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口腔损害“的相关文章
自伤性口腔损害及其疾病管理
2024年
自伤性行为(SIB)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自伤性损害。自伤性口腔损害多归类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因组织解剖因素和患者行为特点而有别于全身其他部位的自伤性损害表现。临床工作中不仅需要进行甄别以利于治疗,同时更要对具有自伤性损害行为的患者进行约束和指导转诊,防止疾病反复和(或)进展,甚至可能发生更危险后果。本文通过对自伤性口腔损害的概念及概况、病因及分类、临床特点及其疾病管理进行综述,以警示和指导口腔临床医师强化专业认识,做好相关临床工作。
李楠邱思齐薛鸣宇张英
关键词:疾病管理
口腔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色素性扁平苔藓1例被引量:1
2024年
患儿男,10岁,因口唇红斑,全身多发斑丘疹3个月余于2020年8月就诊.患儿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口唇出现暗红斑,无明显痒痛等不适症状,未予重视;后躯干出现紫灰色斑疹、斑丘疹,左手中指指甲变薄,出现纵裂,自行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未见好转遂就诊.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既往体健,按序接种疫苗,否认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双亲否认类似病史.
陈立新高西波王莹秦蓓李钦峰
关键词:斑丘疹家族遗传病史输血史首发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口腔损害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开始流行全球的传染病(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病的病原体,对人体呼吸道为主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口腔损害被认为也是该病常见表现。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感染与口腔表现文献,总结COVID-19相关口腔损害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发现所报告的病例中口腔病变以味觉功能障碍、口干症和溃疡性损害等多见。口腔病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口腔上皮细胞广发存在2019-nCoV进入细胞受体ACE2,病毒复制并可能造成组织炎症和破坏是基本的致病机制。
赵汉青钱石兵王孟琪杨镕羽段开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口腔黏膜损害牙周病
云南地区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口腔损害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HIV感染者口腔损害发病特征。方法:对2013-01~2016-12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就诊的315名50岁及以上HIV感染患者进行了口腔黏膜损害发病情况的横断面调查,并分析了该口腔损害与CD4计数水平的关系。结果:在185例(58. 73%)中共检出13种口腔黏膜损害,检出率最高的是念珠菌病122例(38. 73%),其中伪膜型68例(21. 59%)、红斑型52例(16. 51%)、口角炎18例(5. 71%);次位为毛状白斑25例(7. 94%),以后依次为复发性口腔溃疡20例(6. 35%)、沟纹舌17例(5. 40%)、单纯疱疹11例(3. 49%),41例(13. 02%)和1例(0. 32%)患者分别同时检出2种及3种病损。2种以上损害同时检出频率及口腔念珠菌病检出率与CD4计数水平有关。结论:老年HIV感染者口腔黏膜损害十分常见,以口腔念珠菌病为主。
杜飞李榕何睿白劲松刘俊段开文
关键词:口腔损害
口腔损害为HIV/AIDS首诊症状24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损害特征,加强口腔医生对于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认识,提高早期识别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科,首诊症状表现为口腔损害的24例HIV/AIDS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16例口腔念珠菌病,10例单纯疱疹性口炎,4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5例口干症,4例口腔毛状白斑,3例卡波济肉瘤,1例颌面部淋巴结炎和1例艾滋病相关性牙周炎,部分患者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口腔表征。结论: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是该组病例中最常见的口腔损害
汪玲赵纯陈珊刘燕汤博钰葛素荣柳志文
关键词:口腔损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口腔念珠菌病
28例HIV感染儿童口腔损害发病情况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地区部分HIV感染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昆明市第三医院感染科28例(女16例,男12例)HIV感染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软组织损害、牙齿龋坏情况,通过问卷询问家长获得儿童人口流行病学信息、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和求医行为,通过治疗记录获得最近的CD4+T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全身情况、用药等信息。结果:50%的儿童有一至多种口腔损害,口腔念珠菌病(OC)是HIV感染儿童最常发生的口腔损害(10例,占35.7%),其中以假膜型为主要表现形式(占28.6%),其次为牙龈炎(4例,占14.3%)。发生口腔念珠菌病儿童中有70%的CD4计数<200 cells/μL。约一半儿童尚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结论:假膜型口腔念珠菌病是HIV感染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病损,可能与CD4水平偏低和病毒载量偏高有关。
史会萍李榕李重熙夏志刚段开文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儿童口腔损害
云南地区HIV感染者疱疹病毒相关口腔损害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中与人类疱疹病毒1、3、4、5、8型相关的口腔损害的发病情况及其与CD4的关系,以期初步明确HIV感染者中常见的口腔疱疹病毒损害的发病特征.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
史会萍舒文李榕李重熙白劲松段开文
关键词:疱疹病毒
文献传递
HIV感染者HPV相关口腔损害研究现状
2011年
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尤其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口腔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感染率增加。本文旨在对HIV感染相关的HPV口腔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分布等方面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雷翟维维段开文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口腔
炎症性肠病的口腔损害及其诊断被引量:4
2010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性疾病,它除了有特定的肠道表现,肠外表现也较突出,各系统均可受累。口腔黏膜病变也是IBD患者常见的肠外表现。由于临床工作中口腔医生通常不熟悉这种疾病,本文就IBD的肠外表现尤其是口腔病损及其诊断作一综述。
李敏宋文婷林梅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损害
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天疱疮反复口腔损害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采用雾化吸入配合系统药物治疗及单独系统用药治疗天疱疮反复口腔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据病情给予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于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与仅采用糖皮激素加量、对症支持治疗的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口腔损害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14天后口腔损害痊愈率两组接近。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激素用量和副作用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天疱疮反复口腔损害能显著缩短病情,加快激素减量,减少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黎昌强廖勇梅何渊民雷启蓉
关键词:地塞米松磷酸钠雾化吸入天疱疮口腔损害

相关作者

段开文
作品数:94被引量:224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HIV感染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壳聚糖 口腔 唾液
李辉菶
作品数:31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口腔粘膜 扁平苔藓 裂纹舌 口腔肿瘤
史会萍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唾液 HIV感染者 人类疱疹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李榕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
研究主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唾液 口腔损害 人类疱疹病毒
黎昌强
作品数:68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生物共振 湿疹 食物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