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4篇“ 双钢板“的相关文章
- 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多个连接件和混凝土主体,通过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层代替现有混凝土结构中的加劲肋,减少结构用钢量,降低焊接工作量,且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层能够...
- 陈伟乐丁然李剑樊健生吴玲正张亚朋刘星星
- 一种不平衡基坑双钢板临时支护装置
-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不平衡基坑双钢板临时支护装置,包括双钢板连接单元,基坑临时支护装置由所述双钢板连接单元沿长度方向交替连接而成,所述双钢板连接单元包括窄型双钢板扣接桩和宽型双钢板扣接桩,所述窄型双钢板扣...
- 林东伟张晓明张洛川张子惠张力文唐辉翁泽歆张文洁朱海江邓远新
- 单一切口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单一切口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一切口双钢板治疗30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记录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负重行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采用New KSS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均无感染、肢体短缩或旋转、关节半脱位等情况发生。术后X线片显示:28例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平整,达到解剖复位;2例轻度膝内翻。患者术后1~2周开始拄拐患肢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4~6个月逐渐弃拐负重行走。除1例因过早负重术后12个月骨折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可弃拐行走,断端无疼痛感,X线片显示骨折端无移位、内固定无松动或折断;膝关节屈曲105°~120°,伸直0°~10°;采用New KSS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4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26/30。结论单一切口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效果,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孟亚强岳晓东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单一切口
- 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在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时,分析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法的预后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期2年,自2021年5月起至2023年5月结束,纳入研究患者均为胫腓骨远端骨折,以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别,一组4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法,另40例为观察组,以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法,比较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手术指标及恢复时间上,观察组指标优异;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活动度表现上,观察组评分高,活动范围大;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发生少,且手术优良率高。结论 以单切口双板固定法进行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情况,术后优良率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 姜东旭
- 关键词:胫腓骨远端骨折
- 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yo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术中出血量100~240(156.0±34.6)ml,手术时间90~150(115.6±18.3)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不愈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2.5~3.5(3.1±0.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评分评价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22/2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具有术野范围广、显露前方关节面好、不损伤后侧伸肘结构的优点,而且使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及髁间骨折块有足够的力学稳定性,配合患者积极的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 许汉荣芦银江张威景益彪吴力军
- 关键词:肱骨骨折双钢板内固定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03例,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照组51例,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8±2.0)天,对照组为(10.0±2.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SS评分分别为(66.9±5.4)分、(78.4±6.6)分和(83.8±6.1)分,对照组分别为(64.2±6.1)分、(74.0±7.3)分和(82.0±6.8)分,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胫骨迁移距离为(2.54±0.50)mm,对照组为(2.84±0.6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膝关节后倾角分别为(4.12±1.10)°、(5.03±0.96)°和(5.46±1.52)°,对照组分别为(6.11±1.43)°、(6.67±1.54)°和(7.50±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活动度分别为(104.3±8.2)°和(117.4±7.6)°,对照组分别为(96.8±8.9)°和(111.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对于促进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维持膝关节功能稳定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加有利。
- 缪小兵洪克建戴永平张君
- 关键词: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老年胫骨平台骨折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胫骨平台指标(后倾角、内翻角、轴向刚度)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轴向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改善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及轴向刚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 毕楷朱书朝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优良率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4年
- 观察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术后6个月及1年Rasmussen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1年参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翻角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1年相比,Rasmussen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翻角度数没有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手术及康复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杜林林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针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观察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双钢板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评估其使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2月~2023年5月在贵州省织金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28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中32例采用MIPPO双钢板技术治疗,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以上的术后随访,设定四项观察指标,分别为手术情况比较、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88.52±8.37)min、术中出血量(282.53±51.28)mL较对照组手术时间(90.15±9.62)min、术中出血量(279.85±49.85)mL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骨痂形成时间(6.55±0.71)周、骨折愈合时间(11.46±0.25)周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时间(7.87±0.98)周、骨折愈合时间(13.42±0.37)周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膝关节伸直度(6.32˚±0.41˚)、膝关节屈曲度(93.25˚±14.62˚)优于对照组膝关节伸直度(8.61˚±0.63˚)、膝关节屈曲度(80.13˚±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扶拐负重时间(7.23±0.45)周、完全负重时间(13.89±1.22)周较对照组扶拐负重时间(7.32±0.59)周、完全负重时间(14.01±1.77)周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7%(3/32)低于对照组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MIPPO双钢板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该疗法不仅能够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还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佳发刘立博
-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双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 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joint fracture, PJ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采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患者7例,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71~89岁,平均(76.86±6.67)岁。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等,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假体、钢板螺钉位置、骨折愈合、假体和内固定松动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骨折部位的疼痛不适,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57±3.05)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4.43±0.5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27.86±12.20)min,术中输血量(485.71±106.90)mL。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81.86±8.59)g/L,术后输血量(114.29±195.18)mL。骨折部位VAS从术前(6.86±0.38)分至末次随访(2.57±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从术前(79.29±4.50)分至末次随访(66.8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优良率28.57%,良2例,可5例。WOMAC评分从术前(69.43±6.40)分至末次随访(100±1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固定相对牢固,手术相对安全,骨折顺利愈合,临床疗效相对满意,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显著丧失。
- 夏青刘传文王会杨李国顺
- 关键词:假体周围骨折全膝关节置换植骨
相关作者
- 郭子雄

- 作品数:595被引量:1,917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石结构 钢筋混凝土柱 钢板 石墙
- 赵宝成

- 作品数:151被引量:3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滞回性能 耗能支撑 耗能 耗能梁段 钢框架
- 王哲

- 作品数:93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双钢板 深海 钢板混凝土 整体屈曲 槽筒
- 严加宝

- 作品数:71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连接件 双钢板 剪力连接件 钢板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
- 曹万林

- 作品数:1,330被引量:2,572H指数:3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剪力墙 边框 装配式 再生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