikolay S. Sidorenkov赵树森
- 关键词:地球自转相互作用物理过程海洋角动量大气圈地极移动
- 极移振幅主要周期分量的时变特征被引量:6
- 2006年
- 用JPL近年发布的地极坐标序列求得1893?1998年间极移的振幅序列,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求得了该资料序列包含的一些周期的参数,并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讨论了其中的主要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极移振幅变化中存在着约6.5年和约40年的主要周期,且它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时变性.因此,在研究讨论极移与一些地球物理现象和自然灾害现象的关系时,应特别注意极移振幅中主要周期的时变特征.
- 韩永志马利华尹志强
- 关键词:地极移动谱分析振幅小波变换
相关作者
- 廖德春
- 作品数:43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研究主题:日长变化 地球自转 CHANDLER摆动 大气角动量 地球
- 刘苏峡
- 作品数:103被引量:1,52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水分 蒸散 生态需水 气候变化 冬小麦
- 宋家喜
-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研究主题:海冰 气候变化 海温 厄尔尼诺 气温
- 彭公炳
- 作品数:20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冰 南极海冰 极移 大气环流 地理信息系统
- 王秀姣
-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地震 触发 地幔 地极移动 上地幔间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