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3篇“ 咏物诗“的相关文章
论唐末咏物诗创作模式的新变
2024年
唐末时期咏物诗创作模式呈现出两大新变之处:一是以艳情笔法体物,并与末世悲情相融合;二是大量运用议论讽时刺世,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这些变化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现了历史盛衰变迁中唐末文人真实的心灵世界,也昭示着咏物诗的发展趋向。
陈怡
关键词:唐末咏物诗
叙事性与杜甫咏物诗的辨体意识
2024年
叙事性是杜甫咏物诗体物艺术的重要特性,通过研究杜甫咏物诗对叙事性因素的调度与重组,可以看出其创作的辨体意识:古体咏物诗和近体咏物诗分别依托词句形式和章法结构选择不同的叙事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叙事节奏与风貌;物的客体属性会影响歌体式和叙事策略的选择,并最终使物呈现出不同的神韵风度;咏物则构建了内在的逻辑线路,在文本复加的结构中完成组合叙事。杜甫在充分发掘歌体式特质和功能的过程中以“事”写“物”,从而实现了传形入神、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白松涛
关键词:咏物诗杜甫叙事性
高年级咏物诗的教学定位与实施策略
2024年
中华民族是的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化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歌类型。统编本教材在高年级就编排了咏物诗主题体系。2022年版课标将这一类型古的目标定位为:“想象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需要教师紧扣咏物诗与课标目标定位之间的联系,依循咏物诗的内在特点以及育人价值,洞察人将客观的具体事物与自我生命进行联结的表达特质,彰显咏物诗的教学效能。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三首》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丁园园
关键词:咏物诗诗歌类型教学效能育人价值
部编版初中语文咏物诗专题教学研究
语文新课标重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咏物诗作为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咏物诗人对物象的细致描摹,也是以咏物拟人的方式抒发自我内心真实写照的一种重要途径,学习咏物诗对于学生扩充知识储备、提升审美水平和...
王星星
关键词:初中语文咏物诗专题教学
咏物诗“物”“人”合一的组教学——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三首》为例
2024年
《马》《石灰吟》《竹石》三首都是咏物诗。要根据“物”“人”合一的咏物诗的特点,揣摩语,体会物象;发挥联想,寻找“人”与“物”的相似性,体会歌思想感情;链接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体会人物形象,升华对境的体验。
林丽卿
关键词:咏物诗隐喻
浅谈小学语文古词教学的三个新向度及教学实践——以咏物诗教学为例
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词教学模式存在思路固化、僵化的问题。学生通过此种教学方式的学习,很难从情感、审美、思想等方面产生真正的个性化理解和共情。针对传统古词教学的局限,笔者结合咏物诗的教学实践,对当下古词教学从歌辨体、传...
王珂
莫友芝咏物诗简论
2023年
莫友芝是晚清贵州文化大家,其咏物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莫友芝咏物诗可以分为咏动物、植物、食物、器物、文玩、建筑物、自然天象等七个大类。在咏物诗题材特征上,咏硕大之物较多,同时题材日常化和文人化特征比较明显;在咏物诗体裁特征上,众体兼备,以近体居多,咏物中此特征更是明显。本文主要从题材、体裁等角度讨论莫友芝咏物诗的特征。
郭中明王仁芝
关键词:莫友芝咏物诗题材特征体裁特征
论杜甫秦州咏物诗的新变
2023年
唐代是歌盛行的时代,咏物诗的数量也大大增长。杜甫一生共创作了200多首咏物诗,其中秦州时期的咏物诗有15首。数量虽然不多,但自成体系,也最引人注目。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审美艺术上,杜甫秦州咏物诗与前期的咏物诗都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杜甫秦州咏物诗进行赏析和解读,从杜甫笔下所寄托之物入手,阐述秦州咏物诗与杜甫入秦前创作的咏物诗的不同以及人创作心态的变化。
高丹
关键词:杜甫咏物诗
田雯七言歌行体咏物诗研究
2023年
田雯七言歌行体咏物诗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咏物,体物传神;二是咏物结合议论,表达对某一事物或社会某一问题的看法;三是咏物中抒怀,表达对人生遭际的感慨。艺术特色表现为:长于用赋,铺陈排比;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辞藻丰富,典故多样。在神韵说风靡的清初坛,其独树一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刘治宏
关键词:咏物诗
直用赋法——杜甫歌行体咏物诗指要
2023年
咏物诗发源于蔡邕、班婕妤,虽说在汉末魏晋时期就已初成,但真正成熟要到唐代。李峤以百咏为题,实际不过功在密附,体物虽精,实乃齐梁馀绪。在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提出“兴寄”观后,咏物诗就不仅仅流于“直如猜谜”的文字游戏,而是进入了一个文学自觉的天地。其后盛唐的人们也凭着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咏物诗的价值。在杜甫之前,咏物诗的创作在数量上已有李白这样的大手笔,在艺术风格上也有王维这样的成熟之作,甚至《国秀集》中几位不太知名人的咏物诗也堪称含蓄隽永、寄托遥深。然而就丰富性而言,无论从题材的选取还是体裁的运用上,真正把咏物诗创作带入新天地的乃是杜甫。他不仅扩大了题咏的范围,表达的情感也由讽喻赞美而至嗔怪慰藉(参仇兆鳌《杜详注》卷七引钟惺语,中华书局,1979,614—615页)。更有甚者,在体裁上杜甫也是第一个大量运用歌行体创作咏物诗的人。
赵化
关键词:《杜诗详注》歌行体咏物诗仇兆鳌班婕妤

相关作者

赵红菊
作品数:19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咏物诗 南朝 南朝咏物诗 公共关系 六朝
钟志强
作品数:1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咏物诗 六朝 意象 咏物 晋文公
于志鹏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咏物诗 题材 比兴 享乐 史学意识
于志鹏
作品数:11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咏物诗 题材 比兴寄托 唐传奇 《文心雕龙》
高淑平
作品数:26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咏物诗 咏物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