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2篇“ 发育性表达“的相关文章
琅琊鸡胚MSX2基因克隆及发育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克隆鸡Msh同源框2(Msh-homeobox 2,MSX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胚胎期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SX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支持。【方法】对80枚琅琊鸡种蛋进行孵化,分别于孵化期第1、2、3、4、5、6、9、12、15、18天采集样品(1~6胚龄采集整胚,9、12、15、18胚龄分别采集心脏和肝脏),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MSX2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SX2基因在琅琊鸡鸡胚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克隆了琅琊鸡胚MSX2基因,序列长度为818 bp,开放阅读框为780 bp,编码259个氨基酸。琅琊鸡MSX2氨基酸序列与日本鹌鹑、秃鹰和仓鸮的相似最高,均为99.23%,与山羊的相似最低,为74.5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琅琊鸡与日本鹌鹑聚为一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SX2蛋白分子质量为28235.18 u,等电点(pI)为9.71,没有信号肽和跨膜域,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60.9%);存在37个磷酸化位点、8个O-糖基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63.32%)和α-螺旋(28.19%)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SX2基因在整胚(1~6胚龄)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4胚龄时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1、2、3胚龄(P<0.01);MSX2基因在12胚龄鸡心脏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9胚龄(P<0.01);在9~18胚龄鸡肝脏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在9胚龄鸡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P<0.05)。【结论】试验成功克隆了琅琊鸡MSX2基因序列,其表达模式在不同胚龄和同一胚龄不同组织间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索琅琊鸡MSX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逄淯婷张渝洁唐玮琦王岩邢晋祎
关键词:琅琊鸡生物信息学
3种警犬不同肌肉中PPARGC1A基因的发育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PPARGC1A基因mRNA在昆明犬、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不同肌肉组织中的发育表达规律,为研究犬的肌肉和运动能力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昆明犬、马里努阿犬、德国牧羊犬3种警犬在6月龄、1岁龄的臀腿肌肉组织中PPARGC1A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PPARGC1A基因在3种警犬肌肉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表达趋势。马里努阿犬在6月龄和1岁龄时臀腿肌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昆明犬和德国牧羊犬(P<0.01)。[结论]PPARGC1A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肌肉发育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基础。
李静李静陈超邓卫东邓卫东熊和丽熊和丽
关键词:昆明犬发育性表达肌肉组织
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表达研究
2020年
[目的]为了比较分析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表达规律,以探讨CPT-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方法]试验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结果表明,(1)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极显著降低(P<0.01)。(2)在6月龄、30月龄时,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3)在18月龄时,CPT-1基因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5),肝脏与腹腔脂肪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他3个组织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说明CPT-1基因对湘西黄牛机体脂肪代谢具有重要作用,CPT-1基因在湘西黄牛主要脂肪代谢部位(肝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均有表达,且CPT-1基因的表达量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存在月龄间差异和组织间相似与差异
黄胥莱陈东万发春沈维军易康乐唐江权李付强
关键词:湘西黄牛发育性表达
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发育表达规律,以探讨SREBP-1基因与肉牛脂肪代谢的关系。选取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保种场不同月龄(6月龄、18月龄、30月龄)湘西黄牛各4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组织SREB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肝脏、背最长肌、皮下和腹腔脂肪的4个部位中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依次显著增加(P<0.01);②在6月龄时,皮下脂肪SREBP-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与腹腔脂肪(P<0.05);③18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④30月龄时,SREBP-1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织(P<0.05),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腹腔脂肪(P<0.05)。由此可见,SREBP-1基因在湘西黄牛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随月龄与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存在月龄和部位的差异
黄胥莱陈东唐江权易康乐李付强
关键词:湘西黄牛发育性表达
大白猪和山西黑猪三种肌肉JAZF1基因的发育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旨在探究JAZF1基因mRNA在大白猪和山西黑猪肌肉组织中的发育表达规律,为研究猪肌内脂肪的形成机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白猪和山西黑猪在25d、70d和150d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三种肌肉组织中JAZF1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JAZF1基因在三种肌肉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表达趋势。大白猪25d腰大肌和股二头肌、70d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山西黑猪(P<0.05)。三种肌肉中的表达量比较发现,JAZF1基因在两个品种腰大肌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表达量最低。结果表明JAZF1基因在肌肉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肌肉发育及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基础。
梁艳曹果清李步高郭晓红高鹏飞
关键词:发育性表达肌肉组织
