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27篇“ 历史课程“的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探索
2025年
文章以“三大改造”一课为例,探索初中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新途径——“看电视剧,学历史”。该课例以电视剧《大宅门》为切入点,以主题曲营造历史氛围,以电视剧片段创设历史情境,以“《大宅门》中的三大改造”为设计思路,从而实现电视剧赏析与历史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肖宇婷
关键词:初中历史电视剧
初中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估
2025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初中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初中历史课程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确保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历史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估体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深入实施。
代宁宁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研究述评
2024年
通过对近十年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的概念、功能、资源、教学疑难与对策、教学途径与课例五个方面,形成了对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的阶段性研究。未来的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研究可加强对概念、内涵的思辨,发掘历史学科课程思政的独特功能,扩大思政资源的范围,丰富教学课例设计,加大教学实时调研,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熊梅王佳欣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初中历史课程和思政教育能够熏陶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引导学生看到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意义。历史课程中,教师不仅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李佳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论高中历史课程所涉“战略思维”及相关问题
2024年
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从编制理念、内容选择、价值定位看,都与战略思维、国家战略密切相关。高中历史课程对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有重要支撑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应自觉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唐洪志
关键词:战略思维历史课程文化安全
我国与爱尔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2024年
本文将爱尔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分析两国高中历史教育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两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方面各具特色。在结合我国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鉴爱尔兰的高中历史教育经验,可为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张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研究
2024年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而是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多元化开发与利用的内涵,接着分析了其价值,最后提出了包括挖掘课文隐性信息、整合课内外材料以及开拓探究性课外资源在内的具体策略。
菅蕊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隐性信息课外资源传统教材
初中历史课程与“四史”教育探析
2024年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这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根本出发点和明确落脚点。
张玉洁
关键词:教育强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完善人格初中历史课程
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理念的百年演变探析
2024年
本文基于家国情怀教育分析框架,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23年至2023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文本编码分析,发现百年来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表现维度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其历史发展大体归结为“萌芽期”“发展期”“完善期”以及“新态势”四个历史阶段,由此得出启示。
郑智超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谈初中历史课程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4年
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传承和记录过去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桥梁。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核心要素,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还能够帮助他们深刻地分析、评价和质疑历史信息。历史思维涵盖了对历史事件和时期的分析能力,学生需要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对历史的影响,具备考证史料和分析证据的技能。这些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涉及提出问题和假设、分析和评价信息、对历史观点和解释提出质疑等方面。通过批判性思考,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理性思考,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本文探讨初中历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段天润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

相关作者

何成刚
作品数:152被引量:504H指数:11
供职机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研究主题:历史教学 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教学
冯一下
作品数:170被引量:263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教学 高考 高考历史试题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试题
郑林
作品数:66被引量:283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学科 历史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 历史观 教科书编写
赵亚夫
作品数:177被引量:82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教育 历史教学 历史教育学 公民教育 课程改革
陈辉
作品数:53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高中历史 统编 历史教育 高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课程标准