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篇“ 吻合小隐静脉“的相关文章
- 吻合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重建皮瓣生理性回流及感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3例足跟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最大面积4×7cm,最小2×3cm,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所携带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于显微镜下与足底受区大隐静脉或局部静脉及胫神经或腓浅神经作端端或端侧缝合,重建皮瓣的生理性回流及感觉功能,皮瓣切取面积2×4cm~5×8cm,观察皮瓣成活及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5个月),13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静脉瘀血、肿胀、张力性水疱及溃疡.术后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恢复满意,足感觉及运动功能良好.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最高得分94分,最低80分,平均90分.按照Glickman-Mackinnon方法评定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皮瓣两点辨别觉4~8mm,其中S1级皮瓣9块,S2级皮瓣4块.结论:吻合小隐静脉及重建腓肠感觉神经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可明显改善皮瓣回流及保护性感觉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及成活质量,临床效果佳.
- 陈添李兰泉黄少辉谢章家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腓肠神经
- 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缺损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将小隐静脉向近心端分离、长出皮瓣3-5cm并切断,旋转点一般放在外踝上2cm处,皮瓣移位后将小隐静脉断端...
- 吴迎波闫涛乔为民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小隐静脉软组织缺损
- 文献传递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时吻合小隐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40例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为A、B 2组各20例,A组术中对小隐静脉不予任何处理,B组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比较2组皮瓣消肿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皮瓣消肿时间短,静脉充血或水疱、切口裂开、皮瓣部分坏死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中吻合小隐静脉,能显著改善静脉回流,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皮瓣成活率。
- 杨科生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
- 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将小隐静脉向近心端分离、长出皮瓣3-5cm并切断,旋转点一般放在外踝上2cm处,皮瓣移位后将小隐静脉断端与受区的大隐静脉或其主要属支行端端吻合,腓肠神经的近端与受区的皮神经行端侧吻合。结果吻合小隐静脉的皮瓣仅有1例发生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质地及感觉良好。结论在受区有可供吻合静脉的前提下,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特别是足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吴迎波李靖扬王珑黎立王洪波王广东司裕马冬乔为民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小隐静脉软组织缺损
- 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前足软组织缺损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采用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0em×5em,最小5em×3em,供区取同侧大腿中厚层皮片游离植皮。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16例皮瓣血运良好,外观平整,皮瓣不臃肿,不影响穿鞋,无溃破现象,皮瓣感觉正常,可以正常活动和行走。结论吻合小隐静脉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 招健明吴业坤冯运垒张帅黄其志颜林飞
- 关键词:前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8cm,最小8cm×1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20cm.最小8cm×10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大隐静脉属支吻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10例顺利成活,1例皮瓣因创面感染未控制致部分坏死,清创游离植皮后治愈。其中10例获4~36个月随访,平均1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最高得分97分,最低84分,平均93.5分,皮瓣外形、色泽及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所致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骨感染创面的愈合临床效果好。
- 杨顺李忠哲向明谢杰陈杭杨国勇牟健雄
- 关键词: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吻合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7月-2009年10月,采用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背皮肤缺损25例,均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骨质、肌腱外露,术中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腓肠神经与已断裂隐神经、足背皮神经近端相接合.结果 25例皮瓣均成活,外观、感觉良好.术后随访16例,时间10个月~2年,足部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吻合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改善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回流,扩大了皮瓣的修复范围,能够修复足背远端至跖趾关节皮肤缺损,感觉恢复快,较容易成活.
- 赵同生刘国庆郝斌昌
- 关键词:吻合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因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较薄弱且受伤机会较多,故该处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往往合并感染,致创面经久不愈,临床处理比较困难。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院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沈鹏朱剑华
- 关键词:吻合小隐静脉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腓肠神经皮瓣肌腱外露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9月至2008年5月,对小腿下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均应用吻合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改进法修复,切取皮瓣范围6 cm×4 cm^16 cm×12 cm。结果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32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改进法是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 任志剑佐艳黄道耕刘彬周乐红陈华星
- 关键词: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缺损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18 cm×10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40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静脉血回流通畅,适合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
- 李宏生李宇纪影畅蔡湘娜林常敏李国强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组织缺损小隐静脉
相关作者
- 乔为民

- 作品数:24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植入物 关节镜 人工假体 疗效观察 旋转点
- 沈鹏

- 作品数:43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内固定 四肢骨折 治疗胸腰椎骨折 颈脊髓损伤
- 吴迎波

- 作品数:8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旋转点 小隐静脉 吻合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足踝部缺损
- 刘国庆

- 作品数:42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源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颈骨折 骨折 疗效 钢板内固定 外科学
- 纪影畅

- 作品数:53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毛囊 毛乳头 皮瓣 多聚赖氨酸 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