猪TNNC1基因和TNNC2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发育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探明肌钙蛋白不同亚型在肌纤维增殖与类型转变上的作用和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TNNC 1基因和TNNC 2基因在25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背最长肌、腰肌和股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基因在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三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极显著差异。TNNC 1基因在大白猪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的表达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大白猪上,TNNC 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表达量最高,在150日龄时的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在山西黑猪上,TNNC 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而在70日龄时的腰肌、7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15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大白猪上,TNNC 2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150日龄时的股肌中表达量较高;在山西黑猪上,TNNC 2基因在70日龄时的腰肌和股肌中表达量较高。说明TNNC 1基因与TNNC 2基因在肌纤维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作为检测肌纤维类型的分子标记,为探索猪的肌肉发育和改善肉品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杨冠青刘娟杨阳蔡春波赵燕郭晓红曹果清李步高高鹏飞
关键词:骨骼肌
GATA4/5/6基因克隆及其在出生后鸭心脏和肝脏中的发育表达模式被引量:2
2019年
旨在克隆和分析鸭内脏器官发育调控关键基因GATA4/5/6编码区,并初步揭示其mRNA表达量与出生后鸭心脏和肝脏发育的关系。本研究对鸭GATA4/5/6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得到的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采用qRT-PCR检测它们在0、2、4、6、8周龄鸭心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并对表达量与心脏和肝脏重量及器官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获得鸭GATA4/5/6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长度依次为1 242、1 182、1 173 bp。鸭GATA4/5/6均存在位于N端和C端的2个锌指结构域以及1个GATA-N转录激活结构域,3个基因间GATA-N转录激活域的氨基酸一致率低,而2个锌指结构在GATA4/5/6中共有区域的保守很高,但GATA5的C端锌指结构和GATA6的N端锌指结构分别缺失了11和15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GATA4/5/6均在0~8周龄鸭心脏和肝脏中一直维持较高表达水平,但不同基因间的发育表达模式明显不同,提示可能存在功能差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鸭心脏和肝脏的重量与GATA4表达量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初步揭示GATA4/5/6在出生后鸭心脏和肝脏中持续表达并具有各自特异的表达模式,并且可能由于GATA4具有更完整的锌指结构域使得其与心脏和肝脏发育关系尤为密切。
欧阳清渊王郁石胡深强李亮刘贺贺何桦王继文
关键词:肝脏心脏基因克隆发育性表达
大白猪和山西黑猪肌肉组织中MYH10基因发育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MYH10在猪不同类型肌肉中的表达变化趋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3个发育日龄的大白猪和山西黑猪三种肌肉组织中MYH10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MYH10基因在两个品种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中的表达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在25日龄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在70 d时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而后背最长肌表达量逐渐升高,但腰大肌的表达量仍然保持在低水平。两个品种不同组织间的表达结果相似,在25 d和70 d时MYH10在腰大肌中表达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P<0.01),而在发育后期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逐渐升高,150 d时极显著高于腰大肌的表达量(P<0.01)。本研究的结果充分说明,MYH10在肌纤维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王全文刘亚丹王海珍宋鹏康王媛媛郭晓红曹果清李步高高鹏飞
关键词:大白猪发育性表达
鸭Ccna1启动子克隆、序列分析及在鸭骨骼肌中的发育表达
2017年
为研究Ccna1基因在鸭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扩增和克隆了鸭Ccna1基因启动子区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cna1基因以及参与该基因表达调控的多个肌源转录因子在鸭胚骨骼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Ccna1基因启动子2 213bp。序列分析表明,鸭Ccna1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MyoD、MRF4、MyoG、Sp1、PITX1及MEF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量结果发现,MyoD、MRF4、MyoG和Ccna1在鸭胚胎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鸭胸肌中,MRF4在E23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D8的表达量(P<0.05);在腿肌中,MRF4和MyoG表达量在E17时期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D2、D8(P<0.05)。聚类分析表明,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yoD一致,在腿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RF4、MyoG一致。初步推测,Ccna1参与到了鸭骨骼肌组织的发育,且在鸭腿肌的生长发育中,MRF4、MyoG可能与Ccna1相互作用进而调控骨骼肌发育,而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的表达可能与MyoD的转录调控有关。
杨振李彦莹罗俊张涛刘贺贺蒲梅肖香君任艳霖
关键词: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聚类骨骼肌
鸭RIG-1启动子克隆、序列分析及在鸭胚胎期发育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RIG-1属于细胞内蛋白,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天然抗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为研究RIG-1在鸭胚胎期免疫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鸭RIG-1启动子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IG-1基因以及预测得到的多个转录因子在鸭胚胎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RIG-1基因启动子4 372bp。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IRF-1、RXR、RAR、AP1、NF-κB、SP1、IL6及Pax-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此外,RIG-1启动子预测发现了一个CpG岛,GC含量65.8%。定量结果发现,RIG-1在鸭胚胎免疫器官中表达呈动态,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并在法氏囊中的表达量高于脾脏和胸腺。聚类热图显示,只有在法氏囊中RIG-1与IRF-1、RXR、AP1、NF-κB、IL6的mRNA表达量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在鸭胚胎期法氏囊具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与功能,暗示它们可能为RIG-1的转录因子;而在法氏囊、脾脏和胸腺中,RIG-1与IRF-1、NF-κB基因都有较为相似的表达模式,在3个组织当中均被聚类在一起,说明IRF-1和NF-κB可能参与调控RIG-1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探索鸭RIG-1基因转录调控、表达,与在细胞增殖、分化、天然抗病毒免疫方面的功能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罗俊刘贺贺刘俊莹张涛王郁石韩春春
关键词:启动子免疫

相关作者

冯定远
作品数:583被引量:2,242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饲料添加剂 酶制剂 日粮 肉鸡 饲料
王修启
作品数:249被引量:880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木聚糖酶 肉鸡 MRNA表达 断奶仔猪 发育性变化
李步高
作品数:191被引量:441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猪 基因 多态性 大白猪 山西白猪
曹果清
作品数:220被引量:6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多态性 基因 山西白猪 白猪 大白猪
郭晓红
作品数:198被引量:542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 白猪 大白猪 发育性表达 大豆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