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3篇“ 后工业时代“的相关文章
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2024年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近50年来,我国从工业时代逐渐转向了工业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从“肌肉记忆”为主的技能人才逐渐向“以道御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演进。适应工业时代的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具备较高的数字化、智能化素养,且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和谐发展的“整全的人”,以及将学习作为一种积极人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与信仰的“终身学习的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实践进路:一是人才培养理念要从“工具”转向“人本”;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双元”转向“三元”;三是人才培养体系要从“标准”转向“个性”。
牛同训于伟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职业教育实践进路
工业时代手工印相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发展
2024年
手工印相工艺是指起源于19世纪中期欧洲的图像印相工艺及其他衍生工艺,不包括胶卷、相纸等明胶银盐技术。从最初的每幅手工单独制作、有差别限量制作,到如今的机械化、无差别、无限量复制,工业时代相片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在盛行空间性、消费性文化形态的工业时代,手工印相工艺重新被发现、被重视。该文以手工印相工艺为对象,阐述其艺术价值、应用价值,结合产品设计思维,探析手工印相工艺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传承层面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当下社会让传统手工印相工艺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王广伟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产品设计
工业时代四种城市工业遗存改造范式研究
2024年
工业时代,如何利用城市中的工业遗存,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工业遗存改造呈现出一些经典范式,这些范式提供了一个应用框架,不同的范式体现出了不同的政策目标、研究问题、首选的工具或研究方法。本文确定当前研究和实践中的四种范式(整体性活态式、临时性过渡式、适应性动态式、象征性快速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提出其适用性范畴和应用选择,以解决城市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城市规划者、设计师、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指导和参考,实现工业遗存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再生。
张桂红张锋洪振庭
关键词:工业遗产再利用
工业时代人的再生产与经济部类划分
2024年
当前,我国服务于“人的再生产”的行业因为受制于“物的生产”行业的营利和资本增殖思维,出现了严重的过度商品化问题。在服务业增加值远超工业增加值的“工业社会”,应该依据利用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大小、服务质量评判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个维度,区分出非营利、一般市场性营利和创新超额营利三大经济部类,从而使经济运行的主体部门真正围绕人的再生产而不是资本增殖运行,同时保证经济的整体运行活力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激励。
刘阳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经济部类
低效用地更新推动城市复兴的悖论解析——评霍华德·吉列《城市复兴悖论:美国工业时代的进步与贫困》
2024年
城市更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城市复兴的重要途径。在存量规划时代和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低效用地更新不仅是对旧有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再开发,也是对城市功能、形态、结构、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再塑造和再生,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1],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相比如今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这些实践只能算刚刚起步。
范晨璟刘润函姚之浩施展
关键词:城市复兴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品质后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设计主体身份的多元化——以设计师和艺术家为例
2024年
进入工业时代,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催生设计行业新型诉求的产生,大众对于个性与自我的追求以及“谋共生、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设计主体对于自我价值的评判角度和衡量标准也日趋多样化,从而进一步产生设计主体身份的多元模糊化发展。工业时代的设计主体作为设计系统中的个体元素,进行与时代相同步的创造性活动以服务于现代人新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当今设计产品中情感匮乏、文化价值缺失等问题使我们意识到设计主体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引导性价值。本文对设计师和艺术家两种不同身份的设计主体进行研究,围绕“工匠”这一关键词分析工业时代工匠精神的设计观念表达及其重要指导意义;围绕“艺术家”这一关键词分析情感化设计中的艺术理念传达,探讨工业时代艺术家参与感性设计的实践路径。
项丹刘祎
我与"工业时代"
2023年
一 2000年的时候,我从山东一个小县城考学来到天津美术学院.当时天津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值产业结构转型阶段,大量的工人下岗,离开熟悉的工厂,许许多多的厂房也就此闲置.有很多甚至叫不上名称的老旧大型机械设备被扔弃在街边路头,暴晒雨淋,逐渐锈迹斑斑,如同破铜废铁,它们与热闹拥挤的市场和街边摊贩交织在一起.
苏涛
关键词: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后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驱动下淮南工业遗产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2023年
随着城市结构协调、资源配置的更新发展,工业遗址景观改造成为保护和传承城市工业文化、挖掘城市特色的重要环节。以工业时代为背景,以再生改造设计为目的,对淮南市工业遗产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工业景观改造实践进行研究。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湿地“绿肺”建设、工业遗存创新驱动3个层面研究改造实施路径,为其他工矿城市景观改造提供研究和参考。
廖蓓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下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工业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城市更新的脚步。主城区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城市更新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和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了它们共性和特性的改造策略,以此来研究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问题,希望能为其他城市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新思路。
肖芬王逸佳涂潇蓝黄景勇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主城区工业遗产地域性
工业时代工业遗产改造设计研究——以南丰纱厂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社会经济支柱的转移,传统工业产业日渐凋零。工业园区将何去何从引起各界积极的讨论。工业遗产是人类工业时代精神文化的缩影与见证,对工业发展进程的追溯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南丰纱厂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资料采集,其次对改造案例的环境改造策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业模式等进行研究分析。从成功案例中获取创新性的、可持续的改造灵感,以期为未来的工业遗产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王慧泽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

相关作者

程介明
作品数:139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改革 教育 教师 高等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张红喜
作品数:25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 城市设计 街区 农村社区 后工业时代
汪长城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 城市设计 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 街区
鲁丹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后工业时代 戏剧研究 皮娜·鲍什 文德斯 彝族
费腾
作品数:28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工业建筑 后工业时代 寒地 建筑 交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